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词活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
1.代词前面的名词常活用为动词。

这是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例如:
(1)驴不胜怒,蹄之。

蹄,用蹄子踢。

(2)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函,用木匣子装。

(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鼓,敲起鼓;之,词义被弱化,只起协调音节的作用。

2.否定副词、能愿动词、特指代词“所”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

例如:
(1)范增数目项王。

数,屡次;目,名词受副词“数”修饰,用作动词,意思是“以眼睛示意”或“使眼色”。

(2)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王,名词受副词“不”修饰,用作动词,意思是“为王”。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位于能愿动词“能”后面,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游泳”。

(4)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特指代词“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指人或事物,“所”后面的名词要活用为动词。

“罾”本是名词,意思是“鱼网”,例句中在“所”后面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网捕”。

3.名词后面还有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如果不是并列关系或修饰关系,前面的名词常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陈述关系或补充关系。

例如: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烛是名词,天南是名词,两名词相连,烛用作动词,意思是“照”。

(2)沛公军霸上。

军是名词,霸上是名词,两名词相连,军用作动词,意思是“驻军,驻扎”。

(3)刑人如恐不胜。

刑是名词,人是名词,两名词相连,刑用作动词,意思是“施加刑罚”。

(4)极视听之娱。

极是名词,“视听之娱”是偏正短语,极用作动词,意思是“穷尽”。

4.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该名词一般用作动词。

例如: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后带补语“于其址”,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筑舍定居”。

5.名词和动词之间有连词“而”,名词常活用为动词。

例如:
(1)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建墓”。

(2)顺流而东。

东,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向东行”。

(3)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

巷,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住在街巷”。

6.特指代词“者”只能加在动词、形容词后,故其前面的名词常活用为动词。

例如:
赵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侯,本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封侯”。

7.状语一般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谓语,故用作状语的名词或介词结构后面的名词常活用为动词。

例如:
(1)瓮牖绳枢之子。

“瓮牖绳枢”四个词都是名词,其中“瓮”“绳”是名词作状语,可译为“用瓮”“用绳”;“牖”“枢”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可译为“做窗户”“系门轴”。

(2)而独以钟名。

名,在介词结构“以钟”后面,活用为动词,可译为“命名”。

名词活用为动词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名词的使动用法和名词的意动用法。

1.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通常是让名词指代的人或事物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系的动作或行为。

例如:
宦士三百人于吴。

宦,名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让……做帝王的仆人”。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通常是把名词的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例如:
(1)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名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衣襟”;带,名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衣带”。

(2)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把……当做边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