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试卷(15篇)一、课外阅读。
我的学校里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令人回味无穷。
每当星期一早晨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一开始,就听小主持人热情高昂的话语:“升旗!”紧接着就是鼓号队敲锣打鼓吹小号合奏洪亮的进行曲。
我们庄重地敬着队礼,目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自豪感油然而生。
当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的铃声响起时,学校就热闹非凡了。
站在走廊上俯视,瞧,在那棵枝繁叶茂、已有百年历史的大樟树下,站着一队整齐的队伍,左手挎腰鼓,右手持鼓捶,只见他们右手轻轻一挥,便响起了清脆的声音:“咚咚咚,咚咚咚……”那铿锵有力的鼓点舞动着每一位腰鼓手的澎湃激情。
宽敞明亮的舞蹈房中,舞蹈队的同学们伴随着动听的音乐翩翩起舞,那美丽的舞姿有时像燕子从空中掠过,有时像流水婉转,有时像斜风细雨,让人驻足长留。
1.找出本文的中心句,画上横线。
2.第________段写的是升国旗仪式。
3.短文介绍了星期三的哪两种校园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
你只要再迈出一步(节选)一群小女孩在练习跳水,所有的孩子都已勇敢地从三米跳台跳下水时,只剩下一个小女孩没有跳。
这个小女孩长得很漂亮,但是恐慌..却写在她的脸上。
老师在旁边鼓励..,周围的同学也在鼓励,但是她就是害怕,害怕得泪水已经流了出来。
“还有几分钟就要下课了。
”老师似乎已经对这个小女孩失去了耐心,有些不满地说。
小女孩听了,腿抖得更厉害..了,但是她艰难地退了一小步,又前进了一大步,往池子里看了看。
突然,周围的人看见她闭着眼睛跳了下去,水花溅得很高,但掌声却响了起来。
“安格拉,我们都为你自豪..,你是怎样战胜自己的胆怯的?”旁边一个叫米吉娜的伙伴问她。
这个叫安格拉的12岁小女孩已经抹干了泪水,穿上了衣服。
她用还有点发颤的声音慢慢地说:“我突然想起了爸爸说过的一句话:在困难的时候闭着眼睛也要往前迈一步。
”1.根据句意,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恐慌( ) 鼓励( )厉害( ) 自豪( )2.用简短的话概括短文写了什么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的安格拉后来成为德国现任女总理,你认为跳水这件事对她的人生有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短文。
海中变色龙说起变色龙,谁都知道那是描述蜥蜴。
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海里也有变色龙,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章鱼。
章鱼挺着个圆圆的大肚子,长在头上的8条腕足在水中随波摇曳,翩翩起舞,远远看去,像一朵花在海里翻动,非常美丽。
章鱼其实不是鱼,它属于软体动物。
章鱼和蜥蜴一样,皮肤下布满了各种色素细胞,红橙黄绿,样样齐备。
它可以利用细胞的伸缩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便和周围环境的颜色保持一致。
章鱼遇上敌人,会先施展“变色术”,一会儿变成白色,一会儿变成红色,几种颜色不停地变换,以此来吓唬敌人。
如果这招不行,它才会动用自己肚子里的墨囊,急剧收缩身体,喷出墨汁状的“烟雾弹”,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漆黑,趁进攻的鱼儿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之机,逃之夭夭。
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
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
章鱼非常警觉,即便在洞中或礁石下栖息时,也会留两条腕足在外面轻轻摇动。
一旦有什么情况,章鱼会立刻警觉起来,或躲避得更深,或用腕足牢牢缠住对方,把它缠死或毒死。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赫赫有名—(_______)警惕—(_______)2.章鱼是怎样捕捉猎物的?请你用“”在短文中画出来。
3.读了短文,你了解到章鱼的哪些特点(至少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什么把章鱼称为“海中变色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短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是()。
A.章鱼脾气暴躁 B.章鱼身体的变色机制C.章鱼擒获猎物 D.章鱼施展变色术擒敌四、阅读春蚕蝴蝶,素有“飞动的花”的称号,可见它的美丽;金鱼,素有“水中之花”的美名,也可见它的漂亮。
可是我既不爱那美丽的蝴蝶,也不爱那漂亮的金鱼,却爱朴实无华的春蚕。
春蚕,()没有华丽的衣衫,()没有动人的名字,但它的精神却是高尚的。
它要求的,仅仅是几片桑叶,却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吐出宝贵的丝,一直吐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家邻居养了些蚕。
有一次,我目睹了蚕儿吐丝结茧的景。
它们蜕了四次皮之后,便开始了那不平凡的工作——吐丝。
春蚕用吐出的又细又软的丝,把自己裹了一层又一层,结成椭圆形的茧后,它仍在里面吐呀,吐呀……直到最后。
啊!春蚕,你就是这样结束了你短短的一生!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啊!想到蚕儿不知疲倦地吐丝的景象,我不禁叹道:“春蚕,你为了造福人类,宁愿牺牲自己,这是多么高尚的精神啊!”爸爸深情地说:“是啊,人也应该这样,应该做一个无私奉献、不图回报的人。
”蚕儿死了,但春蚕吐丝的景象仍浮现在我的眼前。
啊,春蚕,你永远活在我心里!1.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但是…… B.如果……就……C.既……也…… D.因为……所以……2.“它要求的,仅仅是几片桑叶,却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吐出宝贵的丝。
”句中“默默无闻”的意思是()A.没有声音 B.没有听见C.不出名;不为人知道 D.没人知道3.“我”不爱美丽的蝴蝶.漂亮的金鱼,却爱朴实无华的春蚕的原因是()A.它默默吐丝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B.蝴蝶、金鱼外表过于华丽,“我”喜欢蚕简单朴素的外表。
C.它没有华丽的衣衫,动人的名字,但是有默默奉献的精神。
D.蚕会吐丝,蝴蝶和金鱼没有这样的功能。
4.“我”说蚕儿吐丝是“不平凡的工作”的原因是()A.蚕儿牺牲自己的生命,将蚕丝留给人类的高贵精神不平凡。
B.蚕儿吐丝的过程很辛苦。
C.蚕儿吐丝的工序很复杂。
D.蚕儿吐丝之前要蜕四次皮,很辛苦。
5.读完短文,你从春蚕身上得到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6.在你的生活中,有像春蚕这样的人吗?举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情谊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
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
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么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
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虽然都没有说话,但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
教室里出奇的静,好象没有人一样。
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
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一块中队委员的标志。
来,我给你戴上。
”“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玲玲……”“玲玲……”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我真想大哭一场。
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
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出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短文的中心思想(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①反映了“我”受灾后悲伤的心情。
②抒发了“我”非常感激同学们的思想感情。
③表达了同学们对“我”的纯洁真挚的友谊。
3.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①时间的变化②地点的转移③总分结构④事物几方面⑤事情发展顺序4.将“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缩成最简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短文最后一段除了标点符号停顿外,还有哪些地方朗读时需要稍加停顿,用“|”标出。
六、课外阅读。
九寨沟的九塞沟的秋天,就像迷人的童话世界。
沿着珍珠木桥慢慢行进,仿佛是踏着一串欢快跳跃的音符,桥下那又浅又急的水流,从蜂窝状的滩上急速跳过,溅起起万朵水花,在阳光折射下鲜艳夺目,好像千万颗珍珠在滚落。
木桥走100多米,就来到珍珠滩瀑布。
那瀑布远看像一幅白色屏障,截断弯弯曲曲的小河。
近看却好似一匹美丽的白色绸缎,它从大约40米高的山石顶上飘落下来,撞在岩石上,便飞花碎玉般地溅开了,随着一阵阵山风,它们又如烟、如雾、如尘地飘散在空中。
那瀑布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在山间久久回荡…五花海的景色更迷人。
它好像一只开屏献彩的孔崔,鲜艳夺目。
宽阔的海底,铺着厚厚的钙化质,上面长满许多藻类,加上横七竖八的枯树技,在阳光的照射下,映出各种各样的颜色。
这儿一团墨绿,那ル一片宝蓝,这儿一点鹅黄,那儿一块翡翠,好像孔崔舒展的翅膀。
秋雨过后,湖水有些微涨,但湖面如镜,可以看见鱼儿无声无息地在彩色的世界中漫游…九寨沟的秋天真美!1.请将文章的题目补充完整。
2.文中大量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用“”画出来。
3.找出文章第三段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描绘了九赛沟的哪几处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短文从珍珠滩瀑布的哪几个方面进行了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找出能概括短文内容的句子,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有个孩子无意中把一颗杏核埋在墙脚下边。
杏树苗居然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向蓝天露出笑脸。
不久,这个孩子发现了这棵孤孤单单的杏树。
“嘻,这是什么树苗?把它的尖儿掐了,看它能长成什么怪样!嘻,嘻!”杏树受了伤害,却没有死,在掐去尖儿的地方长出两枝小杈。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到墙脚下来了!”孩子的父亲觉得奇怪,不由分说,用斧头从根部砍断杏树。
杏树流着眼泪在雪下过了一个严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