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农村D级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2017年农村D级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2017年农村D级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17年,按拆除重建的方式全面完成农村D级危房改造,年底前竣工率达到100%。

二、实施范围
居住在D级危房中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以下简称“建档立卡贫困户”);未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范围的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优抚对象及原国民党抗战老兵家庭(以下简称“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居住在D级危房中的其他农户(以下简称“其他农户”)。

危房改造执行建设部《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试行)》,改造后住房必须建筑面积适当、主要部件合格、房屋结构安全、基本功能齐全。

残疾人建房规划应尽可能进行无障碍设计。

三、资金筹措及补助标准
(一)财政资金补助标准。

1.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补助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每户补助0.85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每户补助1.15万元;非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补助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每户补助0.75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每户补助1.25万元。

2.贫困县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补助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每户补助0.85万元,省级财政每户补助0.7万元,市县财政每户补助0.45
万元;非贫困县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补助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每户补助0.75万元,省级财政每户补助0.7万元,市县财政每户补助0.55万元。

3.其他农户每户补助1.5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每户补助1万元,市县财政每户补助0.5万元。

居住危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农户,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按照危房改造政策进行改造。

危窑类型按照窑洞病害程度划分的Ⅰ类危窑(已严重影响安全,无利用价值),采取易址建设新房的方式进行改造,执行D级危房改造补助标准及贷款政策。

(二)贴息贷款标准。

1.建档立卡贫困户。

贷款额度5万元以内,期限20年(宽限期3年),利率为基准利率下浮20%,省级财政贴息5年。

期满后,根据农户贫困情况,经审批可酌情适当延期。

2.非建档立卡贫困户。

贷款额度5万元以内,期限20年(宽限期3年),利率为基准利率下浮20%,省级财政贴息5年。

对一二类低保户,期满后,根据农户贫困情况,经审批可酌情适当延期。

3.其他农户。

贷款额度5万元以内,期限20年(宽限期3年),利率执行基准利率,待争取到优惠政策后适当下浮。

四、责任单位
牵头单位:省建设厅。

协作单位: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省民政厅、省残联。

实施单位:市州、县市区及乡镇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明确分工。

省建设厅负责农村危房改造的组织和协调;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建设工程质量巡查制度,组建巡查队伍,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指导;工程竣工后,市州及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对工程进行验收。

省财政厅负责配套资金落实、资金拨付和监督管理工作,并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农村危房改造专项工作经费。

省扶贫办、省民政厅、省残联负责贫困农户筛选确认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落实相关扶持政策,简化程序,减免相关收费。

各地要严格按照村镇建设规划和设计图纸以及维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二)靠实责任。

县级政府是组织实施危房改造的责任主体。

要层层建立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分级负责、靠实责任。

乡镇政府要指导农户与建筑工匠签订协议,明确任务、质量、进度及竣工时限,实行乡镇政府领导包片、一般干部包户责任制度,确保建房质量和进度。

(三)严肃纪律。

坚持透明公正,严格制度,严格程序,严格管理,严明纪律。

省建设厅会同省财政厅对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行绩效评价,对优亲厚友、瞒报虚报,贪污、挤占、挪用、截留危房改造资金或建房材料以次充好、施工中偷工减料、建房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存在安全隐患,重视不够、组织不力、未能完成当年改造建设任务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