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控
发表时间:2017-12-07T20:21:35.7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余燕金
[导读] 摘要:在进行建筑的建设时,建筑的施工是分厂重要的一步。
建筑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其涉及到的工序是十分复杂的,其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可以顺利完成。
其中,建筑的施工过程是十分重要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是建筑施工的核心,也是建筑施工的重中之重。
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佛山市三水南翔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
摘要:在进行建筑的建设时,建筑的施工是分厂重要的一步。
建筑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其涉及到的工序是十分复杂的,其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可以顺利完成。
其中,建筑的施工过程是十分重要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是建筑施工的核心,也是建筑施工的重中之重。
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监控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图纸的设计、审核、施工时用的材料和机械设备都是质量监控人员要把好关的至观重要的问题,如果有一步发生错误,就会个给整个工程带来严重的损失。
所以,作为建筑施工质量的监控人员一定要在施工的过程做好施工质量的监控工作,无论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都要认真的解决,避免因为一些施工质量上的问题给工程的整体带来损失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监控的现实分析
目前对于我国而言,建筑工程施工方面的主要特点就是施工时间较短,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涉及的范围广,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包含很多的项目而且很杂,对于这样的施工特点给工程的质量监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然而,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是企业能否收获利益的最重要的保证,同时也是给广大用户住房安全的一个保障,对于建筑施工来说,加强质量监控对于施工企业业务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以上的这些问题都会给建筑的施工和管理的工程技术带来一定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出,建设工程的质量与企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想要使企业发展的更好就要提高工程的质量。
由以往的施工情况可以看出,想要使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就一定要加强对工程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是有很多的,其主要分为五个方面,他们分别是人工、建筑材料的选择、机械的运用、施工的方法和施工的环境。
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其施工的主要人员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建设、施工、设计等不同的机构单位;对于建筑施工中所用的材料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时候由于工地条件的问题会使用一些不合格的非法材料和设备;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机械的性能、使用者对机械使用的熟练度;施工过程中管理者对于建筑施工的管理思路等都对建筑的施工有重要的影响。
建筑施工项目与其他的行业相比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的。
比如,建筑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不仅会涉及到很多的地域,而且施工过程也是非常的复杂;并且,用于施工的的机械要具有一定的专用性;在材料的选择上也要选择行业专用的材料。
二、加强施工质量监控的重点分析
对于施工质量的监控来说,其在建筑施工的监测过程中监测的范围是很广大的,从施工的准备工作中图纸的会制到竣工时的验收都是需要质量监控人员严格把关的。
第一,对图纸的会审进行监控;对于建筑施工来说,图纸的会审是十分重要的。
所有的建筑都是根据图纸进行施工的,所以,在进行图纸的会审时一定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否则会导致建筑无法进行正常的施工或是出现质量的问题。
不仅如此,在进行图纸的审核时还要考虑到图纸的设计对于施工方和投资方是否有利。
现在有些工程的设计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在进行施工时由于受到工期和投资控制的影响导致工程不能正常的完工。
所以,在进行图纸的审核时要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使图纸既能够达到施工的标准又能够满足施工方和投资方的利益,使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
第二,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监控;对于工程来说,原材料的选择是建筑形成的重要的因素,原材料的质量是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所以在进行原材料的采集时一定要做好对它的监控,其中包括对材料的采购、材料质量的检测、运输过程中是否损坏的检查和使用等不同的环节,在进行检查的时候不仅仅要对实物进行检查,还要对材料的质保书进行检查,除此之外对于材料的型号和规格也要进行检查,主要是查看材料是否符合建筑施工的设计要求,对于施工中最主要钢筋、水泥、防水材料也要按照规定进行第二次的复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水泥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和质量保障,所以对于钢筋、水泥的检查一定要仔细,绝对不能出现一点问题。
不仅如此,在材料的运输、放置和安装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容易破损、潮湿和变形的材料一定要加强对他们的监控,防止出现上述问题给工程的质量和工期带来影响。
第三,加强关键部位和薄弱部位的质量监控并要按照规程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材料和设计图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是否按照规程进行施工就是监控人员要抓住的重点了。
在对建筑施工的监控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工程的规程进行施工,对于工序要严格的进行把控。
在监控的过程中要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把事故的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在施工过程中,一个完善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施工的主要依据,是施工质量的保障,所以在进行质量监控时要对建筑施工进行全面的监控,并且要做好产品的保护工作。
对于建筑施工中的关键部位主要是指框架结构中房梁、柱和预制楼板的安装,还有在进行装饰工程时对于大面积的磨石地坪,墙体的大面积贴砖等。
所谓的施工薄弱环节则是指,对于建筑中使用的新工艺和新技术时施工人员没有足够的经验的情况,对于这样的情况要加大对其质量的监控,除此之外,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也要进行重点的监控,当发现问题时一定要及时的解决。
第四,加大建筑施工现场的巡查力度和加强对承包商材料的质量管理;在进行施工的时候,监控人员要掌握施工的第一手资料,对于在施工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从根源上避免竣工的建筑遭到返工的情况。
例如,在进行对气体工程进行检查时,要采用拉结筋的方法进行检查,不能采用开洞检查。
在墙体的检查过程中,使用开洞检查不但非常的不便,而且查出了问题也不容易补救,但如果是在进行现场巡查时找到问题就可以及时的进行解决,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而且也可以得到承包商的信任,与其更好的合作,从而使之前提到建筑施工中质量控制中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第五,加大建筑施工完成后的质量监控。
其主要工作包括;对建筑施工效果的评价和对建筑质量的排查工作的施行,其目的是要尽可
能的减少建筑施工中质量的隐患。
并且在进行排查的时候要实行多级检查和交叉检查的制度。
多级检查制度是指操作班组的自行检查、质检员根据规定对其做相应的检查、和下一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查、最后是监理工程师对建筑的验收检查。
交叉检查制度则是在建筑施工结束后各个班组进行相互的检查和各监理人员对工序的检查,实施这样的检查制度能够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
有实践可以证明,在两个制度的实施和推行过程中,基本已经实现了对施工建筑的全面检查,并使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得到了有力的解决。
结束语:
大部分的建筑企业对于质量的监控主要放在了施工过程中,对于设计图的绘制和审核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对于建筑的施工来说,其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想要把工程的整体质量控制好,就一定要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开始一直到施工结束都一定要做好质量的监控,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吕韬.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0):00129-00129.
[2]王泽琦,索玲燕.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4).
[3]付普超.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9):00088-00088.
[4]吕斗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
[5]陈红卫.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思考[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5(3):00129-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