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交际教学法原则下创设教学情境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0802 邵婷婷 14080702973
摘要:作为一门语言教育,英语教学需要根据应用语言的需要展开,英语教学中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才能让学习者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理解并学会应用所学语言。
在交际教学法原则是指导下,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需要达到交际目的的需要。
因此,英语教学情境的设置应该紧扣交际教学法的特点和原则,使得教学真实并且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教学情境设置、英语教学
引言
在当今英语学习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的情况下,英语的教学发展与改革也日益加深。
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英语课堂应该更加体现以学生应用英语语言为主体和目标的要求,最终能够熟练、流利地在社会活动中使用英语作为交际的工具进行交流。
在英语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知语言运用的场合,以及更加规范学生应用英语的准确性,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合适的情境是很有必要的。
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又必须以“交际”为目的,所以,交际教学法就成为了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如何正确理解并应用“交际教学法”原则,需要英语教学者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一、交际教学法的含义、原则和特点
1、含义
交际教学法,又称交际法的语言教学,最初被称为功能法( Functional Approach) , 意念法( National Approach ) , 功能意念法( Functional Notional Approach) ,产生于20 世纪 70 年代初, 是一种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着重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各种手段真实地反映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全过程,使学生在现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会或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1]
交际教学法是继“听说教学法”以来出现的一个影响很大的教学法体系, 这种教学法是相对传统的语言教学方式而言的。
传统的教学法强调的是死记硬背,学生所学的单词、句型、语法都是和语言环境、交际本身脱离的。
所以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东西进行交往。
而交际教学法则改变了传统的从形式到内容, 着眼于形式,着眼于练习的教学模式, 实现了从内容到形式, 着眼于交际,着眼于运用的教学。
既强调了交际能力的培养,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因此,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2]
2、原则
交际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强调外语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而对于英语教学,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学习者通过学习,最终能够运用英语作为语言工具进行交际,以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
3、特点
交际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将基本语言结构放在有意义的情景活动中去练习, 既注重语言结构又注重语言交际的目的。
课堂活动是在特定的语言使用情景中口头练习语言结构, 不必翻译语言结构的意义而通过视觉手段( 如实物、图画、动作、模拟表演等) 表现出来。
对交际教学法, 可以进一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
一方面,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使用语言的环境, 设计使用语言的活动。
学生在掌握结构的基础上练习使用语言, 这就是“学习运用英语”( learning to use English)。
实际上, 这种看法把掌握交际能力的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 交际练习阶段和实际交际阶段。
对交际教学法的另一种理解是: 提倡通
过交际学会交际, 即“运用英语学英语”( using English to learn it)。
因此, 它省略了交际练习阶段而直接进入交际。
这是“完全的交际教学”( fully communicative teaching)。
我们只有正确理解认识交际教学法, 才能如鱼得水, 使交际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得以成功的运用。
[3]
二、教学实践中情境的设置举例分析
教学案例一
在七年级Unit 12“Don’t Eat in Class”这个单元中,有个环节是让学生认识公众标识。
我以简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人随手向身后丢了一样东西,同学们马上用中文说“请勿乱扔垃圾”,于是我告诉他们,扔垃圾这个动作英文叫“litter”,这个标识用英文表示就是“No littering!”接着我告诉同学们,西方人喜欢养狗,并喜欢遛狗,但他们却有个好习惯,无论走到哪儿,都会带一个塑料袋用来清扫小狗的粪便。
小动物的垃圾他们都会认真处理,所以他们自己是绝对不会乱扔垃圾的。
我又提到了校园的卫生状况,零食袋“随处乱躺”,垃圾桶却“无人问津”。
我的目光转向那几个曾经被我亲眼看到乱扔垃圾的同学,他们也不好意思了。
教学案例二
在七年级下册Unit8一单元中,学了“Can you help me?”这一句型,但英语国家的人却很少用这种句型,而常用“Could you give me a hand?”或者“Could you do me a favor?”学生刚接触这两个句型有点难度,因为有两个生词,give 和 favor。
于是那天,我故意将每天必带的录音机遗忘在了办公室。
当我补充完这两个句型,就对前排的一名学生说:“Could you give me a hand?”那学生直点头,但不知说什么好,我马上对他说:“Sure”,他也跟着我说Sure,然后我用英语加手势让他去办公室帮我把录音机拿过来。
第二天,我又将水杯留在办公室,到了教室,故意做出惊讶的表情让学生知道我的水杯忘带了,我又对一名学生说:“Could you do me a favor?”她迅速地作出反应“Sure”, 顺利地通过了我的测试。
以上两个案例都在有力地说明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对于学生学习一门语言的重要性是很大的。
其中,案例一发生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一幅画创设了一个“乱扔垃圾”的情境,对于这个情境,学生是非常熟悉的,而且通过已有的道德、品德教育,学生知道,乱扔垃圾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因此很快就会反映出中文“请勿乱扔垃圾”。
在这个时候教师顺承学生的回答,很自然地引出这句话的英文表达,学生完全真实地理解到英文表达后,会很流利地在自己的生活交际中进行应用。
而且教师不仅仅教授单一地英文表达,而且联系到身边的校园卫生环境和学生自身的“乱丢垃圾”的行为,进行相关的教育,这样使得学生对于短语的英文表达的印象更加深刻。
通过这样简单的情境设置,学生的掌握了知识,并且能够在交际中运用,这就是很成功的交际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二离开课堂,转到课后。
教师把教学的情境的教学“搬”到课后,用真实发生在学生的生活中的对话进行“实际教学”。
这段对话是学生在课本上没有接触到的,教师故意做出一个动作,让学生进行反映,然后通过学生的反映,接着进行相应的讲解。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亲自参与短语的活动并且学习正确的英文表达。
这是真实的交际活动,并且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需要的表达方式,因此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既能够真实地了解这句话的含义,又能知道在怎样的语境下正确运用,此外,学生在后来的生活实践中积极恰当的运用。
这就是在正确、有效的焦急教学原则的实际教学应用。
虽然教学的发生并不一定是在课堂上,但是这却是真实的教学,把交际教学的原则很好的应用。
三、实践中的问题与个人体会
我自己没有在真正的正规中学里上过课,但是在平时的兼职的时候,在周末和假期的辅导班,对于课堂情境的设置有一点点体会。
在课外的英语培训学校或者辅导班,特别是针对小学或者学前的英语初学者,兴趣是最重要的,因此在这种辅导班中,教师会运用很多游戏
或者动作设置让学生尽可能处在一种愉快和被认为是“真实”的环境中,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处于汉语作为母语为背景的学习者来说,确实是有很好的效果的,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上能够集中精力,一直保持快乐的学习状态,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对于知识的掌握很迅速。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交际性“的表层要求,但这种教学的问题在于,这种课堂活动的设置仅仅是以授课教材内容为基础的“生搬硬套”,把教材上已经给出的“图画”移动到课堂中。
当然教材中的内容是最有效的“情景设置”的蓝本,但是这种教学的效果可能仅限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只会记住某些句子,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会用的却是少数。
这就联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并有效地将“交际教学法”这个原则在课堂上运用,让课堂情境的设置符合这个原则,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和“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真正有效地让学生掌握一门语言,最终应用这门语言。
我们最为英语教学者,应该深入理解“交际教学法”,理解它的内涵、原则和特点。
在学习和实际教学中真正把这个教学原则渗入到其中,让教学更有效果,让学生真正学会并应用英语这门语言。
参考文献
[1] 董广钧,交际教学法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上海200062)
[2] 刘轶群,成功运用交际教学法,娄底师专学报,2001年10月第四期【J】株洲铁路第一中学, 湖南
[3] 刘轶群,成功运用交际教学法,娄底师专学报,2001年10月第四期【J】株洲铁路第一中学,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