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物流作业成本分析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物流作业成本分析
作业 第二阶段分配成本
成本标的
资源动因追溯
成本动因追溯
第11页
资源成本的归属方法及其偏好程度
成本账户
直 接 归 入
最 偏 好
透
过 (次 动 估偏
Hale Waihona Puke 因 追计好 )溯
分最
不
摊
偏 好
作
业
第12页
物流作业的确认:
作业确认是成本计算与改善的基础 作业确认的基本方法是:询问经理人员和基层
员工“你在做什么工作?” 确认作业,列出作业清单 根据每项作业服务于产品的属性来对作业进行
345 628.29
1 023 768.3 6
直接计入A客户成本 销售订单数量
人员成本、文具用品费用、电脑设备、
通信费用、教育培训费用
617 236.37
进货订单和销售订单合计 数量
4 113 283.81
第24页
【提示与思考】
(1)物流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对企业有所帮助:第一, 通过作业成本核算使得每个客户(或每个成本对象)的成本分摊结果更加准 确清晰,有力于企业做出定价和客户服务决策。第二,通过作业成本核算, 可以为企业加强每个作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提供有效的信息,管理者可以在 每项作业的成本计算结果基础上,来开展物流作业过程的成本控制。实际上, 上一章提到过,如果你无法计量它,就无法对他进行改进。物流作业也是如 此。每个物流作业的成本核算结果也是开展物流作业管理的基础。
建立资源与作业中心 之间的关联
建立作业中心名 建立作业中心与成本标 建立成本标的名
称属性
的之间的关联
称属性
作业成本管理模块 作业成本管理报表
第21页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案例分析
销售型物流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案例
F 区(偶尔出货区)
D 区(用品) E 区(食品) 开箱拣货
C 区(较轻箱货区)
抽
A区
货 检
配送
客户1 客户2
客户3 客户4
客户5
第2页
物流成本计算的新方法—ABC
物流ABC是一种新兴的物流成本计算方法, ABC是Activity-Based Costing的缩写,意思是 活动基准成本计算(作业成本法),适合于物 流领域的计算方法称之为物流ABC。这种方法 与传统的物流成本计算方法相比能够更好地满 足物流管理的需要 ,并且可以较好地解决所谓 物流成本上升的责任问题。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第四章 物流作业成本分析
引导性案例分析
阻碍企业采用现代管理方法的原因往往并不是因为条件不足, 而是缺乏对该方法的正确理解
注意:共同成本的分摊是会计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 题,分摊的不准确会导致信息的失真,既而导致决策上的失误。
供应商 A 供应商 B 地区承运商
供应商 X
配送中心
描述和分类
第13页
作业分类的原则:
同组的作业必须同时具备两个相同的属性 (1)作业水准属性:即各作业必须在同一作业水准上执
行 (2)动因属性:即各作业必须使用相同的作业动因将成
本分配至各成本对象上
第14页
物流作业水准分类:
单位水准(Unit-level activities) 批量水准(Batch-level activities) 产品水准(Product-level activities) 设备水准(Facility-level activities)
作业成本法在计算物流成本的同时,也推动了物流成 本的预测、分析和控制
第9页
物流作业成本分析基本思路
客户订单需求
管理物流成本
•顾客的特殊需求 •订单的特征 •加工及处理要求 •产品特征
取得物流成本信息
• 直接人工 • 仓储场租费用 • 装卸设备 • 车辆相关成本 • 材料费等
作业及成本分摊
• 二阶段分摊模型
选定成本标的
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分析物流成本
• 总物流成本/总营业收入 ; • 各项物流成本/总物流成本 • 按照作业进行成本管理
将作业成本归属至成本标的
• 回归分析; • 时间动作研究; • 实地访谈。
第10页
作业基础成本制度的两阶段分离
资源成本
直接资源成本
直接 追溯
间接资源成本 第一阶段分配成本
5.行政管理作业 合计
成本项目 进货人员成本、叉车设备折旧
仓库管理员成本、储存仓库的折旧费 用、维护费用、财产税、杂项费用
作业成本额
582 311.45
1 544 339.3 4
可能的成本动因 进货托盘数
所占仓储空间(平方米)
冷库人员成本、库房折旧、电费等
拣货和配送人员成本、车辆调配、油 料、车辆维修折旧等
成本动因的选择至少要 考虑两个因素: 1)成本动因的计量性以 及计量成本的合理性。 2)成本动因与作业中心 消耗资源的相关程度。
第18页
物流成本动因描述
作业批次数量 购货单数量 发货单数量 销货单和用户的数量 物流职工人数和工作通知单的数量
第19页
部门成本与对应成本动因示例
部门成本
储存部 购货部 验货部 收货部 会计部 生产准备部
(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路是:资源费用先分配给各个作业,再把各个作业 的成本按照成本动因分摊给每个成本对象。
(3)作业的划分,不能太细。基本上,以满足企业对作业管理的需要为准。 (4)每个作业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成本动因。如果成本对象在某个作业上消
耗的成本动因数越多,应该分配的作业成本就越多。另外,成本动因的确定 还要考虑日常计量的方便性。 (5)别觉得作业成本的实施很难很费钱,试着用用统计方式的作业成本核算 方式。
B 区(较重箱拣区)
(高单价货区)
查
汇总六区货品准备出货 (按门市部及加盟店分区)
卸货区
月台
第22页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案例分析
销售型物流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案例
公司资源费用
EOS
DE BC DE DE BC BC A
采营进
进
购 处
销 管
货 验
仓 储
区 拣
区 拣
区 拣
区 拣
区 拣
区 补
区 补
货 入
出 货
作业成本法得到的成本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第5页
作业成本计算:两阶段成本分配
资源成本
直接追溯 作业动因
分配成本 作业
分配成本 产品
资源动因 第一阶段:作业成本库
第二阶段:分配后的成本
第6页
作业成本法第一阶段程序:
(1)确认作业 (2)将成本分配至各作业 (3)相关作业形成同质库 (4)同质组内作业成本加总形成同质成本库 (5)计算(制造费用)成本库分配率
第7页
作业成本法第二阶段程序:
利用第一阶段计算的成本库分配率和各产品所 耗用的资源量指标(即各产品耗用的作业动因 的数量),将各个制造费用成本库的成本均追 溯到各产品
分配至各产品的制造费用 =成本库分配率*该产品耗用的动因数量
第8页
作业成本法对 物流成本计算和控制的作用:
作业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的同时,也可以准确得到 各个物流作业环节的成本
成本动因
收货单 储存数量 生产准备次数 购货合同 付款次数 验货报告
第20页
作业基础成本管理系统基本框架
会计制度(系统)及其他相关信息系统
会计科目及其他相关资料转入 模块
资源模 块
作业基础成本计算模式
资源动因模块 (资源成本归属)
作业中心 模块
作业动因模块 (作业成本归属)
成本标 的
建立资源名 称属性
第3页
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方法 ——作业成本(ABC )计算法:
又称为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方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不是财务会计中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而是一种管理 会计方法
第4页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会计的比较:
作业成本法强调的是直接追溯和成本动因追溯 (依据因果关系);而传统成本制度趋向于分 摊(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因果关系)
第15页
制造企业物流作业过程描述
业务职能部门 物资采购部门
储运部
生产部 质量控制部 会计部
主要作业
获取采购信息、签订合同、 交易完成 收货、验货、存储、发货、 运输 材料准备、包装
检验
审核开具发票、收款、付款、 制单
第16页
资源费用分析
要确定每项作业所发生的费用 项目
第17页
成本动因的定义与分析
订 单
理 作 业
理 作 业
收 作 业
作 业
货 作 业
货 准 备
货 作 业
货 准 备
货 作 业
货 作 业
货 作 业
库 作 业
作 业
处 理 作
业
A区 商品
B区 商品
C区 商品
D区 商品
E区 商品
第23页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案例分析
仓储配送型物流公司作业成本制度的实施
作业 1.进货入库作业 2.储存作业 3.冷库储存作业 4.分拣配送
第25页
End of Chapter 4
第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