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 说课ppt

计算机网络 说课ppt


网络设计 准备阶段
第一阶段
网络组建 实现阶段
第二阶段
网络扩展 阶段
第三阶段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
网络设计准备阶段 掌握网络类型、网络拓扑结构、 掌握网络类型、网络拓扑结构、通信协议及主要性能指标 、TCP/IP协议、IP地址等知识,通过案例演示、学生操作, TCP/IP协议、IP地址等知识,通过案例演示、学生操作, 协议 地址等知识 为网络建设打基础。 为网络建设打基础。 通过各种书面作业、设置情境多重训练来加强网络知识 通过各种书面作业、 点的掌握和训练,开阔学生对网络的认识。 点的掌握和训练,开阔学生对网络的认识。 在此阶段,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思路、 在此阶段,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思路、对网络进行分析设 计、对作业进行评改总结。 对作业进行评改总结。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
网络组建实现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局域网布线、对等网络、 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局域网布线、对等网络、 服务器/客户端网络 无线网络等。 客户端网络、 服务器 客户端网络、无线网络等。通过第一阶段的学 学生已经具备了网络的基础知识, 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网络的基础知识,在这一阶段将 通过实践项目的完成来熟悉主要内容, 通过实践项目的完成来熟悉主要内容,同时巩固第一 阶段的知识。 阶段的知识。 本阶段实践环节的设计非常重要, 本阶段实践环节的设计非常重要,原则是既要使 学生有切入点又要使各章的实践内容之间有联系点, 学生有切入点又要使各章的实践内容之间有联系点, 还要使其最终组建成一个实用网络。 还要使其最终组建成一个实用网络。 在此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项目中, 在此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项目中,为 学生提供技术支持,侧重检查项目完成情况, 学生提供技术支持,侧重检查项目完成情况,并要适 时为学生进行指导、总结, 时为学生进行指导、总结,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学习 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
1、教学方法 具体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案:
课堂提问
1、复习、了解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复习、 2、创设情境提问, 2、创设情境提问,引入新内容 3、掌握学生课后预习的情况 、
课堂讲解
1、讲解本课涉及的知识点 、 2、讲解案例及知识点应用 、 3、演示案例操作, 3、演示案例操作,强化理解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
网络扩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Internet应用、网络完全、网 应用、 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 应用 网络完全、 络管理。通过第二阶段的学习, 络管理。通过第二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能够组建网 络,在这一阶段将通过实践项目的完成来实现网络的合理 应用及管理。 应用及管理。 本阶段实践环节的设计, 本阶段实践环节的设计,原则是让学生对于已建立好 的网络合理地应用及安全管理,提高网络技术的应用。 的网络合理地应用及安全管理,提高网络技术的应用。 在此阶段,教师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 在此阶段,教师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引导学生参 与到实践项目。通过网络测试来考核该阶段的学习效果。 与到实践项目。通过网络测试来考核该阶段的学习效果。
掌握有线网络 掌握有线网络 与无线网络的 组建, 组建,网络资 源的共享。 源的共享。
掌握互联网 的接入与应 用。
能够安全管 理网络。 理网络。
一、课程分析
4 课程的重点难点
重点: 计算机网络分类与组成、拓扑结构、TCP/IP协议、IP地址、 计算机网络分类与组成、拓扑结构、TCP/IP协议、IP地址、服务器 协议 地址
和方法能力。 和方法能力。
一、课程分析
2 课程目标
认真学习态度
自主学习习惯
态度目标
理论联系实践精神
自主创新精神 团结协作精神
一、课程分析
教学基本要求: 3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
2
3
4
掌握计算 机网络的类 型、拓扑结 构、协议及 主要性能指 标等知识。 标等知识。
教学课时
2课时
学生活动
预习、 预习、为任务完成做好知识准 备 弄清任务,明确任务目标, 弄清任务,明确任务目标,熟 悉任务完成环境 了解IP地址的作用及 地址的 了解 地址的作用及IP地址的 地址的作用及 查看与设置 按步骤完成任务, 按步骤完成任务,并测试
课 前 5分钟 分钟 10分钟 分钟
30分钟 分钟
一、课程分析
1 课程地位 机电一化专业学习《计算机网络应用》 机电一化专业学习《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的作用
机电一体化,即机械电子学, 主要研究目的是把机械技术与微、电子 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化,使冷冰冰的 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机械电子学技术除用于单个机器、设备或一般 的生产系统的技术改造之外,还用于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等方面。其中信息交换、存取、 运算、判断与决策、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网络技术均属于计算 机信息处理技术。 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 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已 使家用电器网络化,利用家庭网络将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 的计算机集成家电系统,使人们在家里分享各种高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快乐 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将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故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将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将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因此,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重要课程之一,是一门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 重要课程之一 专业课程 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职业技术课。。
二、学情分析
1、学习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对计算机有基本操作能力 2、学习态度 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积极主动学习 对纯理论性课程不太感兴趣,只对操作性强的课程感兴趣 3、学习方法 部分学生仍然是中学的学习方法,不能自己分析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自学能力有待提高
大部分学生都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
4、考核方式
测评点 权重) (权重)
课堂出勤 课堂纪律 素质考核 20% 形成 性评 价 学习态度 学习小组中的团结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 社交礼仪 平时作业 技能考核 20% 形成 性评 价 课堂答问 案例分析 情景模拟 知识考核 60% 终结 性评 价 期末考试成绩 ★ ★
评价方式 评 估 内 涵 自 评 互 评 师 评
会网络布 线设计 会基本的 网络安全 与管理
会组建对 等网络
会组建无 线网络
技能 目标
会组建服 务器/客 务器/ 户端网络
会共享网 会应用 Internet 络资源
具有用面向过程的程 序设计方法编制结构 良好的简单应用程序 的能力。 的能力。
具有掌握程序设计 会连入
Internet 和小系统开发的技巧
《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说课 计算机网络应用》
------适合机电一体化专业 适合机电一体化专业
课程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与实施 课程实施条件 课改思路与课程特色
一、课程分析
1 课程地位 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 机电维修技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机电一体化专业主要服务岗位 能在机电设备制造企业,从事机电产品设计与开发以 及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销售及管理等岗 位。
理实一体化教室 教师活动
备课、策化、准备教学场景 备课、策化、 任务布置(任务完成的条件及要达到 任务布置 任务完成的条件及要达到 的目标、分组等) 的目标、分组等 介绍并引导学生IP地址的设置 介绍并引导学生 地址的设置 及测试 指导学生双机点对点互联, 指导学生双机点对点互联,同时考 查学生操作情况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
2、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既形象生动、直观明了、易于表达,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既形象生动、直观明了、易于表达,同时又增加了课 机房教学: 机房教学: 在机房通过电子教室进行教学,既能实现边讲边练、先讲后练、先练后讲 在机房通过电子教室进行教学,既能实现边讲边练、先讲后练、 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
跟随教师的讲评, 跟随教师的讲评,结合本组实 践分析、讨论; 践分析、讨论;整理设备和记 录。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
在课程单元的教学中以完成一个实践项目为主线, 在课程单元的教学中以完成一个实践项目为主线,采用 项目拓展、项目递进驱动教学方法, 项目拓展、项目递进驱动教学方法,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引 入知识点,操练技术。整个教学设计分为如下的三个阶段: 入知识点,操练技术。整个教学设计分为如下的三个阶段:
难点: 拓扑结构、TCP/IP协议、IP地址、服务器/客户端网络、Internet服务 拓扑结构、TCP/IP协议、IP地址、服务器/客户端网络、Internet服务 协议 地址
一、课程分析
5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课程教学课时安排
课程内容 计算机网络基础 OSI模型与网络协议 局域网布线 对等网络 服务器/客户端网络 Internet服务 Internet接入 Internet应用 无线网络 网络安全 网络管理 网络故障 合 计 学时数 合计 6 8 6 4 8 6 6 6 8 8 6 4 76 6 6 4 4 6 6 4 4 58 18 2 2 2 2 2 讲授 6 6 4 2 2 4 2 实验
教师总结
课堂教学
学生练习
让学生做习题及情境模拟练习, 让学生做习题及情境模拟练习,教
根据指导中发现的问题, 根据指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的 给学生进行查漏补缺
师巡回指导, 师巡回指导,及时解决疑难与错误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
1、教学方法 考合一”的教学方法: “教、学、做、考合一”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讲完基本理论知识后,再进行演示, 教师在讲完基本理论知识后,再进行演示,然后布 置学生进行具体练习和操作,学生通过学与做( 置学生进行具体练习和操作,学生通过学与做(练)的过程, 的过程, 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 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项目(案例)驱动式教学方法: 项目(案例)驱动式教学方法: 以实际项目(案例)作为教学任务, 以实际项目(案例)作为教学任务,课堂教学和实践 教学围绕项目的完成而展开。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教学围绕项目的完成而展开。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进 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