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农机作业服务需求分析在我国农机服务发展过程中,农机作业服务始终是其核心、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农户,农户对农机作业的需求,正是促进农机作业服务的内在基本动力。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机作业服务向市场化发展。
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业种植质量要求的提高、农民收入的提高,考虑到农机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及投资额的增加,农户本身不再有迫切愿望自己购机,而是委托农机专业户等服务主体进行耕作服务。
那么从农户需求的角度来看,农户目前的农机服务需求现状如何,对未来农机服务的需求又有哪些期望?在农机服务上的支出是否有利于其增加种植收入?如果农机服务的增加有利于农户更有效提高收入,那么影响农户增加农机服务支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本文将就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影响农户农机作业服务需求的因素,为促进农机作业服务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分析。
1农户对农机作业服务需求的理论分析与文献回顾1.1 理论分析基础发展中国家农户经济行为规则的研究有着不同论点,以W.T 舒尔茨为代表的理性小农学说和以恰亚诺夫为代表的自给小农学说是两种典型的代表。
理性小农学说认为,在市场完善的条件下,农户可作为一个理性的人,合理安排其生产和消费。
其生产和消费遵从企业生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
自给小农学说认为,在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农户首先要考虑的是自我的消费,其生产行为受自我消费的影响,因此生产和消费不能完全分开。
本文要研究的农户对农机服务的雇用行为,目前大型农机成为农业耕作的主要发展方向,而且农机服务市场化条件已基本成熟,我国小农户不再以自己购置小农机作为自我服务的主要生产工具,而以雇用更专业、更有效的农机服务为主。
因此这里采用理性小农学说作为分析基础,研究农户生产中对农机服务投入的需求及其对农户受益的影响。
1.2 农户对农机及农机服务应用文献回顾在农户的农机及农机服务的应用上,Alcido Elenor Wande (2001)利用调研统计数据,讨论了巴西小农场农作物种植与农机拥有、农机服务获得方式等问题,找出其主要的农机作业环节为免耕播种、田间喷洒和收获,主要提供农机者为承包农机服务的农户、农民团体、当地政府的农机服务合作组织。
Alcido Elenor Wande ,Regina Birner ,Heidi Wittmer (2003)进一步讨论了交易成本对农机服务提供的不同方式的影响,解释了小农场主为什么更愿意雇用农机服务而不是自己购买农机,并提出交易成本分析方法不适用于带有政策意图而成立的政府农机服务提供机构。
Jeff Williams ,Terry Kastens,Lease,(1998)对农场经营中农机服务的不同形式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并将净现值法运用在农机购置、融资租赁或日常租用以及雇用农机服务的选择上。
Mei-Ying Huang, Cliff J. Huang ,Tsu-Tan Fu (2002)对台湾大米种植农户的耕种安排和成本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采用probit 两阶段估计方程,对农户采用自己耕种还是契约雇佣耕种进行了分析。
提出决策选择一方面考虑两种耕种方式的成本比较,另一方面还需考虑非成本因素。
成本因素考虑了耕作土地面积、劳动力价格、自己投入农机的折旧和燃料费。
非成本因素包括农民的年龄、教育年限、是否自有农机、家庭规模、种植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地区变量等。
研究得出,契约雇佣耕作方式有利于小农户,同时也有利于采用自我耕作方式的大农户扩大耕作规模。
契约雇佣耕作方式对年龄大于65 岁的农民、兼业规模小的小农户有着显著的成本节约效果,成本节约达14%以上。
我国也有学者对农户的农机需求与使用进行了关注。
易丹丹、李晓红、焦长丰(2006 )对我国不同省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家庭拥有的农业装备现状及未来需求。
作者重点对农户农业装备需求种类和数量上进行了分析,但并未分析农户拥有和使用农业机械的不同方式间的内在原因。
杨富堂、杨忠直(2006)对农户农机需求进行了细致划分,并通过对农户关于对农机拥有及对农机作业服务需求进行了博弈分析,指出当前中国农机化的主要问题是农户日益增长的对大型或高性能农机作业服务的需求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从而制约了中国农机化的发展。
文章指出了农户购买第三者提供的农机作业服务是最优决策,政府对农机购置的补贴政策应主要针对购买大型农机并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农机大户或公司,但缺乏从实证上验证所得出的结论。
在宏观层面,孟中,王瑞杰在《农村经济与农机化服务》(孟中,王瑞杰2005)中结合当前农村经济的特点,对农机化服务与农村土地整合与劳动力转移等问题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农机租赁服务的可行性。
杨印生,郭鸿鹏(2004)在《农机作业委托系统中介人问题的制度经济学解说》中对农机作业委托系统中介人问题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进行了分析,指出农机作业委托是一种经济活动、一种市场行为,需由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规范和约束。
另外,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保证委托各方的利益,才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同时指出政府应逐渐撤出中介人这一领域。
从文献分析来看,国外从农户的角度对农机作业服务方面的研究较少,但其研究理论和实证方法较成熟,可供借鉴。
我国在农机服务方面进行的研究(例如郭鸿鹏杨印生2004,卢秉福、张祖立2006)虽较多,但研究多为宏观层面。
从农户角度进行分析(如易丹丹、李晓红、焦长丰2006,杨富堂、杨忠直2006 )的较少,利用微观数据对农户农机服务需求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的更是没有见到。
1.3 本文研究思路综上所述,国内的研究缺乏从农户的角度利用微观数据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
本文将利用对山西农户调查的微观数据,就农机作业服务发展中,农户对农机作业服务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本文第二节主要以在对山西农户农机服务需求调查的样本数据为基础,分析农户对农机作业服务需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深入了解农户对农机作业服务的认识、评价及潜在需求。
第三节将采用农户生产函数分析农机服务投入对农户种植收入的规模效益影响。
第四节从农户自身的角度出发,揭示农户采纳农机作业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
以上研究的结果将会有助于明确我国农机作业服务的发展方向,满足农户对农业机械化服务的需要,促进农机化的尽快实现。
具体研究思路图如下:图1研究思路2农户农机服务需求现状调查分析2.1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2.1.1问卷调查范围2006年7-9月,在山西省农机局的协助下,对山西省内农户采用农机服务的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21份,涉及全省11个地区的75个县。
山西省居于我国中部,农业机械化程度也处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
总体上山西省可代表我国农机作业发展的平均水平。
山西省现辖11个省辖市,119个县(市、区)。
人口3012万。
全省15.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70%是丘陵和山地;6558万亩耕地中,76%是旱地。
山西省地域南北狭长,耕作制南部为一年二熟,北部一年一熟。
山西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杂粮以及油料、棉花、蔬菜、水果等。
其中以小米、豆类、马铃薯为主的杂粮面积、产量占到粮食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3。
农业机械化程度居全国中上游水平。
主要农作物除小麦外,播种面积较大的玉米、薯类机械化水平都较低。
2.1.2样本农户的农业经营特征与家庭收入样本农户的作物种植以一年一作居多,为样本农户的70%,一年两作的为25%,两年三作等其他情况占到5%。
样本农户的户均耕地面积为13亩,年家庭总收入平均为15468元, 其中种植收入平均占到近40%,为6159元。
有打工收入的农户有583户,占样本农户的71% ;其打工收入平均为7531元,占该群体农户年收入的52%,该群体农户年收入平均为14446元,种植收入为4538元,占到总收入的31.4%。
可以看出,农户的打工收入虽占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打工收入并不高,家庭总收入还是较低。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样本农户的年人均总收入为3606元,年人均纯收入为1797元。
从山西省统计资料得出,2005年山西农村居民的人均年纯收入为2589.6元。
整体来看,被调查农户在山西农村家庭收入中处于中下水平。
2.1.3样本农户的农机拥有情况及购置意愿样本农户中农机拥有情况见下表1。
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户不拥有农机也不打算购机。
在问卷中对近一两年是否准备购买农机的问题中,准备购买农机的农户占31.5%,购机目的自己用和为他人服务挣钱各占一半的比例。
不准备购买农机的农户占大多数,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资金不足,二是不如请别人服务划算。
表12.2调查结果分析2.2.1雇佣农机作业服务的动因目前我国农村户均土地面积较少,劳动力富裕,这种情形会使劳动力对农机作业服务形成替代,使农户减少对农机作业服务的需求。
但随着农户兼业或外出打工会使农田耕作劳动力相对减少,增加农机作业服务的需求。
农机作业还能在农忙时节以高效、高质的优势完成作物的抢种、抢收工作,大大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
判断农户外请农机作业服务的原因是劳动力问题还是对农机作业质量的认可等哪方面的原因,问卷中设计了“你雇佣农机服务的原因”一题,排在前三位的原因是:减轻劳动强度(占55.1%)、弥补劳动力不足(占21.8%)、比雇工更质优价廉(占11.9%)。
具体见下表2。
在不缺乏劳动力的前提下,目前农户以机械作业来代替人工劳作是其更注重耕作质量、增加休闲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体现。
调查结果显示为了减轻劳动强度而雇佣农机作业服务 的占到了一半以上。
对于劳动力不足的原因,有的家庭劳动力确实少, 有的农户由于存在兼业或劳动力外出打工使田间劳动力相对不足,由此而雇佣农机作业服务的农户占到了21.8%。
在农忙季节,雇工曾在一定时间及范围内存在,但由于监督成本较高,且人工作业效率低,作业质量难以控制,因此在机械作业能够替代的作业环节农户会更倾向选择雇佣农 机作业。
2.2.2农户农机服务支出样本农户农机服务支出 2005年平均为580元,超过580元的农户占到样本的 31.2% ,50%的农户农机服务支出在 400元以下,见表3。
注:815 0.9%。
在809户种植收入填写有效的样本农户中,15%。
计算农机服务支出与相关因素的相关系数如下表4,可以看出,农户年收入总额及耕地面积与农机服务支出呈正相关关系,既农户年收入总额及耕地面积的增加会使农机服务支出增加。
但需要注意两方面,一是种植收入与农户年收入总额呈负相关,即农户年收入总额越高时,种植收入所占的比例越小, 这说明农户收入的增长更多依赖于非种植收入的增加, 但总收入的增加会使农户更有能力聘请农机服务; 二是劳动力占家庭人口的比例与种植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呈负相关,即劳动力占家庭人口的比例越大,种植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反而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