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进消化液分泌是因为含有挥发油,通过刺激嗅觉、味觉感受器反射性促进。
2、厚朴抗菌力最强,抗菌谱最广!
3、厚朴酚、和厚朴酚——非箭毒样的肌松剂
4、厚朴碱——非去极化型骨骼肌松弛剂
5、芳香化湿药抗溃疡的机制:1、增强胃粘膜的保护作用;2、抑制胃酸分泌;3、抗H2受
体(茅苍术的β-桉叶醇)
1、消肿、通淋的药理作用是:利尿、抗菌
2、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来实现。
3、茯苓的利尿作用关系到:实验动物种属、清醒或麻醉、急性或慢性实验、生理状态的不
同。
慢性实验利尿,急性实验无作用;醇提物有效,水提物无效
4、茯苓素是茯苓利尿作用的有效成分,是一种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肾脏移植急性排斥反
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抑制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保护胎儿免于被母体排斥。
5、茯苓多糖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使免疫器官胸腺、脾及淋巴结重量增加
6、茯苓煎剂可减轻中毒性耳损害
7、泽泻:冬天采集作用最强
8、泽泻利尿的有效成分:泽泻醇B、泽泻醇A-24-醋酸酯
9、泽泻防治泌尿系结石的有效部位:三萜类化合物
10、泽泻降血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
11、泽泻有减肥作用
12、泽泻具有抗脂肪肝作用
1、温里药对心脏的作用:正性肌力、正性频率、正性传导
2、附子强心的主要有效成分:去甲乌药碱——β受体的部分激动剂、氧化甲基多巴胺、去
甲猪毛菜碱
3、肉桂强心作用机制: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CA)
4、普遍温里药加快心率,但吴茱萸提取物减慢心率
5、温里药抗休克机制:强心、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6、附子的毒性成分:乌头碱
7、风寒湿邪的症状对应药理作用:镇痛
8、附子有显著的抗缓慢型心律失常,也具有抗快速型心律失常作用
9、阴虚证:交感神经-β受体-cAMP系统↑阴虚证恶化
阳虚证: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阳虚证改善
10、附子抗炎机制:1、通过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2、本身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
11、东莨菪碱可增强附子的镇痛作用
12、附子中毒典型症状:口舌及全身发麻。
体温下降↓!!高热×!
13、肉桂抗溃疡:能抑制胃液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
14、肉桂经常用于腰痛、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胃肠功能失调
1、双向调节:对胃肠道作用,对消化液及胆汁分泌的作用
2、非双向调节: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3、对羟福林和N-甲基酚胺(——升压有效成分)的理气药:枳实、枳壳、青皮、陈皮等对
心血管系统有显著的强心、升压、抗休克作用;必须静脉注射,灌服无效
4、木香所含挥发油及其各种内酯成分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心脏↓、扩张血管↑及降压↓作用
5、枳实兴奋心脏与激动α及β受体有关
6、枳实中的新橙皮苷、柑橘苷与芍药中的芍药苷有协同作用
7、青皮疏肝理气的作用:利胆实验
8、青皮解痉作用机制:阻断M受体
9、青皮祛痰的有效成分:挥发油中的柠檬烯
10、香附的α-香附酮是香附调经解痛的主要有效成分
11、香附、葛根:雌激素样作用;淫羊藿:雄激素样作用
12、香附有两个↓:子宫和胃肠道及气管平滑肌、血压
1、消食药助消化机制:a、含消化酶、维生素;b、促进胃液和胃酸的分泌
2、山楂、神曲:脂肪酶
麦芽、谷芽及神曲:淀粉酶
山楂:有机酸
神曲:消化酶、酵母菌、B族维生素
1、血液中的两大动态平衡系统:凝血与抗凝血、纤溶与抗纤溶
2、部分药物出现促进凝血和抗血栓的双向作用
3、三七止血的有效活性成分:三七氨酸
三七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成分:三七皂苷,主要是人参皂苷Rg1
三七抗炎的有效成分:皂苷,以人参二醇皂苷为主
4、三七“止血而不留淤”:促进凝血及抑制血小板凝聚、抗血栓的双重药理作用——止
血,又可防止出现高凝状态,减少或预防血栓的过度形成,从而维持全身血液的循环畅通。
三七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制:升高↑cAMP含量,减少↓TXA2的生成,抑制↓Ca2+、5-HT等促进血小板聚集活性物质的释放等
5、对环磷酰胺及射线照射引起的小鼠白细胞减少:三七的促进骨骼造血功能
6、蒲黄对崩漏、经闭痛经等的药理作用基础:对子宫平滑肌的影响
1、病理改变:血液流变学异常、微循环障碍、血液动力学异常
2、血液流变学基本指标:血液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纤维蛋白原等
“浓”、“黏”、“凝”、“聚”
3、中药中的“吗啡”:延胡索
4、丹参抗心肌缺血机制:增加冠脉血流量等
5、丹参镇静的有效成分:丹参素
6、肝纤维化(乙肝):丹参
7、丹参酮在肝分布最多,在心脏较少
8、延胡索乙素(dl-THP)的镇痛作用最强,丑素次之,甲素最弱
9、延胡索镇痛强度虽较吗啡弱,但无成瘾性、无呼吸抑制及便秘等不良反应
10、延胡索对钝痛作用优于锐痛
11、延胡索乙素脂溶性高,口服吸收迅速完全,易透过血脑屏障
12、莪术呈现广谱抗肿瘤的特点
第十七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1、增加呼吸道腺体的分泌量,以桔梗、前胡、皂荚作用最强
2、皂荚口服:刺激胃或咽喉黏膜,反射性地引起轻度恶心,增加支气管腺体的分泌,从而
稀释痰液而发挥祛痰作用
杜鹃素:促进气管黏液-纤毛运动和溶解黏液,使痰液黏稠度下降,易于咯出
3、桔梗的特别药理作用:
a.抗炎
b.镇痛、解热
c.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d.降血糖和降胆固醇
e.增加免疫
f.镇静
4、半夏的特别药理作用:
a、催吐和镇吐(生半夏催吐,炮制半夏镇吐,与抑制中枢有关,由不同的成分所致)
b、对消化系统的影响:(1)对胃液的影响↓;(2)对肠管运动的影响,促进↑
c、抗生育和抗早孕(半夏蛋白抑制卵巢黄体酮孕的分泌)
d、抗心律失常
e、对实验性矽肺的影响
f、糖皮质激素样的作用
g、降血脂
5、苦杏仁祛痰、镇咳、平喘的有效成分:苦杏仁苷(抑制呼吸中枢)
6、苦杏仁苷口服毒性大于静脉注射
1、人参按其苷元结构可分为三类:人参二醇类、人参三醇类、齐墩果酸类皂苷
2、人参改善学习记忆能力以人参皂苷Rg1和Rb1最强
3、人参皂苷Rg类:中枢兴奋
人参皂苷Rb类:中枢抑制
4、人参皂苷可促进↑肾上腺皮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降低↓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
增加↑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的含量
5、人参强心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苷,以三醇类皂苷最强
6、人参降压的有效成分:人参总皂苷、人参皂苷Rg1和Rb1,人参Rb1相对持久
7、人参皂苷的抗肿瘤作用最强
8、人参急性中毒的特征:出血
9、甘草酸增强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抑制体液免疫
10、甘草甜素抑制补体反应
11、甘草解毒机制:
(1)甘草次酸和葡萄糖醛酸可以与毒物的羟基、羧基结合,减少毒物的吸收(2)通过物理、化学方式沉淀或吸附毒物以减少吸收
(3)甘草次酸具有皮质激素样抗应激作用,可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能力
(4)对肝药酶具有诱导作用,可加速毒物的代谢
12、甘草镇咳祛痰作用最强的成分是甘草次酸胆碱盐
13、甘草抗艾滋病病毒(HIV)作用最为明显的是黄酮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