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第一次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2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哪种协议不属于路由协议( C )。
A.地理位置路由协议B.能量感知路由协议C.基于跳数的路由协议D.可靠的路由协议2.ZigBee的通信速率在2.4GHz时为( D )。
A.40KbpsB.20KbpsC.256 KbpsD.250kbps3.传感器节点( D )范围以内的所有其它节点,称为该节点的邻居节点。
A.视线B.跳数C.网络D.通信半径4.TinyOS是一个开源的( D )操作系统,它是由加州大学的伯利克分校开发,主要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
A.桌面B.后台C.批处理D.嵌入式N技术使用了哪种介质( A )。
A.无线电波B.双绞线C.光波D.沙狼6.传感器节点消耗能量主要消耗在( A )上。
A.无线通信模块B.处理器模块C.传感器模块D.管理模块7.传感器最早起于二十世纪( B )年代。
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8.定向扩散(Directed Diffusion,DD)路由协议是一种( B )机制。
A.能量感知路B.基于查询的路由C.地理位置路由D.可靠的路由9.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有方向性的。
当被测量是单向量,而且对方向性要求较高时,应选择在其它方向上灵敏度()的传感器;如果被测量是多维向量,则要求传感器的交叉灵敏度越()越好。
AA.小;小B.小;大C.高;高D.高;底10.传感器的频率响应越(),则可测的信号频率范围就越()。
CA.小;高B.大;宽C.高;宽D.大;高11.传感器的线形范围是指输出与输入成正比的范围。
理论上在此范围内,灵敏度保持定值。
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则它的量程就越(),并且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
DA.小;宽B.小;高C.高;大D.宽;大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9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72.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根据节点数目的多少,传感器网络的结构可以分为(AD)。
A.平面结构B.网络结构C.星形结构D.分级结构2.传感器节点消耗能量的模块包括(ACD)。
A.传感器模块B.存储模块C.处理器模块D.无线通信模块3.下面哪些属于数据融合的方法(ABD)。
A.模糊逻辑法B.神经网络方法C.优选法D.综合平均法4.目前人们采用的节能策略主要有(AC)。
A.休眠机制B.定时发送机制C.数据融合机制D.通信模块控制机制5.在无线射频电路设计中,主要考虑以下(BCD)问题。
A.射频干扰B.阻抗匹配C.天线设计D.电磁兼容6.ZigBee技术是一种面向自动化和无线控制的(ABD)的无线网络方案。
A.低速率B.低价格C.低效率D.低功耗7.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ABD)。
A.传感器B.感知对象C.传输介质D.观察者8.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哪几个个阶段(ABC)。
A.周期性的兴趣扩散B.梯度建立C.路径加强D.信息反馈9.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ABC)。
A.868MHZB.915MHZC. 2.4GHZD.3G HZ10.从无线联网的角度来看,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体系由(ACD)部分组成。
A.分层的网络通信协议B.电源支持平台C.应用支撑平台D.网络管理平台11.传感器一般由(BCD)组成。
A.发射元件B.敏感元件C.转换元件D.基本转换电路12.传感器的分类按被测量与输出电量的转换原理划分,可分为(BD)两大类。
A.感知型B.能量转换型C.信号转换型D.能量控制型13.传感器按测量原理分类,主要有(AC)。
A.物理原理B.生物原理C.化学原理D.数字技术原理14.下列(ABC)传感器属于能量控制型传感器。
A.电阻式B.电容式C.电感式D.电压式15.下列哪些传感器属于能量转换型传感器(ACD)。
A.压电式B.静电式C.磁电式D.热电式16.稳定性表示传感器经过长期使用之后,输出特性不发生变化的性能。
影响传感器稳定性的因素是(AC)。
A.时间B.电源C.环境D.节点数17.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开放系统互联分别是指(BC)。
A.SIOB.IOSC.OSID.ISO18.通常物理接口标准对物理接口的哪四个特性进行描述(BCDE)。
A.通信特性B.机械特性C.电气特性D.功能特性E.规程特性19.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ABCD)。
A.介质的选择B.频段的选择C.调制技术D.扩频技术E.解调技术20.基带信号往往不能作为传输信号,因而要将基带信号转换为相对基带频率而言频率非常高的带通信号,以便于进行信道传输。
通常将带通信号称为(),而基带信号称为()。
BDA.调频信号B.已调信号C.载波信号D.调制信号21.根据原始信号所控制参量的不同,调制分为(BCD)。
A.角度调制B.幅度调制C.频率调制D.相位调制22.扩频技术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BCD)。
A.相位调制B.直接序列扩频C.跳频D.跳时E.宽带线性调频扩频23.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传输介质主要是(ACD)三种类型。
A.无线电波B.空气C.红外线D.光波24.IEEE 802.11 MAC协议分为(AD)两种访问控制方式。
A.分布式协调功能B.分层协调功能C.星形协调功能D.点协调功能25.在DCF工作方式下,载波侦听机制通过()和()来确定无线信道的状态。
BCA.信号载波侦听B.物理载波侦听C.虚拟载波侦听D.调制载波侦听26.通常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效能耗主要来源于如下四种原因(ACDE)。
A.空闲监听B.扫描C.数据冲突D.串扰E.控制开销27.路由选择(routing)是指选择互连网络从()向()传输信息的行为。
BDA.中间节点B.源节点C.中继节点D.目的节点28.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周期性的(ACD)三个阶段。
A.兴趣扩散B.路由选择C.梯度建立D.路径加强29.虽然传感器网络用户的使用目的千变万化,但是作为网络终端节点的功能归根结底就是(BCD)。
A.控制B.传感C.探测D.感知《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第二次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32.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无线网络通信中,能量消耗E与通信距离d存在关系:E=kd n,通信能耗与距离的( C )次方成正比。
A. 2B. 3C. 4D. 52.动态电压调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微处理器计算负荷与工作( C )之间的匹配。
A.电流;频率B.电压;阻抗C.电压;频率D.电流;阻抗3.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nternet或者其他外部网络的端到端的连接是( B )层。
A.网络层B.传输层C.链路层D.会话层4.ZigBee技术通常采用的频率是( C )。
A.868MHZB.915MHZC. 2.4GHZD.3G HZ5.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底层标准一般沿用无线个域网( C )的相关标准部分。
A.IEEE 802.5B.IEEE 802.4C.IEEE 802.15D.IEEE 802.36.在ZigBee技术中,物理层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当频率采用2.4GHz时,使用( D )信道。
A.单B. 4C.10D.167.在ZigBee技术中,物理层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当频率采用915MHz时,使用( C )信道。
A.单B. 4C.10D.168.在ZigBee技术中,物理层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当频率采用868MHz时,使用( A )信道。
A.单B. 4C.10D.169.在ZigBee技术中,物理层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当频率采用868MHz时,能够提供( A )的传输速率。
A.20kbpsB.40kbpsC.80kbpsD.250kbps10.在ZigBee技术中,物理层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当频率采用915MHz时,能够提供( B )的传输速率。
A.20kbpsB.40kbpsC.80kbpsD.250kbps11.在ZigBee技术中,物理层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当频率采用2.4GHz时,能够提供( D )的传输速率。
A.20kbpsB.40kbpsC.80kbpsD.250kbps12.一个ZigBee网络可容纳多达()个从设备和一个主设备,一个区域内可同时布置多达()个ZigBee网络。
DA.100;32B.100;64C.254;64D.254;10013.传感器节点中,哪种单元能耗可以忽略( D )。
A.处理器单元B.信息融合单元C.无线传输单元D.传感器单元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7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6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分布式系统中,时间同步涉及(CD)两个不同的概念。
A.网络时间B.局部时间C.物理时间D.逻辑时间2.目前已有几种成熟的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协议,其(ABC)被认为是三种最基本的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机制。
A.TINY/MINI-SYNCB.TPSNC.RBSD.CDMA3.节点连接度是指节点可探测发现的()个数。
网络连接度是所有节点的()的平均值,它反映了传感器配置的密集程度。
BDA.邻居跳数B.邻居节点C.邻居层数D.邻居数目4.在源信息、传感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里,下面哪些是源信息(ACD)。
A.源数据B.噪声C.源波形D.源图像E.杂波5.下面哪些内容属于数据融合(BCE)。
A.数据发射B.情况评估和预测C.跟踪与识别D.数据后台处理E.数据关联6.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如果各个节点单独地直接传送数据到汇聚节点,则是不合适的,主要原因(AD)。
A.浪费通信带宽和能量B.节点离汇聚节点太远C.信号容易发生冲突D.降低信息收集的效率7.降低信息收集的效率BDA.放大融合B.无损失融合C.信息修正融合D.有损失融合8.根据数据融合是否基于应用数据的语义,将数据融合技术分为三类(BCD)。
A.依赖于管理的数据融合B.依赖于应用的数据融合C.结合BD两种技术的数据融合D.独立于应用的数据融合9.数据融合的主要方法是(BCD)。
A.优选法B.贝叶斯估计法C.统计决策理论D.神经网络方法10.传感器节点通常由(ACDE)部分组成。
A.处理器单元B.信息融合单元C.无线传输单元D.传感器单元E.电源管理单元11.传感器节点中,哪种单元能耗比较大(AC)。
A.处理器单元B.信息融合单元C.无线传输单元D.传感器单元E.电源管理单元12.传感器节点中,哪种状态能耗比较大(ABC)。
A.发送状态B.接收状态C.空闲状态D.休眠状态13.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需求主要来源于(BC)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