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七年级数学下册-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教学设计-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教学设计-苏科版
提问: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是什么?
强调:法则的条件。
学生回答
(1)字母表示:
am÷an= am-n(a≠0 , m 、n是正整数 , 且m >n)
(2)文字表示: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通过复习让学生更好的用旧知识的迁移推导出新的知识: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计算。
二.探索新知
1.做一做
提问(1):幂是如何变化的? ――――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n(n是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n次幂的倒数。
学生计算
23÷24=(2×2×2)÷(2×2×2×2)= 1/2
学生计算23÷24=23-4=2-1
交流得到结论:2-1= 1/2
学生举例
通过计算让学生推导出负指数幂计算公式(法则)
4.教学例2
例2: 题略 ,详见
说明:强调运算过程,步骤尽可能细致些
所以我们规定 :
a0= 1 (a≠0)
任何不等于0 的数的0次幂等于1。
学生猜想.
通过引导学生猜想和论证猜想的根据合理推倒出零指数幂等于1。
3.议一议
问:(1)你会计算23÷24吗?
(2)如果用同底数幂来计算该怎么算呢?
(3)得到什么结论呢?
(4)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5)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所以我们规定a-n= 1/ an(a≠0 ,n是正整数)
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赣榆金山中学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人数
31
课题
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
教时
1教时
执教
张俭东
日期
2013-3-15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苏科版七(下),之前学习了同底数幂的除法。
学生分析:
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基本都能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行有关计算。
(2):指数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计算,找出规律:
(1)顺次成2 倍关系。
(2)依次少1。
通过计算让学生找出规律
2.想一想
猜想:1=2( )
依上规律得:
左= 2÷2 = 1 右 = 2( 0),所以20= 1,即1 = 20
问:猜想合理吗?
教师讲述:我们知道,23÷ 23= 8÷8 = 1
,23÷23= 23-3=20,
教学目标:
明确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并能与幂的运算法则一起进行运算。
教学重点:a0= 1(a≠0), a-n= 1/ an(a≠0 ,n是负整数)公式规定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皮尺、直尺、较厚的书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例2用小数或分数表示下列各数:
4-2 --3-33.14×10-5
以求学生对负整数指数幂公式的理解,体验
巩固练习
练一练
师巡视,引导学生评价。
学生学生练习,3个学生黑板上板演
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引导集体交流
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何收获?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了零指数幂公式a0= 1(a≠0),负整数指数幂公式 a-n= 1/ an(a≠0 ,n是负整数)。
理解公式规定的合理性,
并能与幂的运算法则一起进行运算。
作业
师布置作业 习题3
学生独立作业
通过作业,牢固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计算。
板书:
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
零指数幂 负整数指数幂
a0= 1 (a≠0) a-n= 1/ an(a≠0 ,n是正整数)
任何不等于0 的数的0次幂等于1。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n(n是正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