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周测试题
出题人:杨博玲2013-9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A.西经30度,北纬30度 B.西经10度,北纬10度
C.东经170度,南纬30度 D.东经175度,北纬10度
2、绘制某所中学的平面地图,其图幅大小与所选用的比例尺是相对应的,规律是()
A.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小 B.图幅越小,比例尺越大
C.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大。
D、图幅大小与比例尺无关
3、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A. 赤道上
B. 北极点上
C. 南极点上
D. 本初子午线上
4、在1:500000的地图上,实地距离为20千米的两城市在图上的距离是()
A. 5厘米
B. 4厘米
C. 3厘米
D. 2厘米
5、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
A、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形越平坦
B、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地形起伏越大
C、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差(即等高距)相等
D、闭合等高线的中心肯定是盆地
6、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
A.正南 B.正北C.正东 D.正西
7、下列地点中, 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 现象的是( )
8、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
A.0°纬线上 B.0°经线上 C.北纬80° D.南极点
读某值线图,图中数值a<b<c。
据此回答9-12题。
9、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温线分布图,则影响其弯曲的主要原
因可能是
A.纬度位置 B.沿岸暖流 C.地形因素 D.夏季风影
响
10、若该图为等高线图,且等高距为l00米,则①坡的朝向
为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11、若该图为等高线图,且该地区为我国东南某地区,则
A.①处坡度小于②处 B.①处山坡降水较多
C.②处为山脊 D.③处山坡比①处山坡马尾松长得好
12、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图,则:
A.①处吹偏南风 B.②处易出现锋面 C.③处降水较多 D.该地区天气晴朗
13、在北半球范围内,某人从某地出发,依次向北.东.南.西各行100千米,则最后回到
()
A、原出发地以北
B、原出发地以东
C、原出发地以西
D、出发地
14、与平面图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
15、从甲地(80ºE,70ºN)到乙地(150ºE,70ºN),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16、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缓的是()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
读图完成17~18题。
17、对图中各地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
A、①为山脊
B、②为鞍部
C、③为陡崖
D、④为山谷
18、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
A、40m
B、45m
C、55m
D、
65m
19、两人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40o E和
20o W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
()
A.他们不会相遇
B.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
C.他们之间距离始终保持一致
D.他们可在南极再相会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据此回答20—23题。
20、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B、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C、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D、地震、火山多
21、关于日本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贫乏,森林资源丰富
B、地热资源极少
C、矿产资源贫乏,森林资源也很少
D、石油资源可满足国内需要
22、关于工业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日本海沿岸
B、神户工业区位于四国岛上
C、北海道被称为“硅岛”
D、筑波是著名的科技城
23、关于农业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
B、人均耕地多
C、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与秘鲁寒流的交汇处
D、是世界著名的稻米出口国
24、亚洲没有季风气候的半岛是()
A、中南半岛
B、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朝鲜半岛
25、东亚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 B.海岸线曲折
C.跨寒、温、热三带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第Ⅱ卷(共50分)
二、综合分析题:共50分
2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__________m,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 2.3cm,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___km。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
(4)小河流向____________方。
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比较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⑴国家名称:a是______;b是_____;d是_______。
⑵海域与岛屿名称①是_______海,②是______海,
③是______其附近海域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是由
_______暖流和_________寒流交汇形成的。
⑶④是______山,是著名的活火山;⑤是______平
原,为日本最大的平原。
⑷著名的工业城市:A是________;B是_______;C
是____ __;D是__ ____。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工业
主要集中在__ __沿岸和___ _____沿岸,理由
是。
而新兴
微电子工业多分布在____ __南部和__ __ __东
北部。
28、如图所示,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舰队偷袭
美国珍珠港舰队航行路线。
(图中B表示夏威夷群岛)
日本海军选择了M代表的路线,而没有选择N
路线,那M路线的有利条件是:(17分)
(1)这条路线的航程(2分)__________,理由
是(2分)。
(2)冬季该路线上空天气特色是(2分),
优势是(2分)。
(3)这条航线对舰队的航速(2分),
理由是(2分)。
(4)在航海上,人们多选择信风带,而很少选择西风带,其主要考虑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位于太平
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迭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
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
该机构负责
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
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
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3分)
(2)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4分)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3分)
高二地理周测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B
2、C
3、B
4、B
5、C
6、D
7、C
8、D
9、C 10、D 11、B 12、B 13、
B 14、
C 15、C 16、A 17、A 18、C 19、B 20、C 21、A 22、
D 23、A 24、C 25、D
二、综合题
26、(1)②陡崖③山谷④山脊⑥鞍部(2)11;4.6(3)1:100000(2分)(4)东(2分);选择AC路线较合理;因为A处比C处高,引水顺势下流,而B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为困难(3分)
27、(每空1分)(1)俄罗斯中国韩国
(2)日本濑户内海北海道日本千岛
(3)富士关东
(4)横滨名古屋大阪北九州太平洋濑户内海日本国内资源短缺,原料的运入和工业制成品的运出都需要廉价的海运(言之有理即可给2分)九州岛本州
28、(1)较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劣弧
(2)大雾天气舰队隐蔽性强
(3)加快顺风顺水
(4)信风风向与天气均较稳定,比较安全,而西风带的天气不稳定,常多风暴天气。
附加题:(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水;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比较明显。
(2)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