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钢结构工程吊装方案XXXXXXX有限公司二0一0年三月十日第一章工程概况XXXX裙房门面装修工程其中北立面部分采用钢结构形式外包石材。
工程位于XXXXXX。
地下1层,地上5层外墙装修总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
本工程质量目标要求达到国家质量验收标准,并争创优质工程。
本工程结构体系4层下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4层上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梁为焊接工字型钢梁、桁架梁,梁面标高为23.276~28.615米。
其中连廊柱子为双H柱,标高为-1.2~21.5米,梁为焊接工字型钢梁。
本工程施工难点:4层面标高16.800米至钢梁屋面施工高度为7~11米,最大梁距跨度为36米,2-N轴侧200千伏高压输送线造成施工难度增加。
一建筑设计本工程地下1层,地上4层,局部4层夹层,二施工区建筑面积约15052平方米,三施工区建筑面积约8404平方米,合计约为23456平方米。
二结构概况钢材:本工程框架梁、柱采用Q345B级钢材及无缝钢管,并符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591-94的要求。
次构件等辅助材料用Q235B级钢材,并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88及《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94的要求。
钢材要求强屈比大于1.2,具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伸长率大于20%,并有良好的可焊性。
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相匹配,当主体为Q345B时采用焊条E50xx型,并符合《低合金焊条》GB5118-85的要求;当主体为Q235钢时采用焊条E43xx型焊条,并符合《碳钢焊条》GB/T5117-95的要求。
焊丝应符合GB1300,GB8110的要求。
连接普通螺栓为C级,应符合《六角头螺栓C级》,GB5780-86、GB41-86、GB95-85。
高强螺栓连接采用10.9级扭剪型高强螺栓,应符合GB3632-3633的要求。
本工程钢结构的连接形式:钢柱与钢梁连接采用栓、焊钢性连接,主框架与次梁连接基本上均采用高强螺栓铰接,钢梁与混凝土体预埋铁件连接采用栓、焊接和高强螺栓铰接两种形式。
连接构件的接触面的抗滑移系数不小于0.40。
第二章构件运输、卸货、存储和验收一.构件运输依据构件进场计划单安排运输,以每节柱划分单元,并按不同类别,如柱、梁、钢梯、连接板等分别装车。
装车时应捆扎好,以避免构件变形,确保运输安全。
运输示意图如下:二.进场和卸货钢结构构件为便于现场安装必须按要求进行编号。
构件进场严格按现场安装分区要求分批进场,三区构件从西南门进场,二区构件从东南门进场,构件尽量放置于塔吊附近。
卸车临时放置,必要时对构件进行临时支撑。
要求每台塔吊准备两副卸货用吊索、挂钩等辅助用具周转使用,以节省卸货时间。
运送构件时,轻拿轻放,不可拖拉,以避免将表面划伤。
四.钢构件现场堆放管理依据塔吊的起重能力确定构件堆放位置。
现场构件尽量分类单层摆放,以便于起吊(如下图所示)。
如构件需多层堆放时,应将同一长度的梁放置于一堆,并在距梁两端1/3处各放置两根枕木,且要求上下层枕木位于同一直线上,每堆层数不超过3层,高度不大于1.5米,以防止由于自重产生变形。
柱与柱之间叠放需垫枕木,并对连接板作有效保护。
堆场须留出吊装机械通道。
小件及零配件应集中保管于仓库,作到随用随领,如有剩余,应在下班前作退库处理。
仓库保管员对小件及零配件应严格作好发放领用记录及退库记录。
第三章钢结构吊装一.总体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1.施工区域划分施工区域划分见钢结构安装平面分区布置图。
2.基准间位置的确定原则2.1安装过程中均形成框架稳定结构体系。
2.2尽量从中心部分向四周扩展,避免累计误差。
3.安装顺序3.1二区→三区→连廊。
每榀钢梁吊装时,先对柱子初校标高、位移、垂直度,以能满足按每层梁安装螺栓能进孔为限,以尽早形成并增加吊装的稳定度。
3.2连廊吊装顺序:先吊框架柱→吊框架梁→(上梁、下梁)→次梁。
先吊主要构件,后吊次要构件。
3.3每节框架在高强螺栓和电焊施工时,必须严格执行先顶层梁,其次底层梁的操作顺序,使框架的安装质量能得到控制。
每节框架圈梁焊接时,应先分析框架柱子的垂直度偏差情况,有目的地选择偏差较大的柱子部位的梁先进行焊接,以使焊接后的产生的收缩变形,有助于减少柱子的垂直度偏差。
二.地脚螺栓预埋首节柱采用地脚螺栓固定,柱底标高以螺母调整。
三.主体钢结构安装1.钢柱的安装1.1吊装准备钢柱吊装前,先在柱身上固定好上人爬梯,拴好缆风绳、挂好防坠器,且柱对接柱耳板也已设置在指定位置处,牢固无误后,方可进入下步工作。
底层钢柱吊装前,必须对钢柱的中心线和标高线,基础轴线,地脚螺栓直径和伸出长度等进行检查,并对钢柱的编号、外形尺寸、螺孔位置及直径、承剪板的方位等等,进行全面复核。
确认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后,办理交接验收。
1.2吊点设置及吊装方式1.2.1吊点设置钢柱吊点设置在预先焊好的吊耳连接件处,即柱接柱临时连接板上。
每根钢柱用四个足够强度的卡环及钢丝绳进行吊装。
最重钢梁为7吨,准备用4个2.7#卡环(允许载荷2.7吨) ,四根φ21.5钢丝绳(6*37,170kg/mm2,破断拉力总和29.6吨,安全系数取5)。
1.2.2起吊方法钢柱的起吊方法,采用单机回转法起吊。
本工程同层高群塔进行作业时应有一个总信号指挥,当两塔交汇时低塔让高塔,并保证高塔起吊物离低塔大臂顶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1.3第一节钢柱临时固定及校正方法1.3.1钢柱就位当钢柱吊至距其就位位置上方200mm时,使其稳定,对准螺栓孔,缓慢下落,下落过程中避免磕碰地脚螺栓丝扣。
落实后专用角尺检查,调整钢柱使钢柱的定位线与基础定位轴线重合。
就位误差确保在3mm以内。
1.3.2临时固定钢柱就位后对钢柱进行临时固定,即采用四方向拉设缆风绳的方法,如受环境限制不能拉设缆风时,则采取在相应方向上做硬支撑的方式,进行临时固定及校正。
1.3.3钢柱校正标高调整钢柱就位标高采用预先在柱底中心位置预制钢板砂浆垫块(垫块顶标高为柱底标高),钢柱就位后垂直度调整完毕,紧固调整螺母使其与柱底接触紧密。
如下图所示。
跨间垂直度调整利用临时固定用缆风绳、倒链、管式支撑、千斤顶等对柱垂直度进行校正,对柱的水平位置、间距进行处理。
确认坚固无误后,进入下一步工作。
1.3.4钢柱固定对称紧固地脚螺栓锁紧螺母,将垫板与柱脚板按图纸要求进行焊接,螺母与垫板点焊牢。
1.3.5灌注无收缩砂浆灌注前,将柱脚空间清理干净,预湿、支撑模板,缝隙用干沙浆密实。
灌注时按比例投放灌浆料和水,用机械或人工搅拌,人工搅拌时需用力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5分钟,达到所需的流动度。
灌注孔或小空间时,可用人工插捣,将气泡赶跑,灌注密实,稍干后,把外露面抹平压光,注意振捣时不可过振。
灌注完毕后,经12小时便要浇水养护,24小时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拆模,继续浇水养护。
如下图:具体施工由土建实施。
1.4二节钢柱吊装钢柱与钢柱连接为焊接,上临时螺栓和连接板,所有连接板和螺栓在上节柱吊装前预先安装在下节柱柱头上,同时将螺栓松开,使连接板向外张开一定角度,以便于钢柱就位,钢柱的校正采用钢楔铁、揽风绳的方法,在遇到错位较大的接头采用千斤顶进行调整。
2.钢梁及桁架的吊装2.1绑轧、起吊由于 4层面标高16.800米至钢梁屋面施工高度为7~11米,最大柱距跨度为36米,2-N轴侧200千伏高压输送线无法架设塔吊设备进行施工造成施工难度增加。
采用汽车吊与自制钢缆A型钢缆架进行组合施工.1在平面布置图中所需要的临时排架支墩,是因为钢梁跨距较大,采用支墩面空中对接方案,充分考虑四层楼面荷载5KN∕㎡,排架能够满足对四层楼面的结构安全。
(排架布置见总平面图)2二区与三区建筑主体四周均采用地面25吨吊车调节作业半径,增大吊臂夹角,在机械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吊车布置见总平面图)3在二区与三区除地面25顿吊车施工范围以外处采用自制A型钢缆架与临时排架相结合施工方法,钢梁进行空中对接法。
4四处连廊在屋面作业结束利用汽车吊车配合进行施工。
5自制A型钢缆架采用¢160×8无缝钢管支架与¢200×12无缝钢管横梁结合,以卷扬机为提升动力,支架下部以槽钢做平移动轨道,并在四层楼面铺设通长枕木进行释放集中荷载,确保楼面结构安全。
6在汽车吊作用半径外的钢柱、钢梁构件利用自制移动平板运输工具,平移至构件安装部位,其运输载重量绝对不能超出楼面荷载。
保证移动运输中对楼面结构安全的保护。
7 钢梁吊点选择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梁上翼缘加焊吊耳,便于吊装。
为加快进度,提高工效,在汽车吊起重允许范围内可采用多头吊索一次吊装二至三根钢梁的方法,每根梁间距不小于2米。
第四章钢结构焊接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地下1层,地上4层,局部4层夹层,4层以上为钢结构屋面,二施工区建筑面积约15052平方米,三施工区建筑面积约8404平方米,合计约为23456平方米。
工程现场焊接接头形式为:双型柱单面V型带垫板横焊全熔透横焊缝;柱与梁单面V 型带垫板平焊全熔透平焊缝二级;梁与梁单面V型带垫板平焊全熔透焊缝。
桁架无缝钢管对接内忖钢管留间隙4~5mm全位置全熔透焊缝。
1.钢材本工程柱、梁设计钢材材质采用Q345B,厚度6~32mm。
无缝钢管。
2.节点形式2.1箱型柱单面V型带垫板横焊全熔透横焊缝;2.2柱与梁单面V型带垫板平焊全熔透平焊缝二级;2.3梁与梁单面V型带垫板平焊全熔透焊缝。
2.4焊缝质量本工程设计要求焊接工艺及焊缝超声波探伤按GB11345-规程要求。
柱-柱拼接焊缝、柱-梁连接焊缝及柱牛腿-梁连接焊缝全部全熔透焊缝,焊缝应符合二级焊缝的要求。
二.焊接准备1.检验柱、梁接头截面几何尺寸及长度。
2.焊口几何尺寸及清理情况。
3.焊接部位防风措施。
三.焊接施工顺序及焊接工艺1.安装焊接顺序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制订安装焊接顺序:1.1构件接头的现场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完成安装屋面的主要构件的安装、校正、固定(包括预留焊接收缩量);确定构件接头的焊接顺序,绘制构件焊接顺序图;按规定顺序进行现场焊接。
1.2接头的焊接顺序,平面上应从中部对称地向四周扩展,竖向可采取有利于工序协调、方便施工、保证焊接质量的顺序。
1.3构件的焊接顺序图应根据接头的焊接顺序绘制,并应列出顺序编号,注明焊接工艺参数。
多层梁焊接应遵守先焊顶层梁、后焊底层梁,再焊次顶层梁、次层梁,柱对接焊缝可先焊亦可后焊。
1.4梁和柱焊接应安排两名焊工在柱的两侧对称焊接,电焊工应严格按照分配的焊接顺序施焊,不得自行变更。
1.5梁和柱接头的焊缝,宜先焊梁的下翼缘板,再焊其下翼缘板。
先焊梁的一端,待其焊缝冷却至常温后,再焊另一端,不宜对梁的两端同时施焊。
1.6柱-柱节点焊接时,柱的对称两个翼缘应由两名焊工同时焊接。
2.焊接工艺2.1安装焊接准备工作2.1.1针对Q345B焊接柱-柱、柱牛腿-梁接头等进行相应焊接方法的工艺评定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