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学教学PPT课件
特点:一维波形图,不直观 用途:鉴别液、实性包块,测距
目前临床不再使用
即辉度调制型。回声以不 同辉度光点表示界面反射 信号的强弱,反射强则亮, 反射弱则暗。因采用多声 束连续扫描,故可显示脏 器的二维图像,本法是目 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超声诊 断法。
机理:不同的光点反映回声变化,用切面显 示正常组织与异常组织 特点:二维断面图像,灰阶/彩阶实时显示, 直观
人体软组织声速平均为1540m/s
⒈ 指向性 ⒉ 反射、折射、散射和绕射 ⒊ 吸收与衰减 ⒋ 分辨力与穿透力 ⒌ 多普勒效应
超声波的指向性
频率高,波长短,呈直 线传播
θ
D
近场
远场
D声源直径 θ扩散角
为消除声束的扩散,现用仪器均采用声束聚焦技术。
超声波的反射和折射
超声波入射到比波长大的界面且有一定声阻差时, 就会产生反射。如遇两声速不同的介质时可引起传 播方向的改变,即为折射。
在超声医学诊断中,超声多普勒技 术可用于检测心血管内的血流方向、 流速和湍流程度、横膈的活动以及胎 儿的呼吸等。
探头工作时,换 能器发出超声波, 由运动着的红细胞 发出散射回波,再 由接收换能器接收 此回波。
基本检查方法: A型、B型、D型、M型、
定义:
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组织器官 的声学特性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信息,经处理 后形成图形和曲线,借此进行疾病诊断的一 种物理检查方法。
用自相关处理提取到的多 普勒信息,再用伪彩色编码, 形成彩色血流图像,叠加到 二维声像图上,形成彩色多 普勒血流图。彩色编码技 术是由红、蓝、绿三种基 本颜色组成,当频移为正 时,以红色来表示,而兰 色则表示负的频移。
回声以辉度显示心脏与大血 管各界面的反射,本质为一 维超声。原理是在其X轴偏转 板上加慢扫描系统,使代表 界面反射的前后跳动的光点 顺时间而展开,其轨迹在示 波屏上形成曲线,称超声心 动图曲线。
超声探头与扫查方式
常规探头:扇型、线 阵型、凸弧型
专用探头:腔内探头 (食管、直肠、阴道)
术中探头 穿刺探头
线阵型
扇型
凸弧型
超声扫查方式示意图
凸弧型探头扫查
特点:一维-时间运动曲线图 用途:分析心脏和大血管的运动幅度
用机械或电子方法采 集一系列B型超声图像, 由计算机重建三维 (立体)像,有表面 三维、血管树三维、 透视三维和多平面重 投影等多种显示方法。 三维成像提供直观的 立体信息,比二维的空 间信息更丰富.
超声检查前准备
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而不同 ⒈ 腹腔脏器:空腹 ⒉ 盆腔脏器:膀胱充盈 ⒊ 心脏:忌服影响心肌收缩力的药物 ⒋ 表浅器官及外周血管:无须特殊准备
医用频率2.5—13MHz(常用2.5 —5MHz)
波长(wavelength):两个相邻振动 波峰间的距离为波长()。 频率(frequency):一秒内出现振动 波的次数为频率(f),其单位为赫兹 (Hz)。 波速(wave velocity):每秒声波传 播的距离为波速(C),C=f 声阻(impedance):为介质的密度() 和声速(C)的乘积(Z),Z=C
利用声波的多普勒效应,以频谱 的方式显示多普勒频移,多与B型 诊断法结合,在B型图像上进行多 普勒采样。临床多用于检测心脏 及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尤其 是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的分流 及返流情况,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超声射向流动的红细胞,接收 到红细胞散射回声,提取 Doppler shift (多普勒频移), 经FFT处理,形成频谱显示。 频谱在 base line 以上者为迎向 探头的血流,base line以下者为 离开探头的血流。
超声波的穿透力
◆频率高,分辨好,穿透差 ◆频率低,分辨低,穿透强 ◆对应的临床应用:
检测浅表器官,采用高频探头 检测深部脏器,采用低频探头
多普勒效应
定义:声源与接收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声波频率发
生改变的现象,频率的变化称为频移fd
在声源与观察者作 相对运动时,声波密 集,频率增高;在背 向运动时声波疏散, 频率减低,这种引起 声波频率变化的现象 为多普勒效应。
◆ 检查体腔积液的存在与否和液量的估计; ◆ 检测心脏结构,心肌活动,心室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 ◆ 全身大血管的内外部结构以及血流状态 ◆ 引导穿刺活检、导管置入引流、注药及肿瘤消融。
物体的机械性振动在具有质点和弹性的媒介 中传播,且引起人耳感觉的波动为声波。
<16Hz : 次声波 16--20000Hz:可闻波 >20000Hz:超声波
入射 波
反射波
大界 面
折射 波
超声波的散射
遇界面远小于波长的微小粒子,超声波将产生散 射,人体内的散射源为红细胞和脏器内的细微结构。
超声波的绕射
目标大小约为1~ 2λ或稍小,超声波将绕过 该靶目标继续前进,很少发生反射。
超声波的吸收与衰减
声衰减定义:是指声能随着传播距离而减弱的现象 衰减量=频率×深度
超声诊断学
XX大学附属淮河医院超声科
------现代三大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之一
CT MRI
主要用途
◆ 检测脏器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血管分布和活动度, 判别正常或异常情况;检测囊性器官的充盈和排空情况;
◆ 检出体内占位性病灶(除中央性肺占位病灶外)鉴别占 位性病灶的物理性质、内部血液供应情况,部分可初步 预测良恶性;
原因:吸收损耗、声束扩散、反射和折射
超声波的分辨力
分辨力:是指能够分辨有一定间距的界面的能力。
横向分辨(transverse resolution):
是区分处于与声 束轴线垂直平面两 个物体的能力,与 声束的宽度有关。
纵向分辨(longitudinal resolution):
为区别声束轴线上两个物体的 距离,与超声的频率有关。
40年代 探索阶段 50年代 A型、M型超声仪 70年代 灰阶实时超声(B型)
双功能超声仪( B型+频谱) 80年代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 B型 + 彩色 + 频谱) 90年代 新技术
(超声造影、谐波成像、超高频探头、 三 维超声等)
即幅度调制型。此法以波幅 的高低代表界面反射信号的 强弱,可探测脏器径线及鉴 别病变的物理特性。由于此 法过分粗略,目前巳基本淘 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