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5MW风机齿轮箱设计ppt
1.5MW风机齿轮箱设计ppt
2005
2006
2007
资料来源:全球风能理事会 风电发展展望。2008年3月
10000
5000
0
德国
美国 西班牙 印度
中国
丹麦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葡萄牙
图1.1世界风电前十名国家05-07发展情况比较
经典文献
W Musial, S Butterfield, B Mcniff. Improving wind turbine gearbox reliability:对风机齿轮箱运行过程中的失 效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多种提高风机齿轮箱可靠 性的可行性方法。
ADAM Ragheb, MAGDI Ragheb. WIND TURBINE GEARBOX TECHNOLOGIES:提出并总结了现有的比较 成熟的风力涡轮机技术,对风力发电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 意义。
2.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在商业化大型风力发电产业上起步较晚,技术
上较欧美等风能技术发达的国家存在巨大差距。截至 2010年,我国风电机组1MW以下的机组占总装机容 量的70%,1MW~2MW之间的风电机型却只占36%, 2MW以上机型更少,仅占10%。根据国家发改委规划, 我国未来的风电新增装机将以1.5MW、2MW机型为 主,1MW以下机型所占比重将逐渐降低。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891年,丹麦人首先发明风电机组,到如今已经有 一百二十三年的历史,而作为风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 分,风电齿轮箱的发展尤为迅速。时至今日,国外主 流风电机组已达到兆瓦级,其中丹麦已达到3MW, 美国为1.5MW,而最高为5MW机组已于2006初在德 国投入试运行。
25000 20000 15000
国外兆瓦级风电齿轮箱是随风电机组的开发而 发展起来的,Renk、Flender等风电齿轮箱制造 公司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采用三维造型设计、有 限元分析、动态设计等先进技术,并通过模拟 和试验测试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此外,国外 通过理论分析及试验测试对风电齿轮箱的运行 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风电齿轮箱的设计 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1增速齿轮箱方案设计 对于兆瓦级风电齿轮箱,传动比多在50-80左右, 一般有两种传动形式:一级行星+两级平行轴圆柱 齿轮传动,两级行星+一级平行轴圆柱齿轮传动。 相对于平行轴圆柱齿轮传动,行星传动的以下优点: 传动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制造方 便,传递功率范围大,使功率分流;合理使用了内 啮合;共轴线式的传动装置,使轴向尺寸大大缩小 而;运动平稳、抗冲击和振动能力较强。在具有上 述特点和优越性的同时,行星齿轮传动也存在一些 缺点:结构形式比定轴齿轮传动复杂;对制造质量 要求高:由于体积小、散热面积小导致油温升高, 故要求严格的润滑与冷却装置。这两种行星传动与 平行轴传动相混合的传动形式,综合了两者的优点。
汤克平 《风电增速箱结构设计叙谈》:对风电增速箱 结构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对风电增速箱选用及设计具有 实用参考价值。
四、主要研究内容
1.齿轮箱结构设计 2.齿轮箱其他零部件的选用
3.绘制齿轮箱装配图
设计思路
首先,依据风机输出功率,在常见的1.5MW风机齿 轮箱结中选择一种结构,本文选取的齿轮箱结构 为一级行星轮+两级平行轴传动,然后依次计算行 星轮传动参数以及两级平行轴参数。
二、选题意义
1.有助于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增速齿轮箱,加 速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
2.增速齿轮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是整个风力发电机组的 关键技术,关系到整个风力发电机组的命运。
3.建立准确的分析模型,准确求解受载轮齿的载荷分 布对修形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国外研究现状
图2.1 齿轮箱传动简图
行星齿轮传动由于有多对齿轮同时参与啮合承受载荷,要实现这一目 标行星轮系各齿轮齿数必须要满足一定的几何条件。
经典文献
张立勇,王长路,刘法根。《风力发电及风电齿轮箱概 述》:介绍了风电齿轮箱的技术现状,指出了风电齿轮箱 设计制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刘贤焕,叶仲和。《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用齿轮箱优化设 计及方案分析》:介绍了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用齿轮箱的工 作特点及目前常用的传动方案,提出了封闭式行星齿轮系 的传动方案,并以齿轮总体积最小为目标,完成了这种方 案的优化设计。
其次,依据该结构中各传动系统之间的关系分配 传动比,选取齿轮及轴的材料进行计算,得出传动 参数如模数、齿数、螺旋角等。
最后,通过对运动副的受力分析,依照相关标准 进行静强度校核。运用AUTO.CAD绘制出零件图和装 配图。
1.齿轮箱结构设计
1.1增速齿轮箱方案选择 1.2行星轮传动设计 1.3行星轮传动强度的校核计算 1.4两级平行轴传动设计 1.5两级平行轴传动强度的校核计算 1.6轴径设计
1.5MW风电机组齿轮箱设计
学生:罗建(2009105133) 指导教师:赵春华
教学单位: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
目录
一、课题来源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四、主要研究内容
一、课题来源
风力发电机组中的齿轮箱是一个重要的机械 部件,其主要功用是将风轮在风力作用下所 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发电机并使其达到可以发 电的转速。本课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项目编号:51075234),围绕其进行相 关方面的研究。
依据提供的技术数据,经过方案比较,通常1.5MW齿轮 箱采用一级行星+两级平行轴的传动方案。为补偿不可避 免的制造误差,行星传动一般采用均载机构,均衡各行星 轮传递的载荷,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啮合平稳性和可靠 性,同时可降低对齿轮的精度要求,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对于具有三个行星轮的传动,常用的均载机构为基本构 件浮动。由于太阳轮重量轻,惯性小,作为均载浮动件时 浮动灵敏,结构简单,被广泛应用于中低速工况下的浮动 均载,尤其是具有三个行星轮时,效果最为显著。设计齿 轮箱的输入转速为29r/min,输出转速为1800r/min,转动 比转动比 1800/29=62,由于减速比较大,按照此转动比, 齿轮箱的结构形式可设计为:一级行星传动+两级平行轴 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