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的职业生涯规划范文最新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公务员逐步靠近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以下是精心推荐的一些公务员的职业生涯规划范文,一起来学习下吧!前言:生活是需要自己创造把握的,幸福也要靠自己争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也都有他的选择权利。
正因为这样才有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人生匆匆,我们应该作到的是努力过好每一天,让自己的生活充实。
而明确的人生目标就好比一面指引人前进的旗帜,有了它才有我们前进的方向,才会拥有奋斗的目的地。
对自己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道酬勤,我会努力的!个人职业规划书一、自我盘点1、个人兴趣爱好业余爱好:听音乐、上网、看书自己的优势盘点:曾经在学生会做事并成功竞选为编辑部部长、现任班级团支书、待人随和有亲和力弱势盘点:家里经济不是很好、自己身高不够个人优点:心态良好、心地善良、做事踏实谨慎、遇事比较理智个人缺点:做事缺乏恒心、不够大胆、事业心不强生活中成功经验盘点:成功竞选为学生会部长、成功入选管委会记者生活中失败教训:不好好学习,导致成绩下降二、职业取向分析测试1.霍兰德博士测试你的个性(1)现实型16。
2%(2)传统型16。
5%(3)研究型14。
6%(4)艺术型17。
2%(5)社交型17。
7%(5)社交型17。
8%(6)事业型2.职业能力倾向适合职业:社会服务助理人员3.创业能力测评4.创造能力倾向测试:冒险性22 好奇性26 想象力26 挑战性5.成就动机测试:23成就动机中6.交际能力:7.性格:62外倾、内倾混合型性格8.气质胆汁质-1 多血质7 黏液质11 抑郁质9.职业价值观取向(1)科学型111(2)实用型79 (3)社会型(4)政治型90(5)信仰型89(6)审美型10.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测验自卑感14 抑郁性14 焦虑7 强迫症16 依赖性17 疑心病观念9 负罪感我心目中的理想职业:文员、作家、编辑、会计三、未来职业规划(一)确定职业通路职业目标方向:文字类型工作个人特征:性格比较开朗也比较文静、爱与人交往、生活乐观、追求比较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不喜欢技术科技、不爱动手成功标准:能够出国到自己喜欢向往的韩国、能够找到一个稳定自己喜欢收入不错的工作主要职业领域:金融经济培训和准备:在校期间学好韩语、工作时拿到驾照、考取教师资格证书、参加韩语等级考试。
(二)短期目标:在校期间目标规划大学生活匆匆而过,我还有两年的大学生活可把握。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必须好好把握自己,为了自己毕业后能够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学习方面:学生以学为本所以我首先应该把握的是自己的学习。
由于自己选择了不喜欢的专业,所以一直都在失望中度过。
但是既然没有退路可选择,那我必须接受现实。
东西学多点总是有好处的所以不管怎样我还是要好好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
同时我很希望去韩国,所以我也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韩语。
思想政治方面:我现在是一名预备党员,在余下的两年里我会争取转为正式党员。
工作提升:我曾经在学生会做过部长,虽然现在已经退下。
但是我又接手了班级团支书,我会利用这个机会好好锻炼自己。
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
在校期间的其他打算:过英语六级、拿到计算机二级证书、拿到教师资格证书(三)未来人生总规划人的一生有时很长但有时感觉是那么短暂,我觉得在这里规划好自己的一生未免太不实际,漫长的人生多变故。
所以我只是想规划下我近十年的人生目标。
2006年-----2008年:在校生活,努力学习的同时争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毕业就业做好准备。
努力锻炼好身体!2008年-----2010年:做好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努力工作挣钱为自己出国作好准备。
同时也要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并且要学好韩语。
2010年----2012年:能够到韩国发展两年,那毕竟是自己喜欢的国家。
自己会出去在那里努力立足,在那里好好工作。
2012年-----2016年:回国找到一份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找到一段美好的感情,一个理想的伴侣。
然后结婚能够组建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过平凡快乐的生活。
我始终信奉的是平平淡淡才是真,简简单单才是福!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篇2看到各位年轻的面孔,不仅让我回想起2009年进入法院工作时的状态。
所以这次聊天,也类似于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进行对话,结合我之前遇到的困惑与大家做一个交流。
我大体分四个部分和大家做交流。
分别是:一、你想要什么;二、法院可以给你提供什么;三、法院所需要的能力;四、近期应注意的技术性问题。
一、你想要什么?很多人并没有太长的职业规划,我甚至也相信,对于你们中的很多人,法院只是你们的选择之一。
但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错误。
想当年,邹碧华院长到上海找工作的时候,他也面临三个选择:1.冰箱厂,2.银行,3.上海高院。
邹院长先是选择去银行,但最终银行表示,领导的孩子要进银行工作,你请便吧。
邹院长不想去冰箱厂,于是选择了上海高院。
当然,邹院长选择法院后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他最终成为所有法律人所尊敬的人。
所以说,你此前没有来法院的计划,这不会妨碍你将来可能的成就。
所以无论你此前的计划是什么,你现在的选择是法院,希望大家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应该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书记员和法官助理,为将来成一名法官做准备。
从学校的大门步入法院的大门,这是一个很大的跳跃,将来的你,不再是书生,而是一名法院的公职人员,对外代表着法院的荣誉。
同时,现实中的社会,不同的人对待法院有不同的观点,你肯定会遇到与你之前想法不同的人和事。
二、法院可以为你提供什么美国肯尼迪总统就职演讲中,有一句名句,或许很多人都已经听过;;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是问一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如果干脆复制这句话,我的问题也就不需要回答了。
但是,我还是想稍微做一点解释。
法院能为你提供什么?首先,法院能为你提供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和比较稳定的收入。
不知道你们当中有多少单身的?如果你真的单身,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会成为婚恋场上的红人。
相信有很多人会为你介绍男女朋友,其中一个很大的加分项就在于你在法院上班。
其次,法院能为你提供一个一直提升和提高自己能力的培训班。
不仅不收费,而且还会给你工资的那种。
在学校,你学过很多国外经验和前沿理论,聆听过很多学术大咖对现实的批判和期待。
在法院,你所接触的将是活生生的现实。
或许,有的人因为你是法院工作人员,而给予你很多的尊重和尊敬,会满足你受人尊敬的需求。
但也会有一些从未谋面的人,因为你掌握着国家权力,而对你抱着天生的质疑。
这个平台会教会你如何与人沟通,学会如何将此前所学的法律知识与现实结合,学会如何尽快掌控最近颁布的法律法规解释等等。
第三,法院为你提供一个你展现自我的平台。
在法院,你的工作将会有目共睹,你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很多人都能看到。
而在一些别的单位,如银行等企业,可能给你任务是去拉一些投资。
做好这些工作需要很多外界的力量,诸如人脉、资金等等,这不仅仅是你努力就可以做到的,你可以做到的结果与你的努力没有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但法院不是这样的,只要你专心专研业务,必将可以做出一个让人看得到的成绩。
法院可以为你提供的上述资源,但如何利用,在于你自己的努力。
三、法院所需要的能力第一、与人沟通的能力。
我们在交往时,每时每刻都在做沟通工作,可这并不代表每个人能把沟通的事情做好。
我相信大家能够进入法院,肯定都通过了面试,面试就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将你的优点、闪光点展示给考官,留一个好的印象,获得一个好的分数。
而将来你们很大的一个工作就在于如何和当事人沟通。
当事人类型很多,如何和不同类型当事人沟通,也会考验你的沟通能力。
这个与智商无关,更多的在于情商,在于你的情绪管理能力。
邹碧华在长宁法院的时候,有一次开会的时候,有一老人在下面大吵大闹,谁也摆不平。
只有打电话给谢寿山法官求援。
谢法官怎么处理呢?谢法官下去后,就问老人“老先生,你高血压有没有?心脏病有没有?”老人一愣,说有。
他马上说“那可不能激动,对你身体不好。
”老人马上到旁边坐下来。
他又叫人倒了一杯水。
等老人情绪平复下来,他就问:“你有什么事情给我说,我给你想办法。
”结果老人给他说了具体的要求。
谢法官就叫来一个同事专门处理这个事情。
然后对老人说:“我们这位同志专门帮您处理这件事情,你慢慢说,不要急。
”邹院长总结认为,谢法官的做法涉及三个效应:1.观众效应,人越多越兴奋。
所以要把他隔离开,离开人群。
2.站立效应,人站立的时候更容易激动,坐下来就更容易让情绪平复下来。
3.互惠效应,给他送了杯水,意味着你对他的尊重,他也会回馈一些尊重。
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效应,焦点效应,在自我心中,自身比其他任何事物更加重要。
因为过于专注自我,一个人可能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
谢法官给了这个老人特殊的关注,会让这个人的焦点效应得以满足,也会让他的情绪平复下来。
第二、查明事实的能力。
大家的专业各异,即使有幸到专业对口的庭室工作,比如说,你是民法专业,也有幸进入民庭工作;刑法专业的进入刑庭工作。
你此前所学的,与你工作中所需要用到的,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在考试中,相关的法律事实是固定的,考试考的是你的法律应用能力。
但等你进入法院,你会感觉到,如何查明事实才是处理案件的第一步。
原告这么说,被告那么说,谁是真谁是假?怎么询问,才能事实逐步显现到你的面前?各方的证据该如何认定?只有等你查清了事实,第二步才是如何适用法律。
而如何查明事实,这是学校课程中并未涉及的内容,但这是你将来成为法官所必需的能力。
第三、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
与查明事实相关的能力就是如何判断认定事实。
随着司法改革,此前经常受人诟病的院庭长汇报制度的作用也会削弱。
可作为一个年轻法官,你是否有能力、有信心,在失去院庭长把关的情况下,独自判断?或许有一些人此前习惯于将汇报作为自己的拐杖,可失去了这个拐杖,能不能独自行走,这就看你有没有独立判断思考的能力。
下面讲一个我处理的案件,原告表示双方是房屋租赁关系,被告则主张是房屋买卖关系,被告所提供的证据中有一项是房屋买卖协议,且上面有原告的签名。
如何认定这个案件,我也产生过犹豫和徘徊,最终该判决的本院认为部分是这么写的:俗话说,真相只有一个。
涉诉事件系租赁还是买卖,两者也只能有一个陈述为真。
本案中,一方陈述系租赁,一方陈述系买卖,可见必定有一方希望通过自己在法庭上的虚假陈述,蒙骗法律,并期望以此获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