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iv筛查实验室规章制度

hiv筛查实验室规章制度

hiv筛查实验室规章制度HIV筛查实验室规章制度一、实验室工作制度1、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努力学习政治,刻苦钻研业务,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对病人如亲人,态度和蔼,有问必答。

3、热爱本职工作,服从分配,遵守劳动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私自干私活。

4、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及时做好各项检验结果记录,自觉抵制不良之风。

5、识大体,顾大局,关心集体,团结友爱,不背后议论,搬弄是非。

6、讲究文明礼貌、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美化环境,保持医院科室整洁,安静、大方。

7、HIV筛查实验室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操作规程,工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各项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

二、岗位责任制1、岗位责任制是保证工作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

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人人分工职责明确,事事有人负责,立足本职,团结互助,相互协调,保证各项任务的胜利完成。

2、HIV筛查实验室由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负责。

3、牢固树立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在工作中必须加强检查和复查制度,以保证血液质量及医疗安全。

4、交接工作必须认真负责,须核对实物和记录,对工作一般情况、存在问题和注意事项应进行具体交待,否则,发生问题由交班人负责。

5、职工临时因故离开工作岗位,必须将工作委托给能胜任该项工作的人员,否则,发生问题由原担任该项工作者负责。

6、新参加工作的职工,在未熟悉和掌握工作前不能独立工作不能顶岗位,在确能掌握经考核合格后方可。

7、建立HIV筛查实验室专用的精密仪器和重要设备专责岗位制,其他人不得任意使用。

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操作,不可擅自乱改设置。

8、凡是一物多人使用的,除共同负责外,应指定一人为该岗位责任制负责人,负责指导正确操纵,定期安全检查,经常维护保养,保持正常运转,该负责人有权制止任何违章操作和有害设备安全的行为。

9、人员职责分工:每日正班人员负责样品的采集,接收,执行检验任务,做好检验记录,填报检验数据,签发报告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副班人员负责协助正班人员做好实验室的所有日常工作,并负责对检验工作质量的监督,检验报告的复核、发放,结果的解释,实验室室内消毒以及每日医疗废弃物的消毒处理。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检验资料的归档保管(计算机)工作。

三、标本管理制度(一)、样品的采集和处理艾滋病检测最常用的样品是血液,包括血清、血浆和全血。

唾液或尿液有时也可作为测试样品。

常用的血液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如下:1、血清样品采集和处理(1)、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采血管)抽取一定量静脉血,室温下自然放置1 2h,待血液凝固、血块收缩后再用3000r/min离心15min,吸出血清备用。

(2)、如用滤纸片采样,则手指或耳垂局部严格按常规进行消毒,在刺破皮肤后,迅速把滤纸片沾上,切勿让血液滴落在其它物体表面造成污染。

采血后要待血样干燥后再包装送检。

2、抗凝血样品采集和处理(1)、用加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或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静脉血,转移至加有抗凝剂的试管),反复轻摇,分离血浆和血细胞备用。

(2)、应根据实验要求选用适当的抗凝剂,如CD4+/CD8+T淋巴细胞测定可选用K3EDTA或肝素或枸橼酸钠,HIV病毒分离、核酸定性/定量检测可选用K3EDTA或枸橼酸钠。

(3)、用于核酸定性检测时,采集的抗凝全血应在4,8h内分离PBMC和血浆,否则应在24,48h内分离血浆和血细胞。

3、采集样品注意事项(1)、采集样品原则上应按临床采血技术规范操作。

(2)、采集样品时应注意安全,建议采用真空采血管及蝶形针具,以避免直接接触血液;直接接触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应戴双层手套。

(3)、所有的血液、血清、未固定的组织和组织液样品,均应视为有潜在传染性,都应以安全的方式进行操作。

4)、应象操作未知传染风险样品一样,小心存放、拿取和使用所有可能有传染性的质量控(制和参考物质。

用后的包裹应进行消毒。

(5)、采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采血用一次性注射器,谨慎操作,防止发生刺伤皮肤和造成外界污染。

6)、离心机要使用密闭的罐和密封头,以防液体溢出或在超/高速离心时形成气溶胶。

((二)样品的保存1、用于抗体检测的血清或血浆样品,应存放于-20?以下,短期(1周)内进行检测的样品可存放于2-8?。

2、用于抗原和核酸检测的血浆和血细胞样品应冻存于-20?以下,进行病毒RNA 检测的样品如需保存3个月以上应置于-80?。

3、用于CD4+/CD8+T淋巴细胞测定的样品不能长期保存,样品采集时间超过48h则不可检测。

(三)样品的运送1、实验室间传递的样品应为血清或血浆,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运送全血。

2、应采用WHO提出的三级包装系统:第一层容器:装样品,要求防渗漏。

样品应置于带盖的试管内,试管上应有明显的标记,标明样品的编号或受检者姓名、种类和采集时间。

在试管的周围应垫有缓冲吸水材料,以免碰碎。

随样品应附有送检单,送检单应与样品分开放置。

第二层容器:要求耐受性好、防渗漏、容纳并保护第一层容器,可以装若干个第一层容器。

将试管装入专用带盖的容器内,容器的材料要易于消毒处理。

第三层容器:放在一个运输用外层包装内,应易于消毒。

在第三层容器外面要贴标签(数量,收、发件人)。

3、血清和血浆样品应在2,8?条件下由专人运送。

用于CD4+/CD8+T淋巴细胞测定的样品应在室温下18,23?运送。

每一包装的体积以不超过50ml为宜。

4、运送感染性材料必须有记录。

5、如分离血浆仍有困难,可直接将抗凝血-20?以下冻存,采用冰壶冷藏运输,避免冻融。

6、特殊情况下如需对个别样品进行复测,可以用特快专递形式投寄,但必须按三级包装系统将盛样品的试管包扎好,避免使用玻璃容器,以保证不会破碎和溢漏。

(四)样品的接收1、含有感染性样品的包裹必须在具有处理感染源设备的实验室内由经过培训的、穿戴防护衣的工作人员打开,用后的包裹应进行消毒。

2、核对样品与送检单,认真核对标本上病人姓名、年龄、性别、病区、床号、住院号是否与申请单符合。

检查样品管有无破损和溢漏,如发现溢漏应立即将尚存留的样品移出,对样品管和盛器消毒,同时报告有关领导和专家。

3、检查样品的状况,观察标本的量、标本类型、是否抗凝或有小凝块样品,记录有无严重溶血、微生物污染、血脂过多以及黄疸等情况,判断标本是否符合检验要求。

如果污染过重或者认为样品不能被接受,则应将样品安全废弃。

并要将样品情况立即通知送样人。

4、打开标本容器时要小心,以防内容物泼溅。

样品处理时若内容物有可能溅出,则应在生物安全柜中戴手套进行。

同时应戴口罩、防护眼镜,以防皮肤或粘膜污染。

5、因特殊临床治疗导致自发荧光的样品不可用于荧光方法测试。

6、接收样品时应规范填写样品接收单。

7、不符要求的标本,必须及时填写退回理由单,及时通知送样人,说明情况,重新留取。

不符要求的标本与可疑含有感染性样品用后的包裹同检验后的标本一样进行消毒或无害化处理后废弃。

(五)标本检测1、离心机要使用密闭的罐和密封头,以防液体溢出或在超/高速离心时形成气溶胶。

复核标本接收过程中的每一步骤,在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规程。

2、在标本足够的情况下,不能浪费、随意丢弃或损坏标本。

应象操作未知传染风险样品一样,小心存放、拿取和使用所有可能有传染性的质量控制和参考物质。

用后的包裹应进行消毒(六)、标本处理检验标本先用含2-3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再用高压锅高压消毒。

然后用双层专用黄色医用垃圾袋专人收集所有废弃医用垃圾。

送专门存放医用垃圾处统一焚化处理。

并做好登记。

四、试剂管理制度(一)、采购与审批科主任根据需要定期拟定采购计划,交由院领导审批,批核后由科主任与供应商联系进货。

(二)、验收与登记仓管负责人根据供应商提供的试剂及清单对数量、品种、品牌、包装等进行验收,并将入库数据登记。

(三)、贮存冷藏试剂统一存放在HIV实验室专用的冰箱内,冷箱保管及温度控制由仓管负责人负责。

HIV试剂一般应2,8?避光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

(四)、出库管理各室提出试剂申领,仓管人填写出库单据,认领人签名后出库。

(五)、其它1、试剂的保存应严格按照要求存放,以保证有效期内能有效地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2、仓管人应对试剂库存定期检查,不使用过期变质的试剂。

3、易燃,易爆试剂应分开存放远离火源和电源。

4、剧毒试剂必须由科主任和负责科室保卫的同志负责保存,放保险箱内,使用时应有两人在场,并做好登记。

五、环境消毒隔离制度1、实验室应分为清洁区和操作区,清洁区要注意保护不受污染。

操作有气溶胶可能的标本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及其它防护设置,如紫外线灯,排气扇等操作区的工作台及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一次,有污染时随时消毒,每周大扫除一次。

2、采血室每日操作前用清水擦拭操作台一次,采血结束用消毒液擦拭操作台、桌子和地面一次,紫外线每日照射消毒二次,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次,紫外线强度定期测定。

3、各种检验标本的收集,送检必须用相应指定的容器留取,不得外溢污染。

、静脉及末稍采血,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静脉抽血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巾一带一消4毒,所用止血带及纸垫每日消毒,末稍采血一人一片一管,杜绝交叉污染。

5、一次性医用器具包括采血针,注射器、尿杯、血红蛋白微量吸血吸管,应严格做好领发登记,注射器先浸泡消毒后由供应室一对一调换,统一处理,其余一次性器具浸泡消毒后装入污物袋送焚烧炉焚烧。

6、检验人员在进行静脉抽血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操作前必须洗手必须戴好帽子与口罩,操作台和手被污染时应用肥皂和流水认真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双手,酒精、碘酒瓶每周更换消毒两次。

7、溢出试管外的血液,应立即用碘酒棉签擦拭干净,注意防止玻璃碎片刺伤手,并注意试管有无破裂。

8、当针头和碎玻璃刺伤手时,用流水冲洗,挤出血水,应立即用碘酒消毒局部。

9、实验室操作时应戴上手套。

吸取标本,离心振荡等应严格按操作规程,防止自身和实验室受污染。

10、已检查标本与容器分别浸泡于次氯酸钠(2000mg/L)中两小时后,标本倾弃,一次性容器送焚烧,重复使用的经清洗消毒和灭菌后再使用,均要有记录。

有毒化学试剂和放射性试剂使用后要经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11、非科室工作人员不准进入实验室,外来人员参观需经科主任同意方可进入。

九、消防安全制度1、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科室负责制。

2、主管领导和保卫科对全体职工经常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掌握消防知识和消防器材的使用。

3、严格执行《安全防火管理制度》各种火种与易燃易爆物品,必须严格分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实验室实施单向流向制度,通道不得乱堆放易燃爆物品和杂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