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上幼儿园注意事项

初上幼儿园注意事项

初上幼儿园注意事项:7条孩子应该知道的安全清单:1、在教室里不要跑,小心撞到桌角。

2、不带小刀等危险物品上幼儿园。

3、走楼梯时,要看好脚下,不能推别人。

4、小玩具、小饰物等不要衔在嘴里玩,也不要放进自己或小朋友的鼻子里和耳朵里。

5、身体不适、跌倒、摔伤要及时告诉老师。

6、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离开集体时要和老师打招呼。

7、能说出自己的姓名、家长姓名电话、住址。

5条来自父母的建议:1、打扮宝宝,要适可而止“给孩子准备的衣物简单、舒服就行了,绳子、亮片、小坠子……能免就免吧。

团团刚上托班时,非要带着奶奶给他的小金锁,结果晚上老师就告诉我,团团玩滑梯时,小金锁卡在滑梯缝里……”——蜜糖团团2、选择幼儿园,安全细节放首位“选园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细节之处,首要的就是看它对孩子的安全考虑得是不是周到。

比如,户外场地的地面是否平整,是否有严格的接送制度,老师在孩子活动时照顾得够不够仔细等等。

窥一斑可见全貌,只有细节照顾到了,才能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蕊蕊妈3、时时细心,才能刻刻安心“经常能见到一些‘粗心’的家长,比如,并没有把孩子送到老师的手里,只是送到幼儿园门口就匆忙离开了;离园时,太专心于与别的家长聊天,孩子在旁边出现明显的危险动作却不阻止……这些都可能造成意外的发生。

要安心,还是先细心吧。

”——爱依依4、孩子之间争执,你的态度很重要“木木上小班的时候,时不时会和小朋友来上一架。

赢了他爸爸就表扬他,输了就教他‘打回去’。

木木听了爸爸的话,开始变得霸道起来,成了班里的小刺头,小‘意外’也变得越来越多。

唉,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的孩子。

”——木木娘5、让老师随时都能联系到你“更换了电话、住址,一定要告诉老师!万一孩子发生了小意外,需要家长签字的时候找不着人,后悔都来不及!”——木槿宝贝3个最容易出现的“小意外”:1、同伴抓伤或咬伤争夺玩具或图书、受欺负、意见不合、不会谦让……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中,不可避免地带来抓伤、咬伤、打伤等“恶果”。

·小提示:争执的源头是不会协商。

预防的关键是教给孩子如何和小朋友交往。

比如,对于想加入游戏的中大班的孩子,可以教他说:“请带我一起玩行吗?”如果遭到拒绝,会说:“那我等会儿行吗?”2、跌伤或撞伤孩子在活动时,经常会突然跌倒;抛接物落在自己或同伴身上;从滑梯上或大型运动器械上不慎摔下来;彼此之间躲闪不及,发生冲撞磕碰等“意外”。

·小提示:观察孩子的活动,将可能发生的确的自我保护的方法与应变技能。

如:在玩抛接球时,告诉他应该和小伙伴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抛接物落在周围同伴的身上;危险及时告诉他,同时教给他一些正在奔跑中,不能低着头向前猛冲,应注意观察周围的情况,避免与其他同伴相互碰撞而跌倒;如果不慎跌倒,可采用前趴的方法,防止头着地等。

3、烫伤、烧伤孩子的皮肤稚嫩,很容易被开水、热粥烫伤,烫伤部位大都集中在头、脸、颈及胸部。

·小提示:这同样是在家庭中最容易发生的意外之一。

注意热水不要放在孩子可以触碰到的范围内。

一旦烫伤发生了,马上用自来水冲洗,减轻疼痛和消除水肿。

如果伤口严重,立即送往医院。

1个安全主张:安全教育不等于限制孩子的活动我们经常会发现,所谓的“调皮”孩子似乎要“经摔”些,在小意外中摔伤、骨折的大多是体能和协调能力相对较差的孩子。

事实上,注意安全并不等于限制孩子的活动,为了避免安全事故而减少活动的想法是得不偿失的,只有让孩子更强壮、协调、灵活,才能更好地预防受伤。

幼儿园新生“合群”有妙招教给孩子与人和睦相处,让他一生受益“亲亲爸爸,亲亲妈妈,高高兴兴离开家。

做做游戏,听听故事,幼儿园也是我的家。

”再过一个多星期,又有一批小宝宝要跨进幼儿园的大门,老师们也会教他们学一首新儿歌《幼儿园也是我的家》。

然而,对于这个新“家”,并不是每个小宝宝都能很快适应和喜欢的,有不少孩子会很难与这个陌生“家”里的其他小朋友愉快相处。

■个案一小强妈妈告诉傅瑜老师,小家伙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常常要动手打人甚至咬人,在集体活动中如果与其他伙伴一有矛盾,他就会用打人的方式来解决。

■个案二余建英老师说,每每接新入园孩子的班,听到孩子们最多的告状话就是:“老师,他抢我的玩具。

”常见的情景是,两个小朋友正在奋力抢着一件玩具谁也不肯撒手,一个说:“你玩很久了,我也要玩。

”另一个则说:“是我先拿到的,我还没玩好呢。

”■个案三“起床要轻轻,走路要轻轻,说话要轻轻,开门要轻轻,搬桌椅也要轻轻。

做个轻轻的好宝宝,文明礼貌大家夸。

”刚入园的小朋友会明显地感到,在班集体中,“我”不再是大家围绕的中心了,“我”只是集体中的一分子,他们会对老师们要求的“轻手轻脚”“轻声细语”很不适应。

对于宝宝的不合群“症状”,陈春莲老师自有妙招:■幼儿园要善于为新来的宝宝营造一个亲和的环境,既有开放式的大环境,也要有能够分隔开来的相对独立的小环境;既有动态的活动室,又有静态的活动角。

这样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与同伴交往的动态环境,也可以在图书角里安静地看书。

■陪伴内向的孩子一起参加集体游戏,让孩子拉着老师的衣服慢慢地跟着大家一起活动。

■在语言方面给孩子一些指导,比如,小伙伴发生了争执,要教会他们说:“请你把玩具借给我玩好吗?”或者“你玩完了给我玩一会儿行吗?”要让孩子们明白,这样一种智慧和文明的语言是最有效地解决办法,而并非“武力”争夺。

■给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足够的安全感,比如老师可以多采取与孩子抱一抱、亲一亲、摸摸头等身体接触,通过这样的亲昵行为给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

在家里,爸爸妈妈们也要注意:■不要给孩子灌输“别让人家欺负你哟”这样的思想。

孩子会认为别人可能欺负自己,总是防备着其他小朋友,不利于尽早融入集体生活。

■经常表扬鼓励孩子与别的小朋友和平相处,在小区里见到同龄的孩子可以让他们一起玩。

让他们在玩玩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等待和与他人分享、合作等。

■要引导孩子与家中亲人平等交往,不能以孩子为中心,改变对孩子过分保护溺爱的态度。

教育孩子尊重家中亲人,而家长也必须尊重孩子,让孩子在互爱、融洽的家庭氛围中形成合群性格。

■家长应引导孩子经常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协助家人做家务,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3妙招提升宝宝人际智能关键字:人际交往素质孩子早期教育导读:伴随长大而来的分离焦虑,他对照顾者的依恋比以前更甚,熟悉的人群和熟悉的环境可以让他感觉安全和放松。

3岁以后,宝宝人际智能的发展对环境的确定性要求更高。

要培养孩子成为人际高手培养一个人际高手并不难,鼓励+榜样+创设,轻轻松松提升孩子的人际智能。

对于一个成功的人来说,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必备的条件。

无论孩子内向还是外向,他们一开始都是天生的“人际大师”。

和学习识字、算术一样,提升和发展孩子的人际智能可以让他们在未来更具备生存竞争力。

要培养孩子成为人际高手人际智能和心理发展有关宝宝亲子园朱文彦园长解释说,宝宝的人际智能,实际上是随着心理的发展而表现不同的:1岁以下的宝宝,正处在行为能力的萌发期,对人和物的探索欲望比较强烈。

这时期无需大人教,就具备了天生卓越地与人沟通能力,见到自己喜欢的人会伸出手要抱,也会冲着陌生人甜甜地笑。

然而,1岁生日过后,人际智能会显示出“倒退”的现象。

“人际大师”似乎变得沉默了,他不再愿与陌生人多接触,在新环境里他也表现出木讷、不能适应。

宝宝的倒退和羞怯恰恰表明他长大了,认知水平比以前更加成熟。

自我意识的萌发让他能区分自己与别人,也能区分妈妈和旁人。

伴随长大而来的分离焦虑,他对照顾者的依恋比以前更甚,熟悉的人群和熟悉的环境可以让他感觉安全和放松。

3岁以后,宝宝人际智能的发展对环境的确定性要求更高。

3妙招提升宝宝人际智能·鼓励提升宝宝的人际智能,妈妈要多用鼓励而非强迫性的教导。

有些孩子天性内向,也许一开始的改变会让他感到为难,也有些尴尬,只要孩子的行为稍有改变,无论表现得是否完美,你都要鼓励赞美他努力的勇气。

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在集体活动中,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他们会相互学会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以及人际问题的解决方式。

你还可以鼓励他主动邀请小朋友来家做客,也让他去别的小朋友家玩。

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做的是教育孩子以诚待人,礼貌待人。

·榜样榜样的作用总是无穷大,大人的待人处事之道给孩子的影响是深刻的。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带孩子外出,一条路上你会遇上邻居和他家的小朋友;另一条则是僻静无人的。

你会选择哪条路呢?如果你是选择第一条路的家长,那么要恭喜你,你会给孩子好的人际交往示范:你同邻居热情地打招呼,和小朋友问好,然后寒暄,最后道别说“再见”,整个过程都被小家伙记在心里。

下次遇到相同的情况他就知道要如何自如应对了。

·创设人际智能的提升是在场景中学习的,你要为孩子创造各种社交条件。

比如,家里来了客人,你要让孩子参与接待,经常的耳濡目染,他自然就会逐渐学会待人接物之道。

对于大一点孩子来说,家长有机会也要适当地带他参加各种聚会,让孩子学习与大人和孩子打交道。

这样,见的人多了、自信心也强了,孩子在人前也就显得落落大方。

初上幼儿园,家长问孩子要注意什么第一是时间,不要在这样的时间里问孩子问题:1、刚刚放学的时候。

2、吃晚饭的时候。

3、饭后散步时间。

这些时间,小孩子的注意力一般都在别的地方。

刚放学时候看见妈妈的快乐;吃晚饭时候注意力在饭菜上;散步时候注意力在周围环境上。

1N HoIX最好的时间是晚上睡觉时候,和孩子一起躺在床上,一边摸摸她的小肚子,一边慢慢的问。

第二是角度。

角度要细,提问切口要小。

比如,今天小朋友午睡的时候有没有滚来滚去啊?有没有小朋友被老师批评了?午睡醒来以后吃的小点心好吃吗?吃了什么?你有没有吃完?第三是顺序。

不要问孩子一大早发生的事情。

人的记忆力总是有限的,更何况是无意记忆。

所以在问孩子问题的时候最好倒着问。

比如问她:今天妈妈来接你的时候,坐你旁边和你一起玩积木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她今天是谁来接的?玩积木前老师给你们吃小点心了吧?好吃吗?再然后是午睡、午饭、上午的户外活动,还有上午上课,上午点心,上午广播操。

第三是重点。

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问她园里表现不要什么都问,要分阶段。

比如我们一般最先是关注孩子的情绪问题,但是不要问她有没有哭,你这样一问,她肯定感到很委屈。

你可以问问哪个小孩子最喜欢笑了?这样的问题先持续几天,然后换另外的问题。

比如就餐情况,午睡情况,与小朋友的交往情况。

没有必要去问她学了点什么。

刚上小班,本来也不讲究学到什么,关键是孩子能够适应新环境。

这两天刚好有同事向我抱怨说,孩子上了幼儿园,晚上回家来,问她什么都说不知道。

所以简单想了一些,给了他一些建议。

也发到这里来,跟大家交流一下。

) KhV UFS1我家孩子今年上中班啦,从小都是我自己带,上幼儿园都是我自己接送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