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引水洞隧道施工方案

引水洞隧道施工方案

A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四川胜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羊皮坝磷石膏堆场项目编号:371截洪沟引水洞施工专项方案1、工程概况371截洪沟引水洞位于截洪沟起始端,引水洞全长110m,引水洞净宽为2.4m,中心处净高为3.7m。

主要施工项目包括:洞身开挖、支护、灌浆、混凝土衬砌等以及为完成本工程施工所需的所有临时工程。

3、施工组织安排3.1施工现场安排截洪沟引水洞施工人员拟住在371平台上,搭建活动房,现场设置料场及简易值班房。

3.2组织及机构设置本引水洞有我项目部李家沟尾矿库隧洞施工队负责施工共有施工人员28名,如下表。

本涵配备了必要的施工机械,能够确保涵洞施工需要,详见主要机械设备表26 弯筋机 27 切割机 28 砼搅拌站 19 测量仪器 2用电供应施工用水采用附近山凹积水,以满足施工需要。

发电采取自发电。

临时房屋施工队自建活动房作为生活用房,在现场搭设值班房,作为存放小型机具及看守现场使用。

施工便道本引水洞所有施工便道为库盆施工便道。

3.5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计划开工日期为2010年11月5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0年12月10日,计划总工期为35天。

4、主要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法。

4.1、施工方案我单位根据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结合本段工程特点和业主、监理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

拟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开挖,围岩开挖断面R=1.2m,拟采用正台阶法施工;临时支护拟喷砼15cm厚,结合格栅钢架(@=0.5~0.75m)。

洞内弃碴采用无轨运输。

衬砌采用针梁自行式液压衬砌台车,拱墙一次浇注。

混凝土采用电子计量器计量,强制式拌和机拌和,机动翻斗车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送混凝土入模,震动棒捣固。

喷射混凝土采用TK961湿喷机湿喷法作业。

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放样和测控。

现场交样单进行放样交底。

边坡钻爆前后,进行边线测控检查。

4.2、施工方法采用光面爆破,施工前作好围岩全断面爆破设计;类围岩上、下断面爆破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将根据爆破效果,对爆破设计参数及时进行修改。

强风化泥岩地段:岩层破碎、有渗水地段,及时施作支护。

利用高空作业台架,施作拱部锚杆(锚杆技术参数为Φ22,L=1.5m、2m,间距1m、1.2m、1.5m三种,呈梅花形布置)和挂网(钢筋网技术参数φ8,20×20cm 的方网)喷5cm厚混凝土,再施工300mm厚砼衬砌。

采用手风钻钻孔爆破开挖,隧洞作业车装药,出渣采用装载机装1t自卸汽车进行,0.30 m3反铲扒底。

4.3 控制测量1、洞外控制测量施工前组织测量人员利用全站仪进行线路复测,复测达到要求后进行施工控制网布测。

洞外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仪实施二等几何水准精度控制。

2、洞内控制测量因洞内控制网随掘进长度的增加而不断向前延伸。

为满足精度要求和减少测量工作量,洞内控制采用主控网、基本网和施工导线三级控制;洞内高程控制采用水准仪实施三等精密几何水准控制。

洞内主控网:主网控制点精密测边距方向观测及电磁波测距边洞内主控网布设示意图布网:如上图所示,自洞外控制网向洞内布置重叠狭长菱形边角网。

在菱形的重叠部分,施加长约5m的高精度(±0.1~0.3mm)因瓦线尺测距边,作为固定值,对控制网施加额外约束,以提高精度。

控制点布置在隧洞两侧,以利保护点位,且测量时尽量不影响隧洞内的交通。

施测:施测时根据三联脚架法,每点观测四个方向和四条边长,方向按全圆测回法观测。

三联脚架法测量主控网的同时,用一根因瓦线尺测量联系短边。

洞内基本网:(洞内基本网布设示意图)布网:如上图所示,自主控网点,向洞内布置边长为150~200m的狭长菱形导线网。

基本控制网点沿隧洞两侧和隧洞中线布置,部分基本网点与主控网点重合,由主控网分段对基本网施加约束。

施测:利用全站仪,根据三联脚架法测量。

隧洞掘进增加150~200m,基本网向前推进一节。

洞内施工导线:自基本控制网点,向洞内布置边长约为50~80m长的单支导线,控制洞内开挖和衬砌施工。

洞内高程控制:洞内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仪实施三等几何水准精度控制。

4.4、爆破设计每次爆破应根据围岩状况确定, III类围岩每循环钻孔深度3.0m,进尺2.7~2.8m,IV类围岩每循环钻孔深2m,V类围岩每循环钻孔深1.2m。

每次爆破后均由工程师到现场对围岩稳定性作出评估,并将结果提交主管工程师和爆破技术人员,以利及时修正循环进尺和爆破设计参数。

周边按“光面爆破”设计,爆破后不得有欠挖,平均线性超挖小于15cm。

1、掏槽形式根据地质特性,本隧洞爆破设计围岩全断面按“中空直眼掏槽”设计,Ⅳ、Ⅴ及覆盖层段上、下半断面按“直眼掏槽”设计。

2、炮孔布置a 周边孔的孔距以(10~15)d(d为孔径,拟用40mm)控制,最小抵抗线与孔距之比按1.30~1.33控制。

b 掏槽孔布置于开挖断面中心部位。

c 崩落孔按等间距,尽可能梅花形布置,最小抵抗线与孔距之比控制在1.0~1.2。

按照以上布置原则,结合围岩状况及断面形式,具体的炮孔布置如下爆破参数1、炮孔的深度及直径根据不同的围岩类别,采取不同的钻孔深度:Ⅲ类围岩钻孔深度为2.8~3.2m;Ⅳ类围岩钻孔深度为2.0m,V类围岩每循环钻孔深1.2m 孔径均为40mm。

为保证掏槽效果,掏槽孔的孔深比崩落孔超深20cm。

2、装药量对于掏槽眼采用φ32mm药卷,装药系数取0.7~0.85;崩落孔采用φ32mm药卷,装药系数取0.6~0.8;为保证光爆效果,周边孔采用φ25mm细药卷,同时为克服岩体的挟制作用,孔底装一个φ32mm 的粗药卷,并采用导爆索起爆间隔装药结构,装药密度根据围岩情况控制在(200~300)g/m。

4.5 开挖方法采用手风钻进行钻孔,隧洞作业车装药,采用ZL50装载机装渣5t自卸汽车出渣,1.0m3反铲扒底,喷砼采用TK961湿喷机湿喷法作业,锚杆采用手风钻进行钻孔,MZ-1锚杆注浆机注浆,人工安装锚杆。

4.6钻孔作业①钻孔设备隧洞的钻孔设备选用手风钻机12台(单工作面)。

②钻孔作业时间式中:Td—钻孔作业时间 min;N —钻孔数量个;L —炮孔深度 m ;V —纯钻孔速度 m/min,(手风钻0.15m/min);m —钻孔时间利用系数,一般为0.7~0.9,取0.8;K —工作面同时工作的钻孔设备数量;φ—多台钻孔设备同时工作系数;(12台取0.85,1台取1.00)。

钻机钻孔作业时间计算如下:T=367.6min 取370minT=320min 取340min4.7出渣作业①出渣设备装渣设备选用ZL50装载机装渣,5t自卸汽车运渣。

②出渣作业时间出渣作业时间Tm=V/P,式中V为每循环爆落的岩石的松散方量,松散系数取1.7,Ⅲ类围岩每次爆落石渣145.14m3;Ⅳ类围岩每次爆落石渣117m3,ZL50装载机额定生产率为80 m3/h,实际生产率考虑60 m3/h。

③自卸汽车需要量计算自卸汽车往返循环时间Tc=T×N+L/v0+t1+t2,式中T为装载机挖装一次时间,取2min,N为装载机装满一车所需挖装斗数,按3斗计;t1为每次卸车时间取1.5min;t2为洞内调向、就位、等待时间,取1.5min;L为重车及空车运行距离,到渣场按往返距离计,(可图上量得);v0为平均行运速度,取20km/h;自卸汽车小时运输能力P=60V/T,式中V为装渣方量,取2.5m3;式中K为运输不均衡系数,取1.15,V为出渣方量,T为出渣时间,因此:N≈7辆,N≈6辆。

拟于配置2套出渣设备,按最大量配置车辆,5t自卸汽车8辆(包括备用)。

4.8施工工艺流程隧洞采用钻孔爆破方式,按围岩采取不同的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开挖准备→超前支护→测量布孔→钻孔→清孔→装药爆破→通风排烟→安全安全撬挖、平渣→临时支护→出渣、扒底→风、水、电管线延伸、进入下一循环。

①钻孔准备时间约10min;包括测量放线、风水管电线路的安装等。

②装药时间:按每个掌子面三位炮工,每位炮工清孔时间1 min/孔及装药时间1 min/m计算。

③钻机退出时间约10 min:包括人员、设备等撤离工作面以及响爆准备工作等。

④爆破通风时间按30min计;⑤其它按30 min计,包括清理撬挖和扒底,清理撬挖按30 min 计,包括装载机集渣、危岩安全处理、瞎炮处理等;扒底,时间按30 min计,主要利用反铲撬扒工作面的松动岩石,将掌子面的底部扒露出来及铺平道路等;⑥支护:隧道两端围岩开挖中的超前支护,主要是指超前锚杆支护每个工作循环占用时间为2h;临时支护主要指素喷砼3-5 cm,每个工作循环占用时间为1.0h;4.8爆破作业循环①隧洞开挖作业循环表开挖每循环作业时间见下表(部分工序作业时间有重叠)。

2 钻孔180 min3 装药起爆90 min4 通风排烟、洒水除尘30 min5 清理危石30 min6 喷混凝土150 min7 出碴180 min8 循环时间690 min9 循环进尺 3.0~3.5m1 0 日平均进尺 2.5~3.0m1月平均进尺60~75m ②衬砌循环作业时间见下表序号工序项目作业时间(小时)122436486721 浇筑段准备72 绑扎钢筋103 安装模板84 砼浇筑2 35 砼养护18衬砌段长度12m4.9喷锚支护在岩爆地段则必须进行支护,其目的是:第一、改善围岩的应力状态,不仅要改变大小及其分布,还要使洞室周边岩体从单向应力状态变为三向应力状态;其二、起防护作用,防止岩石弹射与塌落等破坏性事故发生。

根据设计采取在岩爆频繁发生地段的加固措施是:①喷砼:在清除拱顶部位由于岩爆产生的松动石块之后,施作5cm厚喷砼,在局部地段,当喷射砼支护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喷射钢纤维砼;锚杆施工后再二次喷砼5cm厚。

岩爆严重发生地段则进行第三次喷砼5cm厚。

②锚杆:采用φ22mm、L=2m、间距1.5m呈梅花型布置。

根据我单位施工隧道的经验,建议在岩爆严重地段增设钢筋网,这样可以避免大规模的滞后、重复型岩爆的发生。

(5)调整衬砌尽快进行模注砼施工,并适当延长拆模时间。

钢筋网片施工钢筋网有在洞外预制为网片后运到工作面架设和现场铺设两种(实际操作根据围岩稳定情况确定):①洞外预制具体制作是:用φ6圆钢事先点焊(或绑扎)加工成200×200mm的片状网格,钢筋网片一般为1×2m。

若采用双层网片时,可将两层网片交错排列。

②现场铺设具体制作是:用φ6钢筋随开挖面岩层起伏密贴制作成200×200mm的片状网格,网片尺寸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钢筋网片与锚杆及其他固定装置联接牢固后用混凝土块支撑,让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组成联合支护,连续铺设。

铺设时要注意:钢筋网必须与锚杆或其它锚固装置联结牢固;片状钢筋网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钢筋必须用喷射混土覆盖至少20mm以上的保护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