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头明德小学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方案为了早日实现现代化教育强县,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品味,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学校,办成农村品牌学校。
根据《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以及县局相关要求,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县局会议精神为指导,立足我校实际,努力提升学校的档次,深化学校全方位工作,使学校在教育思想、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育管理、教学体系和教育水平等方面能有实质性的提高,达到现代化学校的要求。
力争走稳三大步:一是夯实常规,确保各项工作常态规范;二是精细管理,追求学校办学特色鲜明;三是文化浸染,追寻和雅幸福的教育,保持学校持续、稳定发展。
二、具体目标
1、教育思想现代化
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公平、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科研兴教和教育开放等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形成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先进教育体系,素质教育得到全面实施,初步形成教育质量高、学生课业负担轻、德育工作实效明显,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体系。
坚持把“办合道德的教育、做有德行的师生、追寻和谐幸福的教育生活”作为学校的办学愿景,把“灿烂星光校园、描绘童画世界、构建和雅教育”作为行动路径,不断凸显学校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以星光灿烂多元化评价为载体,强化师生道德行为养成,倡导师生共读共写共绘,着力塑造师生和谐人格。
建立健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强化岗位德行,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用文化引领全体教职工和衷共济、和融共进,不断铸亮明德品牌。
2、师资队伍现代化
建设校内培训体系,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形成一支“正气、争气、大气”的“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推行“人才强校”战略。
“这三个学年要依托教师专业成长俱乐部,着力打造和培养市级名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或学科带头人)1名,市级名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或学科带头人)4-5名,校级名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或学科带头人)10-15名。
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10%,具有中级职称的占60%以上,学历大专化率100%,本科达60%以上,努力建成一支道德素养好,教学科研水平高,业务工作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3、办学条件现代化
一是充分利用校舍加固工程,更新教学设施设备,刷新校园环境;二是高品位做好校园操场周边绿化,装修好两个文化园,点缀好三个文化长廊,创建成省绿色学校;三是在教学楼西侧新建三层教职工单身公寓楼;四是美化和格调化图书阅览室;五是加大对现代化教育设施的投入,实施电子白板或液晶投影“班班通”工程,全力打造数字化校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水平;六是不断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发现隐患及时排除,确保校园安全舒适,努力构建和雅幸福校园。
4、学校管理现代化
坚持依法治校、科学治校、和谐治校。
实施岗位设置,完善《全员岗位聘用方案》和《绩效工资考核发放方案》,注重加大方向性引领力度和过程性考核力度,合理科学地评价教职工的工作量、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力求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责重薪高、兼顾公平的原则。
要通过对原有的制度进行改良和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增加团队考核权重,全面激活学校的发展潜力,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力争形成公正透明、民主法制、简约高效、并与社区相融合的现代学校制度框架。
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倡导“和融、绿色”的管理理念,形成全覆盖快便捷的信息化办公管理体制。
5、教育教学体系现代化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学校将继续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力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一是继续抓好强势学科的建设,争取使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成为市区的精品。
二是大力推进小班化教育实验,构建小班化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特色。
三是以课堂大展示为平台,定期与名校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提高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教学名师”队伍的建设。
四是以好儿童多元化评价机制为舞台,强化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五是重视现代教育教学媒体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学校现代教学媒体的利用率,促进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益。
六是加大对教学常规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和测评力度,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
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教科研工作搭建好四大平台,一是校本培训平台,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
二是课题研究平台,加大课题实验的力度,突出做好《儿童画与读写结合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提高教学研究的宽度、幅度和深度。
三是教学改革研究的平台,每年设定一个课改重点、举行一轮有效课堂达标升级活动,着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构建优质优效优美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是教学论坛平台。
要求教师全体参与写教育博客,鼓励教师撰写和发表教科研论文、案例、报告等。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各个工作小组)
组长:马昌林
副组长:崔军姚鑫吴建军张长生
成员:冉文娟赵艳周伟龙窦巧丽王文科严红阳孙娟
赵蓓李萍王滢陈丽侠陈海侠
四、具体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的推进,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力争做到:精心设计、周密组织、逐步推进。
具体措施如下:(一)做好基础设施的准备工作。
办学条件要达省标准化建设要求,根据我校的现有条件,在所有的仪器、器材由上级配备的情况下,自身的基础条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功能室不够齐全,部分仪器缺损,多媒体教室不足。
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支持,对学校所有教室配备新型多媒体,对部分办公室再作适当调整,解决所有用室的紧张;对原有塑胶场地进行养护,对学校树木花草的剪栽按规划进行测算,摸清所有家底,向政府及教育局汇报,请求解决仪器、器材的缺失,实现班班通、班班都有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二)确保所有设施的使用率。
针对“重配备轻使用”这一现象,学校要在管理和考核上加大力度。
首先要选择工作责任心强的老师作为管理员,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的各室管理员只能是兼职人员,所以要对其进行培训,让其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是什么、如何进行开展工作、清楚各室的管理制度。
同时对各室按学科由一名中层干部牵头负责,并明确考核内容和考核办法。
考核分为双重考核,考核负责人和管理员还考核对应的任课教师。
(三)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创建的主体是教师,不是学校准备一些教室,上面配置一些仪器设备就叫教育现代化了,教育现代化更主要的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如果没有人的现代化硬件设施再好也没有用,所以我们在做好硬件设施配置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师的培训,首先要全面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水平,学校将举行教师基本功大赛来促进教学的业务水平的提高。
同时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主要针对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教学仪器的使用、信息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专项培训。
(四)加强宣传工作。
学校要利用广播、板报画廊、网络等媒体,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现代化创建的宣传教育活动,使推进现代化工作的目标、任务、意义和措施深入师生心中,传播到家长及社会各界,切实做到人人皆知,努力为教育现代化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五)加强检查指导。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检查各项目组软硬件资料的完成情况,对不懂、不理解的问题及时与上级联系,尽早得到解决。
要利用行政会议及时总结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各组要加强对过程性资料的指导工作,严格把好质量关,确保各项资料按时、高质量的完成,确保各项教学设施、教学仪器的高效、常态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