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之美
本节重点:中国诗歌讲究声调,词的概念,温庭筠的《菩萨蛮》,王国维的《蝶恋花》,石声汉的《清平乐》。
8、刘永生,清诗选,1997年05月第1版。
相关讲座:
1、清词的传承与开拓,张宏生,南京大学
2、宋词经典,刘扬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3、南宋江湖诗派的晚唐诗风,张宏生,南京大学
4、宋词与宋代文化——苏轼“以诗为词”辨,施议对,澳门大学
5、诗词鉴赏的三个层次,陈建森,华南师范大学
6、唐宋诗词与现代人生,莫砺锋,南京大学
二、长调
本节重点:长调以后写成好的词与不好的词的比较。
第四节小令至长调
本节重点:从小令到长调对词表达的影响,长调的特点,长调下的好坏词分析。
第四讲咏荷诗词
本节重点:解析咏荷诗词,荷的品行及能寄托的情感。
第五讲中华诗词之特美
第一节概述
一、中国语言文学的特质
本节重点:中国语言文字的独体单音特质。
二、诗
本节重点:诗的概念及诗的内容,诗歌平仄的音调,破音字。
中华诗词之美
开课单位
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课程编号
01010052
中文名称
课程学分
2
授课对象
全校本科生
所属领域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教师姓名
叶嘉莹
职称
教授
课程简介:
中华诗词滥觞于先秦,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诗词是中华数千年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中华诗词之美》这一课程从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讲起,共有五部分: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王国维《人间词话》问世百年的词学反思;咏荷诗词;中华诗词之特美。南开大学知名教授叶嘉莹以独特的视角向你展示这一世界文学艺术的奇葩。
三、诗歌的写作方式
本节重点:诗歌的三种写作方式即是赋、比和兴,各自含义及介绍。
四、情意与形象
本节重点:“兴”是由物及心,“比”是由心及物,赋是即心即物。
第二节举例
一、赋
本节重点:杜甫的《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
二、比
本节重点:陶渊明的《饮酒·栖栖失群鸟》
三、兴
本节重点:李商隐的《西溪》。
第三节总结
本节重点:解析温韦的《菩萨蛮》及特点。
第二节南唐冯李词
一、冯延巳
本节重点:冯延巳的身世和生平,《鹊踏枝》的解析。
二、李璟
本节重点:《浪淘沙》《摊破浣溪纱》的解析及其特色。
三、李煜
本节重点:《相见欢》《虞美人》的解析,李煜将歌词变成士大夫之词。
第三讲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问世百年的词学反思
第一节境界说
本节重点:王国维出生前后的历史,王国维的境界到底是讲什么,王国维的三种境界。
课程大纲
第一讲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
一、词产生的背景
本节重点:诗产生的背景及内容表达,词产生的特殊背景,中国音乐的发展。
二、词的产生
本节重点:词产生的过程。
三、从性别文化解读小词
本节重点:男女之别,男子为何能写女子被抛弃的词,举例进行分析。
第二讲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995年01月第1版
2、韩兆琦,唐诗白首,2004.12
3、(明)黄凤池,唐诗画谱,2004年02月第1版
4、钱发平,宋词的历史,2006年07月第1版
5、朱孝藏,宋词三百首,2001年09月第1版
6、叶嘉莹,南宋名家词讲录,2005.2
7、张明非,唐诗宋词专题,2003.4
第二节词的发展
一、困惑之中发展
本节重点:词在困惑之中发展的经过。
二、在神不在貌
本节重点:通过两个类别的词分析王国维的“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三、诗化之词
本节重点:李清照、苏东坡关于诗化之词的两种理解,王国维的理解。引出赋化之词。
第三节词的联想
一、张惠言
本节重点:张惠言怎么样讲词,那么张惠言怎么样想,张惠言怎么样的比兴。
7、汉语诗歌绚丽的亮点,鲁国尧,南京大学
8、诗的发现,吴思敬,首都师范大学
9、唐诗宋词与风雅陕西,张文利,西北大学
任课教师简历:
叶嘉莹,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代表作品有《迦陵文集》十卷,《叶嘉莹作品集》二十四卷,《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十七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