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引水洞施工组织设计

引水洞施工组织设计

1 概述1.1 编制依据1.1.1《引乾济石调水工程秦岭终南山输水隧洞施工图》及踏勘工地现场所了解的工程现场情况和资料;1.1.2 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引水供水工程及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规范、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施工安全规程、工程施工质量评定标准、规程和相关定额等;1.1.3 国家及地方关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1.1.4 中铁五局集团一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机械设备状况、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在工程施工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1.2 编制原则1.2.1 在认真、全面、系统地阅读设计文件、技术规范等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和贯彻设计意图及各项要求。

1.2.2 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标准、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执行业主对本项目的各项指令,按照“项目法”管理要求和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对项目实施全面管理和控制。

1.2.3 保证重点、统筹安排,确保工期的严肃性。

施组安排尽可能组织平行、流水作业,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不间断施工,保持均衡生产。

1.2.4 科学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全面提高机械化程度,充分实现人力和机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

1.2.5 推行新技术、新工艺;实行规范化、标准化作业,以一流的管理创优质名牌,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1.2.6 科学布置现场,合理安排工序,注意环境保护,推行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

1.2.7 合理投入,控制成本,节约用地,节约投资。

1.3 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引乾济石调水工程秦岭终南山输水隧洞SK69+335~SK73+835段全长4500米的隧洞洞身开挖、支护、衬砌及附属工程。

1.4 工程概况1.4.1工程概况引乾济石调水工程是利用西康公路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将商洛市柞水县境内乾佑河上游部分水量穿越秦岭调入西安市长安区境内石砭峪河,是陕西省南水北调规划推荐近期实施的调水工程之一。

该工程引水干渠为平行于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位于隧道西侧的输水隧洞,采用自流方式引水,隧洞中线与公路西线隧道中线间距为20m,北口里程为SK64+825,南口里程SK82+845,全长18045m,过水断面尺寸2.5×3.05m。

隧洞进口为南口柞水县的乾佑河,出口为长安区的石砭峪河。

最大引水流量8m3/s。

洞身围岩有Ⅰ、Ⅱ、Ⅲ及Ⅳ类围岩,以Ⅱ、Ⅲ类围岩为主,从设计图上统计:本标段Ⅲ类围岩段194m,占4.3%;Ⅱ类围岩段1553m,占34.5%;Ⅰ类围岩段1993m,占44.3%;Ⅰ类岩爆围岩段760m,占16.9%。

本隧洞根据不同的地质及断面情况,有不同的衬砌类型,Ⅰ、Ⅱ类围岩采用锚喷衬砌,Ⅲ、Ⅳ类围岩及斜井特殊地段采用模筑砼衬砌。

围岩岩性以混合花岗岩和混合片麻岩为主,间夹少量片麻岩残留体。

岩质脆硬,节理较发育~不发育;水文地质条件较好,位于构造裂隙弱富水段和节理裂隙贫水段,对施工较为有利。

不良地质及地质灾害主要有断层和岩爆。

断层主要为F5断层,宽约108m,断带物质主要为碎裂混合花岗岩及少量糜棱岩;根据公路东线推测隧道Ⅵ类围岩段有可能发生中等岩爆,岩温较高,可达28℃。

1.4.2 设计概况(1)本段均为1.1%的上坡,施工采用斜井方案,结合西线公路隧道紧急停车带和行车横通道布设,其间距约为1500m,斜井施工长度15~20m,与输水隧洞平面夹角40度,倾角3~5度。

(2)输水隧洞及两端输水渠道按4级建筑物设计,其余附属工程及临时工程均按5级建筑物设计。

(3)输水隧洞、渠道等主要建筑物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校核。

(4)地震设防烈度为Ⅶ度。

1.4.3 施工环境施工从公路西线隧道的紧急停车带开设三个斜井进入输水隧洞进行分段开挖,区段长、作业面多、工作面小、施工难度大。

施工中应注意协调好各工作面的小循环和各工区之间的大循环的关系,使整个隧道施工快速而有序。

1.4.4 工程特点1)本段位于整个输水隧道的中部,距西安端洞口的平均距离约6800m,隧道通风、排水、运输及通讯调度都较为困难。

2)隧道工作面较多、施工管理难度大,因此施工过程中开挖、支护、运输、通风以及排水等都必须做好协调和管理,以实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的建设目标。

3)隧道工作断面狭小,无法采用常规的公路隧道施工机械施工。

4)隧道埋深大、地质条件复杂,不可预见性大;Ⅵ类围岩占了区段的将近一半,围岩硬度高,钻爆较为困难。

2 施工组织总体目标2.1 工期目标开工日期:2004年11月30日全部工程完工日期:2006年1月31日;本工程计划利用14个月时间完成全部工程,其中洞身开挖10.9个月,总工期比设计工期提前一个月完成。

2.2 质量目标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5%以上,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水利水电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争创行业部级优质工程。

2.3 安全目标不发生人身重大伤亡事故和机械破损事故,年负伤频率控制在2‰以下。

2.4 文明施工目标不污染环境,不造成水土流失,创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3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3.1 开、竣工日期开工日期:2004年11月30日。

11月30日,1号工区和2号工区斜井正式开挖,3号工区斜井于12月15日开工。

竣工日期:2006年1月31日。

3.2 施工进度计划3.2.1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2004年11月20日~2004年11月30日用10天时间完成施工准备工作。

3号工区12月1日~12月15日进行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要合理调配,快速、有序,应调整好与西线施工的干扰问题,全面做好控制桩点引入及测量复核、机械设备安装调试、物资供应、人员安排等前期工作。

3.2.2 洞身开挖、支护2004年12月15日~2005年11月7日共10.85个月时间进行隧洞开挖,月均开挖415m,锚喷支护紧跟开挖。

1号工区:南口Ⅱ类围岩段SK70+076~SK70+491段,长415m,从2004年12月15日~2005年3月6日共2.77个月时间完成开挖;Ⅲ类围岩段SK70+491~SK70+599段,长108m,从2005年3月6日~2005年4月2日共0.9个月时间完成开挖;Ⅱ类围岩段SK70+599~SK70+935段,长336m,从2005年4月2日~2005年6月9日共2.24个月时间完成开挖。

北口Ⅰ、Ⅱ类围岩段SK70+076~SK69+335段,长741m,从2005年6月12日~2005年11月7日共4.94个月时间完成开挖。

2号工区:北口Ⅰ、Ⅱ类围岩段SK71+771~SK70+935段,长836m,从2004年12月15日~2005年5月30日共5.57个月时间完成开挖。

南口Ⅰ类围岩段SK71+771~SK72+435段,长664m,从2005年6月2日~2005年10月13日共4.43个月时间完成开挖。

3号工区:南口Ⅰ、Ⅱ类围岩段SK73+257~SK73+710段,长453m,从2005年1月1日~2005年3月30日共3.02个月时间完成开挖;Ⅲ类围岩段SK73+710~SK73+796段,长86m,从2005年3月30日~2005年4月21日共0.72个月时间完成开挖;Ⅱ类围岩段SK73+796~SK73+835,长39m,从2005年4月21日~5月28日共0.26个月时间完成开挖。

北口Ⅰ类围岩段SK73+257~SK72+435段,长822m,从2005年5月2日~2005年10月14日共5.48个月时间完成开挖。

3.2.3 衬砌3号工区南口开挖完后1个月,即2005年5月29日~2005年6月20日共0.72个月时间完成SK73+710~SK73+796段Ⅲ类围岩隧洞衬砌,月均衬砌120m。

1号工区南口开挖完后0.5个月,即2005年6月24日~2005年7月19日共0.9个月时间完成SK70+491~SK70+599段Ⅲ类围岩隧洞衬砌,月均衬砌120m;3.2.4 铺底及收尾工程各工区独头掘进完并衬砌1个月后进行铺底施工,进度按600m/月安排。

其中1号工区北口段铺底为最后完工,完工日期为2006年1月13日,考虑约半个月收尾清理时间,即最后全部工程完工时间为2006年1月31日。

4施工总体部署4.1 施工部署指导思想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优质高效,安全文明;均衡有序,动态管理;从严管理,确保目标。

4.2 施工组织方案4.2.1 组织机构施工组织机构为中铁五局(集团)公司西康公路秦岭隧道工程指挥部,下设1号、2号、3号工区三个施工项目队。

指挥部设指挥长1人,副指挥长1人,总工程师1人,各专业工程师的设置满足施工需要。

由生产副指挥长全面负责引水隧洞的施工生产指挥和协调,并在各个工区分别设相应的分管口施工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

指挥部设五部一室,即:工程管理部、施工管理部、机电物资部、财务部、安全质量监察部及办公室。

指挥部组织机构见下图。

中铁五局(集团)公司西康公路秦岭隧道工程指挥部引乾济石终南山输水隧洞工程施工组织机构框图4.2.2 主要管理人员及各工区人员配备4.2.2.1、施工管理人员指挥长:赵正合总工程师:税明东现场施工负责人:刘阔文现场技术负责人:成坚测量负责人:黄俊川工程部部长:谭立伟机电物资部部长:熊政质检工程师:张英华试验工程师:汪汝顺4.2.2.2、劳动力配备1)、开挖劳动组织(各工区)测量画线 2人钻孔、装药爆破 15人通风找顶 3人安装风水电、养路等 10人出碴 20人合计 50人2)、喷锚支护劳动组织(各工区)锚杆施工12人挂网、安装钢架、喷射混凝土、超前支护 20人合计 32人3)、后勤服务人员(综合)后勤人员5人服务人员10人合计15人因此,施工作业及后勤服务人员共计261人。

施工高峰期时,所需人数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剂使用,确保施工进度。

4.2.3 管段划分及斜井设置4.2.3.1根据本标段的实际情况,拟划分成三个施工区:从西线公路隧道YK70+052.16、YK71+794.84、YK73+280.84三个里程处开辟施工斜井进入引水隧洞施工,对应的引水隧洞里程为SK70+076、SK71+771和4.2.3.2 斜井设置情况详见斜井平面布置示意图和斜井参数表。

见附图。

5 施工方案、方法及施工工艺5.1 施工技术方案5.1.1 技术准备1)在收到设计文件、设计院进行现场交桩后,由精测队对东线贯通后的线路中线、标高进行复测,并与相邻标段进行联测,直至闭合贯通。

并将导线点引入西线斜井口附近,作为隧洞进洞的依据。

2)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批准,并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对施工组织技术措施、施工重点、难点技术攻关计划、施工过程中有关程检、隐检、验标,采用规范、标准及各项技术管理细则都要作详细的书面交底与部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