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罐焊接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审核:审批:xx有限公司xx分公司二○一五年一月1.概述 (1)1.1.工程概况 (1)1.2.编制依据 (2)1.3.工程质量目标 (2)2.施工准备 (2)2.1.技术准备 (2)2.2.焊工培训 (3)2.3.球罐焊接质量标准 (3)3.球罐焊接 (4)3.1.焊接特殊过程控制 (4)3.2.焊接程序 (5)3.3.施焊环境 (5)3.4.焊条的贮存、保管与烘干 (5)3.5.焊前准备 (6)3.6.球罐焊接 (6)3.7.焊接要点 (7)3.8.碳弧气刨清根 (7)3.9.表面缺陷的修补 (8)3.10.焊缝返修 (9)3.11.球罐修补后的无损检测: (9)3.12.球罐焊后质量检查 (10)3.13.表面处理 (10)4.质量保证措施 (11)4.1.质量管理原则 (11)4.2.质量目标 (11)4.3.质量管理体系 (11)4.4.质量管理措施 (12)5.产品焊接试板的制作及试验要求 (12)6.HSE保障措施 (12)6.1.HSE方针及目标 (13)6.2.HSE管理理念 (13)6.3.受限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3)6.4.切割与焊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4)6.5.氧——乙炔焰焊(割)作业应做到: (15)7.HSE因素工作危险性分析表(JHA) (16)1.概述1.1. 工程概况工程概述:中间罐区3000m³丙烯储罐、主体材料Q370R、厚度56mm。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球罐安装的焊接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及工期,以本公司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为依据,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编制此施工技术措施。
项目名称:xxxx项目建设地点:xx项目厂址建设地点位于浙江省xxx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本工程由xx有限公司建设,xx有限公司设计,由xx建设公司承建;由xx担任项目经理。
工程内容:球罐基础复验及球壳板的检验、球壳的组装、焊接、球罐的耐压试验、气密试验。
各球罐具体球参数如下表:19T0201-1~7、19T0202 3000m3丙烯球罐技术参数表:1.2. 编制依据➢GB150-2011 《钢制压力容器》;➢GB12337-1998 《钢制球形储罐》;➢GB50094-2010 《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118-2012 《低合金钢焊条》;➢GB/T3965-2012 《熔敷金属中扩散氢测定方法》;➢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NB/T47014-2011《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5-2011《压力容器焊接规程》➢NB/T47016-2011《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NB/T47018-2011《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GB/T 18591-2001《焊接预热温度、道间温度及预热维持温度的测量指南》➢《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3. 工程质量目标➢单位工程合格率100%;➢球罐焊缝一次合格率96%以上;2.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2.1.1.球罐焊接用焊条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和扩散氢复验合格报告并进行材料报验。
2.1.2.球罐焊接前应按NB/T47014-2011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立焊、横焊、平+仰焊三种位置焊接工艺评定,其中焊接接头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缺口位置包括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冲击试样应垂直于焊缝轴线,且缺口的轴线须垂直于试板的表面。
2.1.3.对应各球罐材质焊接工艺评定进行复查,保证焊评覆盖率100%。
2.1.4.将适用的焊接工艺评定进行报审,并按批准后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工艺文件。
2.1.5.焊接规程按图样技术要求和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制定。
2.1.6.将编制焊接工艺文件,焊条管理制度(保管、烘干、发放、回收)上墙,做到作业人员按规章执行,管理人员按章检查。
2.1.7.与焊接质量相关的设备、计量必须检定合格,焊条保温筒必须能保证方便、轻松的扣上盖。
2.1.8.在焊接球罐时对焊工进行专项交底,确保焊工知道球罐的不同或特殊的技术要求。
2.1.9.在焊材库管理上尽量保证当一种材质焊接结束后,清除全部库存焊条(包括烘干箱内),更换各种焊条标识。
2.1.10.不同材质的焊条分箱进行烘干(焊条烘干箱专用制)。
2.1.11.烘干中焊条专用标识:分烘干中和烘干合格标识;2.1.12.回收和焊条有专用箱(盒),二次烘干在专用盘(层)内并加二次烘干标牌。
2.1.13.根据球罐材质,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评定,球罐Q370R材质选用焊条型号J557R,球罐焊接用焊条CHE557R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并按质量证明书对焊条进行验收,对用于球罐本体焊接的焊条,应按批号对焊条扩散氢含量进行复验(焊条经350~400℃烘干1h后),焊条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H〕的测定按照NB/T47018.2中的甘油法或气相色谱法进行,甘油法测定以〔H〕≤4.0ml/100g为合格。
2.2. 焊工培训2.2.1.组织焊工进行焊前考试并由有关责任人员向参加施工的焊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①工程概况;②施工工艺及要求;③关键质量点的技术要求;④球罐焊接工艺参数;⑤质量控制要求;⑥焊接基本顺序、球壳板规格;⑦焊接工艺要求;⑧对焊接时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如弧擦伤和咬边等提出控制内容;⑨焊后检验。
2.2.2. 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3. 球罐焊接质量标准3.球罐焊接3.1. 焊接特殊过程控制3.1.1.焊接是球罐组焊中的特殊过程,施焊焊工必须按焊接工艺规范操作,焊接按特殊过程管理。
3.1.2.施焊焊工必须持有焊工合格证,在有效期间内担任合格项目范围内的焊接工作。
3.1.3.并在上岗前进行技术交底,严肃执行焊接工艺纪律。
3.1.4.焊接线能量控制⑴焊接线能量由焊接工艺评定及《球罐组焊技术条件》确定。
焊接时,必须严格控制,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每个人的线能量必须符合工艺要求。
焊接线能量控制在安装技术条件允许范围内,焊接线能量≤32KJ/cm。
⑵工艺记录员要及时准确地测量记录焊接工艺参数,及时计算线能量,检查员随时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
⑶线能量计算公式如下:(线能量按电流、电压上限计算)Q= 60×U×IV式中:Q—焊接线能量(J/cm);I—焊接电流(A);U—电弧电压(V);V—焊接速度(cm/min)。
3.1.5.坡口形式及焊接方法球壳板之间的对接接头坡口形式为双面不对称X型坡口,焊接全部采用手工电弧焊,焊工对称分布、等速施焊。
电焊机使用直流逆变焊机,用碳弧气刨焊缝清根后砂轮打磨,电源采用直流反接法。
3.2. 焊接程序3.2.1.先焊接纵向焊缝,后焊接环向焊缝。
焊缝外部焊完后,内侧碳弧气刨清根、打磨,清除渗炭层,经100%渗透检测无缺陷后再进行内侧小坡口焊接。
3.2.2.极板的纵缝从中间向两侧焊。
3.2.3.具体焊接顺序如下:球罐焊接顺序:赤道带纵缝的焊接(外部)→上极带纵缝的焊接(外部)→上、下极板拼缝的焊接(外部)→下极带纵缝的焊接(外部)→上、下极板方环缝的焊接(外部)→上、下小环缝的焊接(外部)→赤道带纵缝的焊接(内部)→上、下极带纵缝的焊接(内部)→上、下极板拼缝的焊接(内部)→上、下极板方环缝的焊接(内部)→上、下小环缝的焊接(内部)。
3.2.4.球罐焊接工艺参数3.3. 施焊环境当施焊环境出现下列情况,且无有效防护措施时,禁止施焊:⑴雨天和雪天;⑵风速超过8m/s;⑶相对湿度在90%及以上;⑷环境温度在-5℃及以下。
注:焊接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在距球罐表面500~1000mm处测得,每间隔2~4小时测量一次。
3.4. 焊条的贮存、保管与烘干3.4.1. 焊材必须设专人管理和发放。
3.4.2. 焊条库房应保证相对湿度<60%,焊条存放的位置距地面和墙面不得小于300㎜。
3.4.3. 焊条在使用前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烘干。
3.4.4. 烘干后的焊条应保存在100~150℃的恒温箱中随用随取。
3.4.5. 设专人对焊条进行保管、烘干和发放,并作好记录。
3.4.6. 焊条的贮存库保持通风、干燥(室温宜10~25℃,相对湿度不大于60%)。
3.4.7. 焊材离地、离墙距离均应大于300mm,上下左右空气流通。
3.4.8. 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包装损坏。
3.4.9. 焊条启封后,应按规定进行表面宏观检查,如有锈蚀和药皮脱落现象应禁止使用。
3.4.10. 焊条使用前,应进行烘干,烘干时烘箱温度应缓慢升高,烘干温度为350~400℃,烘干时间为1小时。
3.4.11. 干后的焊条应保存在温度为120℃恒温箱中,保温1~2小时后,随用随取,先放入的先取出使用,焊条表面药皮应无脱落和明显的裂纹。
3.4.12. 焊工须使用符合产品标准的保温筒,每次取用不超过两根,焊条在保温筒内的保存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超过后,必须单独存放,按原烘干制度重新烘干,烘干次数不宜超过两次。
3.4.13. 焊条管理员要做好贮存库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入出库记录,并认真填写焊条使用发放回收记录。
3.4.14. 焊条发放记录应包括:焊条型号、批号、规格、数量、使用部位或用途、领用时间等。
3.4.15. 回收的焊条按批号、规格分别存放,并有明显的烘干次数标识。
3.5. 焊前准备3.5.1.球壳板组装后,其坡口对口间隙应满足2±2mm,对口错边量应不大于2mm,棱角度(包括错边量)用弦长不小于1000mm的样板,沿对接接头每500mm测量一点,测量结果不大于6mm。
3.5.2.施焊前应将坡口表面和两侧至少20mm范围内的油污、铁锈水分及其他有害杂质清除干净。
3.6. 球罐焊接3.6.1.焊接时,所有焊缝第一层焊道均采取分段退焊法。
3.6.2.纵缝分段退焊每段宜为1800mm左右,环焊缝退焊长度宜为2000mm左右。
3.6.3.施焊时每一焊道宽度不大于焊芯直径的6倍。
3.6.4.每层焊道引弧点应依次错开50mm以上。
3.6.5.环缝焊接时,不应在焊缝交叉部位引弧或灭弧。
3.6.6.严禁焊工在坡口外乱打弧,电缆线要绝缘良好,避免因短路打伤球壳板。
3.6.7.如不慎造成弧疤或弧坑,必须打磨消除,并经磁粉检测合格,同时做好记录。
3.6.8.为了尽可能的使应力均布,纵缝的焊接应交叉进行,每隔一条焊缝安排一个焊工,同时同步焊接。
3.6.9.单侧焊接后应进行背面气刨清根,其目的是把第一层焊肉的缺陷去掉,气刨清根前按规定进行预热。
清根后用砂轮修整刨槽,磨除可能存在的渗碳,粘渣与铜斑等缺陷和修整刨槽深浅不均、宽窄不等的现象,槽底半径保持5mm左右。
刨槽要直,光滑,坡口形式应一致。
并采用渗透检测法进行100%检查,如有缺陷,继续气刨打磨和渗透检测,直到缺陷彻底除净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