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实施方案

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实施方案

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实施方案为全面推开全镇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2009年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指导意见》(建村[2009]84号)、《xx县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实施方案》(光政办[2009]113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总体要求,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紧紧依靠群众,通过政府适当补助、政策扶持等措施,努力改善全县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全面推动全镇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

(二)基本原则1、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安排的原则。

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相结合,与推进扶贫开发、改善群众生活相统一,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乡村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布局相衔接,要注意保护现有的建筑风格,突出闽北地方特色,统筹规划,科学选址设计,提高防灾避险水平。

2、坚持政府引导、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

以群众自筹为主,政府适当补助,整合各方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形成整体合力。

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引导他们自力更生建设美好家园。

3、坚持经济实用,保证质量安全的原则。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充分考虑群众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帮助群众建造减灾抗灾能力强、造价适中的房屋,切实改善居住条件。

4、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坚持政策公开、对象公开、补助标准公开和民主评议,接受社会监督。

5、要搞好服务,注重实效。

针对我镇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点多、面广,立地条件差异性大这一实际,实施过程中,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底子,掌握实情。

做到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保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有序进行。

6、要多方筹措,保证资金。

要积极争取上级人力、物力、财力上级给予农村危旧房改造试点工作的大力支持。

同时,对危旧房改造有积极性的村予以优先安排指标。

二、组织领导成立全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

其组成人员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镇建设站,由邓漠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黄英良、王国钟、陈小康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综合协调、规划设计、施工检查、质量监督、资金筹集等工作。

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村内危房改造工作。

三、目标任务(一)从2009年开始利用4年时间完成全镇农村460户、居住在危房中的经济困难群众。

主要对象为农村低保户、散养五保户、地灾户、贫困残疾人以及其他农村困难群众。

危房是指依据《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准则(试点)》,鉴定属于整栋危房(d级)或局部危房(c级)的房屋。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区别农村危房的不同情况,根据我镇的财力、物力,分步骤和任务逐年实施,确保在2012年内全面完成我镇危房改造试点工作任务。

(二)各村任务四年内必须全面完成。

每年完成任务详见附表。

四、建房方式、要求和时限(一)建房方式。

建房原则上按就近就地的方式,统一规划、相对集中改造和建设,有条件的鼓励集中建新村。

建房设计规划经镇政府批准后实施,报县建设局备案。

(二)建房要求1、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好各类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同时,各自然村应搞好道路、饮水、通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改变农村面貌。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应按闽北民居建设的方式,优先考虑集中连片修建的危房改造试点。

3、危房拆除重建,应本着经济适用、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原则,建房面积一般不少于人均20平方米(不含附属设施)。

原则上家庭人口3人以下(含)为70平方米,4人以上为100平方米。

4、农村危房户在集镇购买商品房和购地建房的,相关部门在规费上减免。

(三)完成时限。

分四年完成,每年完成时限分别如下:1、2009年建设任务。

各村必须于2009年9月全面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建设试点工作,2010年3月20日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9年10月15日前):项目申报、审批阶段。

乡镇制定改造规划,确定危房改造对象,报镇危改办审批后实施。

第二阶段(2009年10月16日—2010年2月20日):建设阶段。

完成施工建设任务,并对组织管理、政策措施、质量监督、资金管理、整体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全面总结完善整改,上报县危改办。

第三阶段(2010年2月21日—3月20日):检查验收阶段。

镇危房改造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危房改造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评估,并做好迎接省、市、县危房改造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评估验收准备工作。

2、2010年、2011年、2012年建设任务。

各村必须于该年度的1月30日前全面启动,12月20日全面完成本年度建设任务。

具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每年度1月10日前):项目申报、审批阶段。

村制定改造规划,确定危房改造对象,报镇危改办审批后实施。

第二阶段(该年度1月11日—11月30日)建设阶段。

完成施工任务,并对组织管理、政策措施、质量监督、资金管理、整体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全面总结完善整改,上报镇危改办。

为全面推开全镇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2009年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指导意见》(建村[2009]84号)、《xx县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实施方案》(光政办[2009]113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总体要求,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紧紧依靠群众,通过政府适当补助、政策扶持等措施,努力改善全县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全面推动全镇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

(二)基本原则1、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安排的原则。

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相结合,与推进扶贫开发、改善群众生活相统一,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乡村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布局相衔接,要注意保护现有的建筑风格,突出闽北地方特色,统筹规划,科学选址设计,提高防灾避险水平。

2、坚持政府引导、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

以群众自筹为主,政府适当补助,整合各方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形成整体合力。

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引导他们自力更生建设美好家园。

3、坚持经济实用,保证质量安全的原则。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充分考虑群众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帮助群众建造减灾抗灾能力强、造价适中的房屋,切实改善居住条件。

4、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坚持政策公开、对象公开、补助标准公开和民主评议,接受社会监督。

5、要搞好服务,注重实效。

针对我镇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点多、面广,立地条件差异性大这一实际,实施过程中,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底子,掌握实情。

做到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保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有序进行。

6、要多方筹措,保证资金。

要积极争取上级人力、物力、财力上级给予农村危旧房改造试点工作的大力支持。

同时,对危旧房改造有积极性的村予以优先安排指标。

二、组织领导成立全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

其组成人员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镇建设站,由邓漠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黄英良、王国钟、陈小康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综合协调、规划设计、施工检查、质量监督、资金筹集等工作。

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村内危房改造工作。

三、目标任务(一)从2009年开始利用4年时间完成全镇农村460户、居住在危房中的经济困难群众。

主要对象为农村低保户、散养五保户、地灾户、贫困残疾人以及其他农村困难群众。

危房是指依据《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准则(试点)》,鉴定属于整栋危房(d级)或局部危房(c级)的房屋。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区别农村危房的不同情况,根据我镇的财力、物力,分步骤和任务逐年实施,确保在2012年内全面完成我镇危房改造试点工作任务。

(二)各村任务四年内必须全面完成。

每年完成任务详见附表。

四、建房方式、要求和时限(一)建房方式。

建房原则上按就近就地的方式,统一规划、相对集中改造和建设,有条件的鼓励集中建新村。

建房设计规划经镇政府批准后实施,报县建设局备案。

(二)建房要求1、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好各类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同时,各自然村应搞好道路、饮水、通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改变农村面貌。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应按闽北民居建设的方式,优先考虑集中连片修建的危房改造试点。

3、危房拆除重建,应本着经济适用、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原则,建房面积一般不少于人均20平方米(不含附属设施)。

原则上家庭人口3人以下(含)为70平方米,4人以上为100平方米。

4、农村危房户在集镇购买商品房和购地建房的,相关部门在规费上减免。

(三)完成时限。

分四年完成,每年完成时限分别如下:1、2009年建设任务。

各村必须于2009年9月全面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建设试点工作,2010年3月20日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9年10月15日前):项目申报、审批阶段。

乡镇制定改造规划,确定危房改造对象,报镇危改办审批后实施。

第二阶段(2009年10月16日—2010年2月20日):建设阶段。

完成施工建设任务,并对组织管理、政策措施、质量监督、资金管理、整体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全面总结完善整改,上报县危改办。

第三阶段(2010年2月21日—3月20日):检查验收阶段。

镇危房改造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危房改造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评估,并做好迎接省、市、县危房改造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评估验收准备工作。

2、2010年、2011年、2012年建设任务。

各村必须于该年度的1月30日前全面启动,12月20日全面完成本年度建设任务。

具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每年度1月10日前):项目申报、审批阶段。

村制定改造规划,确定危房改造对象,报镇危改办审批后实施。

第二阶段(该年度1月11日—11月30日)建设阶段。

完成施工任务,并对组织管理、政策措施、质量监督、资金管理、整体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全面总结完善整改,上报镇危改办。

第三阶段(每年12月1日—12月20日):检查验收阶段。

五、补助标准与资金筹集(一)补助标准。

根据中央、省、市及县补助经费确定补助资金,并根据乡镇的危房改造试点任务数、农户经济状况等因素,实行分类补助。

(二)资金筹集。

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资金的筹集,按照农户自筹为主、外部扶助为辅的原则,采取“各级财政补助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