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松果体区肿瘤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松果体区肿瘤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松果体区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摘要]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方法回顾分析28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mri诊断资料。

结果生殖细胞瘤8例,胶质瘤及畸胎瘤各5例,脑膜瘤2例,绒毛膜癌4例,神经母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瘤、蛛网膜囊肿及皮痒囊肿各1例。

诊断结果显示,仅依靠mri信号难以准确诊断,还需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准确诊断。

结论 mri检查能够准确显示松果体区肿瘤的形态以及位置,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以结合肿瘤的组织学来源确定,有效提高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松果体区肿瘤;mri诊断;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 r73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4-92-03mri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ineal region tumorscen jiadingdepartment of radiology, nanning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53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mri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ineal region tumors. methods retrospected and analysed 28 cases of pineal region tumors diagnosed with mri data. results 8 cases of germ cell tumor,glioma with teratoma in 5 cases, 2 cases of meningioma, 4cases of choriocarcinoma, neuroblastoma, pinealoblastoma,arachnoid cyst and skin itching cyst in 1 cases. the diagnostic results showed that only rely on the mri signal was difficult to accurately diagnose,combined with clinical data was still needed. conclusion mri examination could accurately display the pineal region tumor morphology and locatio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c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source to determine the tumor tissue,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accuracy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key words] pineal region tumor; mri diagnosis;differential diagnosis人体脑颅内多种肿瘤的好发区为松果体区,由于松果体区具备复杂的影像学表现以及组织学来源,其组织包括:三脑室后部、松果体、脑池、中脑导水管、血管、硬膜(小脑幕)以及脑组织等;在临床治疗上,往往需要通过手术方式将肿瘤切除。

临床诊断上,给予患者mri检查,能够清楚知道松果体区内各种肿瘤的范围、形状、位置以及肿瘤周围结构的受侵情况,为手术提供有效的依据,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探查,损伤患者脑颅组织[1]。

本研究选取松果体区肿瘤患者28例进行临床观察,给予患者mri检查,对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8月~2012年8月的松果体区肿瘤患者28例进行临床观察,选取的所有患者均具备完整的资料;其中,男23例,女5例,年龄10~75岁,平均(35.6±8.7)岁。

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头疼、视乳头水肿、复视、性早熟。

1.2 方法[2-3]手术进行之前,给予所有患者mri扫描,采取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给予患者扫描,其中,扫描仪的场强要为1.5 t,采取水抑制像以及se序列矢状位、横断位进行扫描,给予选取的患者t1wi进行增强扫描的时候,要使用gd-dtpa,剂量为0.1 mmol/kg,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常规病理检查。

2 结果有8例患者为生殖细胞瘤,胶质瘤以及畸胎瘤患者各5例(5例胶质瘤患者中,有1例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2例脑膜瘤患者,绒毛膜癌患者有4例,神经母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瘤、蛛网膜囊肿以及皮痒囊肿患者各1例。

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本研究中,选取的所有患者均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幕上脑积水,有15例患者为生殖细胞源性肿瘤(分别为生殖细胞瘤、绒毛细胞瘤以及畸胎瘤),除了1例患者出现较为均匀的精原细胞瘤信号之外,其余mri扫描结果显示均有混杂信号,给予mri扫描增强后,能够显著强化mri表现,并且还能够有效见到患者肿瘤内的囊变信号,其中,有两例畸胎瘤患者的肿瘤呈现分叶状。

脑膜瘤患者有2例,mri检查中,显示患者的t1呈现均匀相对的信号,而t2则呈现出混杂或者略高的信号,增强mri扫描后,患者肿瘤的信号相对比,明显强化,影像学表现上能够见到患者小脑小池出现扩大症状。

胶质瘤患者有5例,mri检查结果中显示,患者的t1呈现低信号,给予其中两例患者mri扫描增强后,影像学中能够见到患者出现环形强化,只有1例患者呈现轻度的不均匀强化现象。

松果体母细胞瘤患者有1例,mri检查中,部分信号均匀,t1呈现稍低信号,而t2则呈现等信号,给予患者mri扫描增强后,影像学中可以见到中度不规则强化,患者的肿瘤呈现分叶状,囊变部分坏死;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有1例,mri检查结果中,显示信号分布均匀,患者的t1、t2以及患者抑制序列全部都呈现等信号,呈现轻度强化。

蛛网膜囊肿以及皮样囊肿患者均有1例,t1、t2均呈现长的囊性信号,给予患者mri扫描增强后,没有出现强化现象。

见图1、2。

3 讨论3.1 松果体区的解剖结构在间脑结构中,松果体区属于上丘脑,主要在人体的第三脑室后部柄附着。

而在mri或者ct扫描中,影像学显示松果体位于脑中的帆间池,松果体的顶方为胼胝体压部,而松果体的正前方则为第三脑室顶部,后方与四叠体池相隔,与人体小脑上蚓部相邻,下方与脑中的四叠体池相隔,而与四叠体的上丘以及中脑顶盖相邻,两侧方,松果体呈现扣带回[4-5]。

从解剖学来看,松果体区的组成主要是缰、缰连合、缰三角、松果体以及周围的血管。

由于松果体区周围相邻的结构较多,并且周围结构非常复杂,因此,一旦形成肿瘤,给予患者影像学检查,很难准确判断患者肿瘤的原发部位,所以,凡是在该区域中发生的肿瘤,临床上均称为松果体区肿瘤。

3.2 松果体区肿瘤的病理类型由于松果体区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发生于该区域的肿瘤也有十分复杂的病理类型,据统计,松果体区肿瘤的病理类型多达17种,这17种类型大致上可以将其分为3大类型[6]:(1)松果体实质细胞起源肿瘤:松果体母细胞瘤及松果体瘤。

(2)生殖细胞源性肿瘤:畸胎瘤(成熟型与不成熟型)、生殖细胞瘤、精原细胞瘤、绒毛膜癌、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以及内胚窦瘤。

(3)其他来源肿瘤:脑膜瘤、胶质瘤以及非肿瘤性中武当(大脑大静脉瘤及松果体囊肿)。

3.3 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处理原则由于该区域的肿瘤位于患者小脑上蚓部以及中脑之间,因此,肿瘤即使很小,也会很容易将患者中脑导水管阻塞,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程度不一的梗阻性脑积水,从而使患者颅内压升高[7],因此,临床治疗上,通常需要给予患者手术治疗。

但是,由于患者的病理类型不同,临床处理原则也会有所不同。

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肿瘤,结合临床影像学检查,给予患者相对应的手术方法。

3.4 松果体区mri鉴别诊断通过影像学确定松果体区肿瘤的位置以及形态,能够有效鉴别松果体区肿瘤的组织学来源。

如果是良性松果体细胞瘤,肿瘤的周围会出现部分包膜,并且肿瘤与周围组织会有明显的边界,但是,松果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以及恶性畸胎瘤则不会呈现明显的边界,并且这些肿瘤还有不规则的形态,呈现分叶状。

相关研究显示[8],如果肿瘤发生的部位没有在松果体区,而是在松果体区外的组织,如丘脑、脑干或者第三脑室中,正常松果体就会被肿瘤侵犯或者推移,这时,临床诊断中,就应该考虑该肿瘤为其他细胞来源的肿瘤,如星形细胞瘤。

如果肿瘤是以松果体作为中心,那么临近松果体区的丘脑、脑干等就会被肿瘤侵犯或者推移,这时,临床诊断中,就应该将肿瘤考虑为松果体实质细胞或者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

另外,恶性畸胎瘤以及松果体细胞瘤直径一般较大,通常大于4 cm,并且肿瘤没有规整的形态,在影像学检查中,比较容易与其他肿瘤相区别。

本研究中,恶性畸胎瘤患者有1例,该病患的肿瘤呈现分叶状,肿瘤直径大小约为3 cm;另外,本研究中1例松果体母细胞瘤,也呈现分叶状,面积大小约为3.7 cm×2.4 cm。

综上所述,松果体区肿瘤鉴别除了依靠肿瘤的信号特点鉴别之外,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帮助鉴别诊断。

(1)脂肪:畸胎瘤包含了3个胚层组织——牙齿、脂肪及骨骼,mri扫描会呈现出信号混杂现象。

但是,由于mri扫描对于脂肪较为敏感,因此,影像学上显示t1wi为明亮的高信号,而t2wi在影像学上呈现略高信号,容易诊断。

(2)囊变:畸胎瘤、生殖细胞瘤、大的脑膜瘤及松果体母细胞瘤均可看见囊变,mri扫描上会呈现出长t1及t2信号,尤其是畸胎瘤,往往会表现为多个囊变。

(3)出血:mri扫描中显示t1及t2为短信号,则表示患者出现亚急性出血,这时要考虑是否为绒毛膜癌。

[参考文献][1] 韩仰同.7例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病理、临床与mri对照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0(3):106-107.[2] 邱炳辉.松果体区肿瘤的mri表现与其病理学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8):94-95.[3] 罗柏宁.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25(z1):67-68.[4] 段秀杰,李玉华.儿童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诊[j].放射学实践,2010,25(12):1303-1307.[5] 马军.松果体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30例报告[j].罕少疾病杂志,2010,12(2):62-63.[6] 许乙凯.磁共振造影剂及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13.[7] 谭晔,张旻,王妍焱,等.颅内生殖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0,17(4):283-285,289.[8] 张建策.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诊断[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4 (3):25-26.(收稿日期:2013-01-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