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花词翻译ppt终
三、 “三美论”看两种译文比较欣 三美论” 赏
• 1 、 意美 意美指的是意象美,所谓意象,是指诗歌中单词, 意美指的是意象美,所谓意象,是指诗歌中单词, 诗行,或整首诗所表达的含义结构。意象可分为大 诗行,或整首诗所表达的含义结构。 意象和小意象。大意象指整首诗的含义结构, 意象和小意象。大意象指整首诗的含义结构,小意 象指的是单个词,句唤起的意义结构。 象指的是单个词,句唤起的意义结构。 意美” 意似”不同, 意似” “意美”和“意似”不同,“意似”要求译文忠 实于原文的表面翻译, 意美” 实于原文的表面翻译,而“意美”则追求文章的深 层意思,要求译文能更准确的表达文章的内涵。 层意思,要求译文能更准确的表达文章的内涵。
• • • •
• • • •
杨译本: 杨译本: As blossoms fade and fly across the sky, Who pities the faded red, the scent that has been? Softly the gossamer floats over spring pavilions, Gently the willow fluff wafts to the embroidered screen. 许译本: 许译本: As flower fall and fly across the skies, Who rues the red that fades, the scent that dies? Softly the gossamer floats over bowers green; Gently the willow fluff wafts to broidered screen.
风刀霜剑严相逼
• 杨氏夫妇: 杨氏夫妇: • The cutting wind and biting frost contend • 竞争。刀一样的寒风,利剑般的严霜,竞 竞争。刀一样的寒风,利剑般的严霜, 相摧残着花枝 • 许译 • The cutting wind and biting frost make flowers sear • 使花儿枯萎了
在诗歌翻译中音律美的体现是非常重 要的, 要的,然而诗歌翻译的过程中不可能在各 个方面都达到完全的对等, 个方面都达到完全的对等,由于中英两种 语言的差异, 语言的差异,在意象与韵律方面达到对等 是非常难的。 是非常难的。 杨宪益夫妇译本没有遵循原文的韵律, 杨宪益夫妇译本没有遵循原文的韵律, 而许渊冲译本节奏韵律较整齐, 而许渊冲译本节奏韵律较整齐,读起来朗 朗上口,音乐感强, 朗上口,音乐感强,相对于杨宪益夫妇译 本来说更具美感。 本来说更具美感。
忍踏落花来复去
杨氏夫妇: 杨氏夫妇: Loath to tread on the blossom as she comes and goes Loath 不愿意,不忍心 不愿意, 许译: 许译: On fallen petals could I come and go? ? 语气更强夫妇: 杨氏夫妇: As blossoms fade and fly across the sky fade: 凋谢, 有凄凉之感 : 凋谢, 许译: 许译: As flowers fall and fly across the skies fall: 落下 :
红消香断有谁怜 红消香断有谁怜?
• 杨译本结尾 为”sky”, ”been”, ”pavilions”, ”screen” 无韵尾 • 许译本结尾 为”skies”, ”dies”, ”green”, ”screen”, , 押aabb韵,与原文韵律规律最大程度 韵 上接近。而且整片译文皆押韵尾, 上接近。而且整片译文皆押韵尾,有胜原 文之势。 文之势。
关键词
• 汉英诗歌翻译 • 对比研究 • “三美 三美” 三美
•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 锈帘。 锈帘。 • 闺中儿女知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认踏落花来 闺中儿女知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 复去。 复去。 •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瓢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瓢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 有谁? 有谁? •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琢,却不道人去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琢, 空巢以倾? 空巢以倾? •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 寻觅。 寻觅。 •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撒上空枝见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 血痕。 血痕。 •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 未温! 未温! •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惜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惜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 不闻。 不闻。 •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复洁去,不教污淖陷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复洁去, 渠沟。 渠沟。 •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 是谁! 是谁 • 试看春残花溅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改,花落人亡两 试看春残花溅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改, 不知! 不知!
一朝春尽红颜老,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春尽红颜老
• 杨氏夫妇: 杨氏夫妇: • The day that spring takes wing and beauty fades, who will care for the fallen blossom or dead maid? • 等到 的那一天,凄凉的感觉更强烈些 等到…的那一天 的那一天, • 许译: 许译: • Once spring is gone and beauty dead, alas! Who will care for the fallen bloom and buried lass • 一旦,有假设之嫌 一旦,
• 杜鹃无语正黄昏,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许译: 许译:As twilight falls, the cuckoos sing no more. I come back with my hoe and close the door. 杨译: 杨译:Dusk falls and the cuckoo is silent. Her hoe brought back,the lodge is locked and still , 一朝春尽红颜老,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许译: 许译:Once spring is gone and beauty dead, alas! Who will care for the fallen bloom and buried lass? 杨译: 杨译:The day that spring takes wing and beauty fades. Who will care for the fallen blossom or dead maid. 押韵, 使”fair”与“anywhere”押韵,“more”与“door” 与 押韵 与 押韵, 与上句的” 押韵,“lass”与上句的”lass”一致 与上句的 一致
• 杨氏夫妇: 杨氏夫妇: Who pities the faded red, the scent that has been? Pity 遗憾,怜惜 遗憾, • 许译: 许译: Who rues the red that fades ,the scent that dies? Rue 懊悔,后悔 懊悔,
从“三美论”比较 三美论”
《葬花词》中杨宪益夫妇和许渊冲的译本 葬花词》
0804班 张婷雅 张惠 朱晓平 班
简要整体介绍
一 二 三 四 摘要 原文简介 译文比较欣赏 结语
一、 摘要
诗歌是文学中的瑰宝, 诗歌是文学中的瑰宝,而诗歌翻译是 文学翻译中的一朵奇葩。 葬花词》 文学翻译中的一朵奇葩。《葬花词》因其 精湛高超的艺术价值值得讨论研究, 精湛高超的艺术价值值得讨论研究,但在 英语翻译上如何做到恰到好处实属不易。 英语翻译上如何做到恰到好处实属不易。 根据许氏译论,诗歌要做到意美、音 根据许氏译论,诗歌要做到意美、 形美。本文从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 美、形美。本文从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 来对比研究杨宪益夫妇和许渊冲先生的不 同译本。 同译本。
“愁绪满怀无处诉”为陈述句 愁绪满怀无处诉” 愁绪满怀无处诉 许译:Where can I pour out my sorrow-laden 许译 heart?疑问句 疑问句 杨译:No relief from anxiety her poor heart 杨译 knows陈述句 陈述句 “知是花魂与鸟魂?”为疑问句 知是花魂与鸟魂 为疑问句 杨译:Was it the soul of blossom the soul of 杨译 birds?疑问句 疑问句 许译:Sung by the soul of flower and of bird.陈述 许译 陈述 句 形美是诗歌翻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形美是诗歌翻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篇优 秀的诗歌译作在形式上也必定是优秀的。 秀的诗歌译作在形式上也必定是优秀的。
二、原文简介
• 《葬花词》是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 葬花词》是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 第二十七回《 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 之中林黛玉所吟诵出来的一首古体诗。 红》之中林黛玉所吟诵出来的一首古体诗。全诗共五十 二句,三百六十八字。 葬花词》 红楼梦》 二句,三百六十八字。《葬花词》是《红楼梦》一书中 历来最为人所称道、艺术上最为成功的诗篇之一。 历来最为人所称道、艺术上最为成功的诗篇之一。 此诗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 此诗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 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 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 的重要作品。它浸透这一种黛玉特有的凄婉哀伤, 的重要作品。它浸透这一种黛玉特有的凄婉哀伤,以其 奇特的想象,浓烈忧伤的情调见长, 奇特的想象,浓烈忧伤的情调见长,勾画出林黛玉纷繁 复杂的精神世界,奏响了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 复杂的精神世界,奏响了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 这首词虽然哀怨凄恻, 这首词虽然哀怨凄恻,但其中仍有一些抑塞不平之 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