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ppt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ppt




一战前后,俄国一批青年艺术家把抽象几 何形体组成的空间当作绘画和雕刻的内容。 他们的作品,很象是工程结构物,因此称 为“构成派”。

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色彩的构图效果。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现代建筑
2、 20世纪二三年代的主要四位建筑师
(欧洲) 贝伦斯事 务所
① ② ③
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学派(Bauhaus) 密斯·凡·德·罗与现代建筑 勒· 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思想
代表人是路易•沙利文,曾在詹尼事务所工作。提出
芝加哥学派

沙利文的芝加哥百货公 司大厦。立面采用了 “芝加哥窗“形式的网 格式处理。
沙利文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

19世纪50年代,英国出现的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 思想在建筑与日用品设计上的反映。反对与憎恨 工业,鼓吹逃离工业城市,怀念中世纪安静的乡 村生活与向往自然的浪漫主义情绪。以罗斯金和 莫理丝为表代。 工艺上,赞扬手工艺制品的艺术效果、制作者与 成品的情感交流、自然材料的美。 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 建筑形式。
——
英 国 议 会 大 厦 大 本 钟
德 国 新 天 鹅 堡
图1 美国国会大厦—罗马复兴
图2 法国巴黎万神庙 —罗马复兴
德国柏林宫廷剧院—希腊复兴
英 国 不 列 颠 博 物 馆 希 腊 复 兴
——
巴黎圣心教堂 ——(拜占廷和罗马风混合)
巴黎歌剧院 ——(巴洛克与洛可可混合)

设计人为J.F.查尔格林(1739-1811)。 凯旋门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四面有券门。中央券门高36.6米, 宽14.6米。 在凯旋门两面 门墩的墙面上, 有4组以战争 为题材的大型 浮雕:“马赛 区”、“1810年 的胜利”、“和 平”和“抵抗”; 其中有些人物 高达五六米。
穆特休斯于1907—1908年设计的 弗罗伊登贝格住宅

1917年,荷兰的青年艺术家组成,他们认为最好 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又被称 为是“新造型派”或“要素派”。

风格派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 合和构图。
蒙特里安,用最简单的几何形和最纯粹的色彩组 成的构图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的绘画。用点 线面,垂直水平线条及红黄蓝色块组成绘画。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近代 阶段。而到了十八世纪末首先在爆发了英国工业革命,而后, 美、法、德等国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并于十九世纪末达 到高潮。西方国家由此步入工业化社会。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与建筑都发生了种种矛盾与变化: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建筑材料 和结构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冲击之间的矛盾;建筑师所受的传 统学院派教育与全新的建筑类型和建筑需求之间的矛盾…… 以及城市人口的恶性膨胀和大工业城市的飞速发展等。 这是一个孕育建筑新风格的时期,也是一个新旧因素并存的 时期。
(美国) 沙利文事 务所

赖特和他的有机建筑理论
① 格罗皮乌斯(1883~1969)

生平简介: 1883年生于柏林; 1907~1910年贝伦斯事务所工作; 1911年与迈尔合作设计法古斯工厂(见图1); 1919年出任包豪斯(Bauhaus)校长,1928年离开; 1925年设计包豪斯校舍(见图2); 1937年到美国哈佛大学任教; 1945年成立协和建筑事务所(TAC); 1949年设计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见图3)。
b.
c.
图3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① 格罗皮乌斯(1887~1969)

主要理论: 提出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建筑没有终极,只 有不断的变革”,“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 进步而改变”,反对复古主义。 建筑走工业化道路 预制装配式住宅 评价: 现代建筑发起人和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建筑教育 家。
塔 塞 勒 公 馆
塔 塞 勒 公 馆 内 部 塔塞勒公馆室内设计

维也纳分离派:由奥地利奥别列去等艺术家组成,意 思是要与传统的和正统的艺术分手。主张建造造型简 洁,常是大片的光墙和简单的立方体,只有局部集中 装饰。
建筑设计代表设计师: 奥托· 瓦格纳(Otto Koloman Wagner)


图1 门德尔松的爱因斯坦天文台
德国建筑师门德尔松设 计的爱因斯坦天文台。 抓住相对论是科学上的 伟大突破,理论深奥, 新奇神秘,把这种印象 作为建筑表现的主题。 用混凝土和砖塑造了一 座混混沌沌的多少有些 流线型的体形,上面开 出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窗 洞象征运动感,墙面上 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突 起。建筑造型奇特,表 现出神秘莫测的气氛。
2.
古典复兴

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建筑形 式,有罗马复兴(美、法)与希腊复兴(德、英) 。
3.
折衷主义

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盛行。为了弥补古典复兴和 浪漫主义的局限性,主张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自 由组合各种样式,没有固定的风格。又称集仿主义。
英 国 国 会 大 厦 哥 特 复 兴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简介:
19世纪70年代兴起,从事高层商业建筑的建筑师和
建筑工程师的群体。是美国现代建筑的奠基者。
创始人是工程师詹尼。工程技术上创造了高层金属
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设计上肯定功能与形式之间 的密切关系。建筑造型上趋向简洁、明快与适用的 独特风格。 了“形式随从功能(Form follow function) ”的口 号;高层办公建筑的五个原则。

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爱菲尔铁塔、 机械馆,创造了当时世界最高(328m) 和最大跨度(115m)的新纪录。 由工程师埃菲尔设计建造,采用高架铁结构, 使用了新的设备水力升降机。新结构和新设 备体现了资本主义初期工业生产的强大威力。


今天,艾菲尔铁塔不仅是一座吸引游人观光 的纪念碑,而且是巴黎这座美丽而具有悠久 历史的城市的象征。
两个建筑师:1. 英国建筑师麦金托希
2. 西班牙建筑师高蒂
芝加哥学派

背景:
19世纪后期,美国芝加哥急速发展起来。经济的
兴旺发达、人口的快速膨胀刺激了城市与建筑业 的发展。
1871年10月发生在芝加哥市中心的一场大火灾毁
掉全市1/3建筑,使城市重建问题特别突出。为 了在有限的市中心区域建造尽可能多的面积,高 层建筑开始在芝加哥涌现。

法古斯工厂特 点:
a.
b. c.
图1 法古斯工厂
d.
e.
非对称的构 图; 简洁整齐的 墙面; 没有挑檐的 平屋顶; 大面积的玻 璃; 取消柱子的 转角处理。

包豪斯校舍的特点:
a.
图2 包豪斯校舍
把建筑物的实用功 能作为建筑设计的 出发点; 采取灵活不规则的 构图手法。 按照现代建筑建筑 材料和结构的特点 ,运用建筑本身的 要素取得建筑艺术 效果。

蒙特里安的红、黄、蓝

里特维德的荷兰 乌德勒支住宅, 由简单的立方体, 光光的板片,横 竖线条和大片玻 璃错落穿插成的 建筑。
里特维德的荷兰乌德勒支住宅

二十世纪初在德国、奥地利首先出现表现主义 的绘画音乐和戏剧。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的人 物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这一派建筑师常常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体形 来表现某些思想情绪,象征某种时代精神。
约瑟夫· 霍夫曼(JosefHoffmann)
奥地利新艺术 的倡导者
史 泰 因 霍 夫 教 堂
—— 奥 托 瓦 格 纳 ·
斯 托 克 莱 宫
——
约 瑟 夫 霍 夫 曼
·
麦金托希不仅是“格拉斯哥四人组”的领 袖人物,而且其设计集中地体现了“直线 风格”。


他最成功的建筑设计 是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的一 些建筑。 设计上采用简单的立体几 何形式,内部稍加装饰, 非常富有立体主义精神。 室内大量采用木料结构, 简单的几何形式,内外协 调,形成一种统一的风格。
西方近现代建筑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的阶段划分

近现代史的划分:

近代史: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俄国十 月革命 现代史:1917年——至今

近现代代建筑史的发展阶段: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复古思潮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新建筑运动 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两战间现代建筑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二战后现代建筑思潮


新艺术运动在德国称为德国青年风格派。

西班牙高迪设计的巴塞罗那米拉公寓
从植物形象中提取造 型素材,即植物形花 纹。采用曲线装饰, 用自由连续弯绕的曲 线和曲面,形成特有 的富于动感的造型风 格。

米拉公寓,高迪以浪 漫主义幻想使塑性艺 术形式渗透到三度的 建筑空间中,独创具 有隐喻性的塑性造型。

1851年,英国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世界博览会。由 英国园艺师J· 帕克斯顿采用了装配花房的办法完成 这个玻璃铁构架的外壳,大部分为铁结构,外墙和 屋面均为玻璃,整个建筑通体透明,宽敞明亮,故 被誉为“水晶宫” 。馆舍面积770000平方英尺。 水晶宫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它的建造充分 利用了工业革命所提供的新材料和新技术。这一建 筑所探索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手段,如预制装配、模 数制和工厂化生产至今仍不失其生命力。


新建筑运动的探索

时代背景:18-19世纪的欧洲社会 主要理论与流派:浪漫主义、古典复兴、折衷主义 主要代表建筑作品:雄狮凯旋门、巴黎世界博览会 机械馆、埃菲尔铁塔、水晶宫
1.
浪漫主义

最早出现在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提倡用中世纪艺术的自 然形式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用机器制造的工艺品。有先 浪漫主义和后浪漫主义(哥特复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