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施工计标手册》《设计施工图》二、工程概况:本工程建筑面积45630平方米,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三层,地下室层高分别为:4.2m,地上由两幢住宅楼组成,地上层高为2.95m,每幢楼工程由四座电梯和两座双跑楼梯解决住户交通问题,基础筏板、防水板,挡土墙为C30抗渗砼,抗渗等级S6。
三、结构模板施工方案的确定。
模板选择:1、地下室底板侧模,采用砖胎外模(厚370mm);2、(1)地下室幅楼墙、柱、梁模板均采用组合钢模板;(2)地下室主楼墙、柱、梁模板均采用18厚九夹板;3、地上层墙、柱、梁模板均采用18厚九夹板;4、现浇板模板均采用12厚九夹板;支模所用的架子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加固用对拉片,对拉螺杆与钢管及木制大头削,模板之间的缝用,双面胶粘贴,以防漏浆。
四、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安排施工部位工期(天)负一层板、梁、柱201—2层板、梁、柱163—23层板、梁、柱120 屋 面 5五、 管理人员组织及职责分工 六、 机具准备机具名称功 率 数 量 圆盘锯3kw 2台 平刨机3kw 2台 手电钻8把 手提电锯1.05kw 6台 液压千斤顶2个 板 手80个 铁 锺0.25~0.5kg 80把 撬 棍30把 卷 尺80个 吊线坠20个 墨 斗10个 水准仪DZS3—1/AL332 2台 激光经纬仪 1台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 施工负责人1. 全面负责技术工作2. 负责交底执行情况施工员1、 对模板加工、安装向工人交底2、 对模板加工、安装进行现场指导质检员 1、 对模板工程质量进行监控检查,落实不合格项目的整改2、 负责模板工程的自检; 测量员 1、 负责轴线,标高的控制 2、 与施工员一道进行墙、柱的放线以及空洞口位置的放射线,标高七、模板及支撑的配置数量地下室模板顶板面积约为:8000㎡,第一层到第二十三层模板顶板面积等层约为1800平方米,水平结构为保证混凝土达到柝模强度,需配三层顶板的模板,综合考虑,九夹板周转层数为六层,那么需配108000平方米,木工板9000平方米,地下室的柱、墙模及梁底模用钢模面积约为:8800平方米,以上每层约为1500平方米,同样综合考虑九夹周转层数为六层,那么需配梁柱模板9000平方米,钢管支撑同样需配三层,用量为钢管10万米,扣件13万个。
八、模板施工工艺1、地下室底板侧模,采用砖胎模(厚370mm),外模内侧作1:3水泥砂浆20厚抹灰层,便于作外防水。
2、地下室幅楼墙、柱、梁模板均采用组合钢模板散拼散拆,地下室主楼墙、柱、梁模板均采用18厚九夹板,背杆和支撑均采用φ48×3.5钢管。
3、墙、柱模板(1)、墙体:墙体模板采用φ16对柆丝杆控制墙体厚度,地下外墙和使用的对拉丝杆加焊60×60×3的钢板止水片,拆模后,将对拉丝杆割掉,然后用防水砂抹平,再做外防水层,模板的整体刚度由钢管背杆来保证,稳定性由斜撑保证。
(2)、柱:柱断面尺寸≥800mm时,采用钢管柱箍和对拉杆,控制断面尺寸,其它柱子均采用钢管柱箍,控制断面尺寸,柱子支撑必须与梁架和楼板满堂架连接成整体。
(3)、梁板:梁承重架采用双排钢管,板承重架采用满堂钢管架其立杆间距800~1200mm。
柱模钢管架搭设示意图构造柱予留示意图要点:梁底安好后,必须把构造柱的位置找准位于外墙的单墙部构造柱造柱同框架一次性整浇(2)梁、板模板短肢剪力墙结构,各层梁板几何尺寸变化小,因此梁板模分别采用木模和复合板作成型模,编号对立,局部开间发生变化时,进行调整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加固,梁板模安装示意如下:梁、板模板示意图(3)短墙肢和剪力墙模板①、本工程以短墙肢为承重体系,电梯间筒体为现浇剪力墙结构。
②、短墙肢和电梯间剪力墙内外模采用木模板。
预组拼模及大模板安装顺序如下:安装前检查模板及编号→一侧模板中吊装就位→设支撑→安装穿墙螺栓→另一侧模板吊装就位→紧固穿墙螺栓→支撑固定→全面检查→与相邻墙模板安装连接。
薄壁框架柱模板支设图地下室防水挡墙模板施工基础浇砼时应按上图施工防水拉片节点大样翼环式穿墙管防水大样九、模板施工准备(1)、底层施工前场地应平整,并按施工方案的要求准备好模板,支模架料及辅助材料。
(2)、根据设计预埋好预埋件,并经复核正确。
熟悉图纸资料,掌握基础、结构和轴线标高,各分部尺寸和技术要求,根据施工安排,绘制好模板工程的配模图。
(3)、技术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主管工长、操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内容包括:①、工程量和完成任务时间。
②、防止底层模板受力下沉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③、模板拼装,支撑系统布置,预埋件、预留孔和节点处理方法和技术要求。
④、操作程序和分区划分,流水方法。
⑤、模板安装的质量要求和安全措施。
3、施工工艺和程序及施工要点(1)、框架柱模的安装①、安装程序为:放线→设置定位基准线搭设模板架→模板吊装就份→安装模板支撑→调直纠偏→安装柱墙箍→全面检查校正→柱墙模群体固定。
②放线:柱墙模安装前,应弹出柱子和墙轴线标记,经采用广线拉通纵横轴线无误后,弹出柱子和墙中心线和模板安装内外边线及弹出柱墙边200位置处理板检查线。
③、模板及支撑安装:模板就位根据事先作好的档模线就位后应加临时支撑固定,固定后调正模板的垂直度,到满足要求为止。
④、柱墙箍安装:柱墙箍安装应自下而上进行,间距经计算按间距600设置,柱断面尺寸>600mm时按间距600mm双向设工具式对拉丝杆(Φ14),固定后校正模板的垂直度,到满足要求为止。
⑤模板校正A:在模安装前必须弹出其模板外边线和柱中线及放大200mm四周墨线。
B:模板采取塔吊至支设点组装就位,上下用钢管夹具定位,局部定位以模板外边线为准,上部定位采用双面吊线对准放大200mm四周墨线,用尺量准确后夹具定位,确保其上部不产生搓角和确保上下垂直,上下定位准确吊线后先加固中间,校正垂直度和中部四角,最后根据高度吊线夹模板,检查校正。
C:柱墙下部浇砼前用同强度的水泥砂浆将先作垫层,以免砼浇筑时产生漏浆使底部产生烂根。
⑥、柱墙模群体固定:群体柱墙支模时,必须整体固定。
同一排模,应先校正两根端柱的模板,接着在柱墙顶拉通线,并校正各柱墙间距,然后校正柱墙脚和柱墙顶分别固定,最后安装剪刀撑和斜撑。
(2)、剪力墙和薄壁柱模板工程剪力墙结构施工,模板吊装就就位及安装占整个工期的1/3还多,是关系到工程质量,施工周期和工程成本的关键。
应优先考核模板整体安装,整体拆运方案,达到省工省时的目的。
标准层层高均为2.95m,墙模用18mm 厚九夹板制成定型模,电梯井内模用肋和九板制成定型模;梁底模均用4.5m 木板和九夹板做成组合式模板; 按间距500*700mm设工具式以位丝杆(Φ16),楼板模用木肋、复合板模。
这样即能降低周转材料成本,又能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①、墙模板施工方法A:墙模板安装时,根据边线先立一侧模板,临时用支撑撑住,用线锤校正模板的垂直,然后钉牵杠,再用斜撑和平撑固定。
大块侧模组拼时,上下竖向拼缝要互相错开,先立两端,后立中间部分。
待钢筋绑扎完毕,按同样方法安装另一侧模板及斜撑等,按间距500*700mm双向设工具式对拉丝杆(Φ14)加固。
B:为了保证墙体的厚度正确,在两侧模板之间用25*40*L(等于墙厚)的无筋C40或C30砼条。
为了防止浇筑砼的墙身鼓胀。
薄壁框架柱模板支设图如上。
(3)、楼梯模板的安装先立平台梁、平台板的模板以及梯板的侧板,在平台梁和梯板侧板上钉托木。
将搁栅木支于其上,搁栅木的间距为400~500mm,断面为50mm×100mm。
搁栅木下立牵杠撑,牵扛断面为50mm×100mm,牵杠撑间距为1~1.2m,其下垫垫板,应与搁栅相垂直,牵杠撑之间应用拉杆相栅相垂直。
在底板上划梯段宽底线,依线立外帮板,外帮板可用夹木或斜撑固定。
再在靠墙的一面立反三角木,反三角木的两端与平台梁和梯基的侧板钉牢。
然后在反三角木与帮板之间钉踏步侧板,踏步侧板一头钉在外帮板的木档上,另一关钉在反三角木的侧面上,如果梯形较宽,应在梯段侧板中间再加设反三角木。
要注意梯步高度应均匀一致,最下一步及最上一步的高度,必须考虑到地面最后的装修厚度,防止由于装修厚度不同而形成梯步高度不协调。
(4)、梁、板模板的安装①、支架架设:支架的高度应为梁及楼板底标高,扣除模板厚度。
②、安装程序为:复核梁底、板底标高→搭设支架→安装梁板模板→预留预埋→检查校正→交付验收。
③、施工梁板时,当梁截面高度≥600mm时,按间距700mm设工具式对拉丝杆(Φ14),竖向间距500mm梅花形布置。
梁跨度大于4m时按2‰起拱。
④、检查校正:模板安装后应复核模板板面标高各板面平整度,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漏设并应位置准确。
支撑板必须稳定、牢固,不得超过规范规定。
(5)、模板的拆除①、非承重模板:对现浇整体结构的非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会因拆模面受损时,方可拆除。
②、承受自重荷载的模板:当现浇结构上无楼层和支架模板荷载时,应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达到下表所规定的强度时方可拆模。
达到设计砼标准序号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强度的百分率(%)≤2 501 板模>2,≤8 75≤8 752 梁>8 100悬壁梁≤2 75 3悬壁板>2 100③、承受上部荷载的模板:对多层和高度顶几层结构连续支模或拆模后,结构上承受施工荷载过大时,下层结构的承重模板必须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砼试块达到100%设计强度时方可拆除。
若施工荷载大于设计荷载应经验算后加临时支撑。
④、拆模顺序:模板拆除的顺序,应按模板设计的规定执行。
若设计无规定时,应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先拆侧模后拆底模和自上面下的拆除顺序。
2、模板及支撑计算一)、裙楼最大截面梁:750×1200,取1.00m进行计算荷载组合:砼自重:24K N/m3×1.2×0.75×1.00×1.2=25.92K N脚手架,模板自重按 1.0KN/㎡1.0×0.75×1.0×1.0=0.75K N钢筋自重(按设计) 2.16KN×1.2=2.6K N活荷载: 1.0KN/㎡1.0×0.5×1.0×1.4=0.7K N总荷载Σp=29.97K N1)、及支撑系统安装如图所示。
立杆横距按900,纵距按700。
(最大截面梁净跨8 m)梁下加固一根立杆按间距350;侧总的立杆为48根,平均每半立杆两为2.92根,中间2.92根。
①计算扣件承受力:已知扣件抗滑力约为10K N,考虑安全因素取f=5K N按力臂分配原则计算中间扣件承担为力f B=450×f B=12.035×(450-250÷2)→f B=8.69K N中间扣件平均受力:f B÷2.92=8.69÷2.92=3K N<f=5K N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