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课题确定为奇瑞车工具箱盖双型腔注塑模设计。本次设计利用计算机辅助 设计注射模具,分为注射模具的机械设计部分和 CAD 两部分。第一部分,机械设计部 分包括:注射机的选用、浇注系统、动、定模的结构、脱模和顶出系统、排气系统和冷 却系统等设计。第二部分,CAD 部分包括:使用 AUTO CAD 完成模具的二维制图。
1.2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这次的毕业设计题目是根据本次在哈尔滨齐塑汽车饰件有限公司的实习内容定的,
2
在原模件的基础上给与创新,设计奇瑞车的工具箱盖双型腔注塑模设计。 塑料制品已在工业,农业,国防和日常生活中的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电
子业中则为突出。电子产品的外客大部分是塑料制品,产品性能的提高要求高素质的塑 料模具和塑料性能。成型工艺和制品的设计。
国内发展: 目前,国内生产的小模数塑料齿轮等精密塑料模具已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平。使
用 CAD 三维设计、计算机模拟注塑成形、抽芯脱模机构设计新颖等对精密、复杂、大 型模具的制造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34 英寸彩电塑壳和 48 英寸背投电视机壳模具,汽 车保险杠和仪表盘的注塑模等大型磨具,在国内已可以生产。 国外发展:
塑料制品的成型方法很多。其主要用于是注射,挤出,压制,压铸和气压成型等和 气压成型等。而注射模,挤出约占成型总数的 60%以上。注射成型分为加料,熔融塑料, 注射制件冷却和制件脱模等五个步骤。当然如利用电气控制。可实现半自动化或自动化 作业。
因注射模成型的广泛适用,正是我这个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1.3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虽然近几年模具出口增幅大于进口增幅,但所增加的绝对量仍是进口大于出口,致 使模具外贸逆差逐年增大。这一状况在 2008 年已得到改善,逆差略有减少。模具外贸 逆差增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特别是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 带来了对模具旺盛需求,有些高档模具国内的确生产不了,只好进口;但也确实有一些 模具国内可以生产,也在进口。这与中国现行的关税政策及项目审批制度有关。二是对 模具出口鼓励不够。现在模具与其它机电产品一样,出口退税率只有 13%,而未达 17%。
注塑模具设计(工具箱盖双型腔) 第1章 绪 论
1.1 模具的发展情况
模具加工有其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是:1.大多数模具需要在实芯金属模 块上加工出形状复杂的空间曲面,随着模具不断向大型化发展,模块重量也将越来越大, 现在有的已达几十吨;2.大多数模具外形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很少有窄长形的,主要加 工量集中在凹模和凸模上;3.随着模具制品要求越来越精密、复杂,对模具加工精度的 要 求 也越 来 越 高, 现 在 许多 模 具 的加 工 精 度已 达 ±1~2μm , 不 久将 很 快 发展 为 小 于 ±1μm;4.随着用户对模具生产周期的要求越来越短,模具加工就要满足高效、快速, 且有一定柔性和长时间满负荷不停顿运行等要求。根据上述 4 条特殊性,就对模具加工 设备提出了如下一些基本要求:1.机床要有好的刚性和与模块重量相适应的大承载能 力;2.工作台面尺寸要与模具外形尺寸相适应,宜于长方形或正方形及圆形,不宜窄长, 而高度方向及其行程却要求有较大空间;3.要有高的精度及精度保持性;4.要能快速高 效地去除余量,且有很高的可靠性,以保持连续长久满负荷运行;5.为适应复杂的空间 曲面加工,且有大量的加工量,因此要求机床能多轴联动,且配有大信息容量的数控系 统。
就模具行业设备市场这一块,与进口设备相比,国产设备在性能、可靠性、精度、 质量、交货期和综合服务能力等方面都缺乏竞争力。究其原因,一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二是不重视模具行业中的设备市场,三是体制、机制和管理等跟不上。
以数控机床为例来说,2005 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已突破 6 万台,数量和产品水平都 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国内市场占有率却不到 30%(有资料说 2004 年是 26.9%),在模 具行业,恐怕是 20%都到不了。为什麽会这样?我认为大致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内市场 对数控机床有强劲的需求,尤其是中低档产品量大面广又易于生产,大多数机床厂都任 务饱满,这就使许多有关企业不再去追求高、精、尖、难的品种和中高档产品了;二是
目前,进口的塑料模具中,最多的是为汽车配套的各种装饰件模具、为家电配套的 各种塑壳模具、为通信及办公设备配套的各种注塑模具、为建材配套的挤塑模具以及为 电子工业配套的各种塑封模具等。出口的塑料模具以中低档产品居多。由于中国塑料模 具价格较低,在国际市场中有较强的竞争力,所以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前景很好,近几年 出口年均增长 50%以上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上面只提出了一些大多数模具加工对设备的基本要求,此外尚有不少特殊要求。例 如加工塑料的机床就要求有更高的速度,但由于切削力小,为降低成本,机床可采用轻 型结构;试模用的研配压机则不要求其高效快速,但要求有反转动能以便修模;某些简 单工序的大量重复加工可用专机等等。同时,复合加工、柔性加工和在线检测也是模具 加工的要求。
加入 WTO,给塑料模具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带来更多的机会。由于中国 塑料模具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产品价格优势明显,有些甚至只有国外产品价格的 1/5~ 1/3,加入 WTO 后,国外同类产品对国内冲击不大,而中国中低档模具的出口量则加大; 在高精模具方面,加入 WTO 前本来就主要依靠进口,加入 WTO 后,不仅为高精尖产 品的进口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同时还促使更多外资来中国建厂,带来国外先进的模具技 术和管理经验,对培养中国的专业模具人才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金属设备方面,特别是在中低档数控设备方面,国内企业也一样是大有可为的。 近年来,光是浙江的模具行业,每年都从台湾或国内台资企业购进 2000 多台中低档设 备,我国一些机床企业,是完全有能力进入这一市场的。先从中低档产品开始,再逐渐 向高端发展,这可能是一条比较切合实际的路子。当然,随着模具工业总体水平的不断 提高,所需设备的档次理所当然的也在不断提高。例如浙江有些模具企业已开始淘汰台 湾设备而把采购目光逐渐转向日本和欧美了。然而日本和欧美设备的价格毕竟还是昂贵 了一些。这也正是国内机床企业的一个良好机遇。希望国内机床行业能把握好这个良好 机遇,在我国模具行业"十一五"的发展中,为其插上翅膀,真正起到利其器而助发展之 积极作用。针对国产模具加工设备行业创新开发能力不足、市场占有份额偏低,罗百辉 建议骨干重点企业,应一方面努力提高现有产品的质量和尽快改善服务,另一方面应针 对模具行业所需去开发一些新产品,并大力进行宣传,以逐渐形成好的品牌和树立起良 好的形象来。特别是生产金切机床的骨干企业,更应重视这一问题,因为生产电加工设 备的企业在这一点上相对要好得多,有关企业已经在模具行业中树立起了一些较好的品 牌和建立起了良好信誉和形象。
2010 年是中国塑机行业奋力应对险挑战、加快转型升级、迈向塑机创造的重要之 年。智能化将会是塑料机械的发展方向,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也会是塑机企业的一大 重要课题。随着塑料制品加工业的进一步成熟,它对于塑料机械产业也提出了越来越高 的要求。模具专家罗百辉预测,智能化将成为塑机开发的新方向。近年来,国内专业化 生产发展迅速,如上料装置、螺杆、机筒、减速器和快速换网装置等零部件都能自行生 产。同时,供货期已缩短到 6-9 个月,约为过去的 1/3 时间。并且,产品品种向多样化 发展,如各种注塑机、挤出机和吹塑机等。特别是注塑机,大型、超大型的产品相继问 世。专家指出,高精密的塑机是研发目标,要融入更多的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能实现 自动调控的机械将会成为未来市场的主角。
与之同时,中国塑料模具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有了 很大进步,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 密、复杂、长寿命的中高档塑料模具每年仍需大量进口。在总量供不应求的同时,一些
4
低档塑料模具却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还有一些技术含量不太高的中档塑料模具也 有供过于求的趋势。
国外注塑模具制造行业的最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和网络化。追 求的目标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国外发达国家模具标准化程度达到 70%-80%,实 现部分资源共享,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及制造周期,降
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模具制造业的应变能力满足客户要求。
未来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由于汽车、建筑、家用电器、食品、医药等产业对注射制品日益增长的需要, 推动了注射成型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塑料机械有 70%左右是注射成型机。中国 塑料加工业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注塑机及模具产业迅猛成长开拓了广阔空间。目 前在塑料加工制品中,83%采用了注射模具成型。从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加拿 大等主要生产国来看,注塑机的产量都在逐年增加,在塑料机械中占的比重最大。
3
从注塑机的发展情形可以预见,塑机配件大有可为。随着注塑机的发展及国际市场 的不断扩大,给塑机辅机及周边设备的市场带来了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商机,以往,中 国客户大都只注重加工设备的投资,而选购相对较为廉价的辅机及周边设备。随着汽车、 移动电话、电子电器、食品饮料包装、塑料建材等市场的迅猛发展,为之配套的塑料制 品加工商为了满足终端市场对高品质塑料产品的需求,开始选用高档次的辅助设备配合 生产
现在模具行业设备市场中,中高档产品基本上已被日本和欧美国家所占领,中低档 产品主要从我国台湾进口。现在韩国设备已开始呈现不断扩大其市场占有率的趋势,而 多数国内机床企业仍对此无动于衷,还在局外游移。
鉴于国内机床行业尚不重视模具行业中的设备市场,国产设备在这一市场中的很低 的占有率,机床行业应该密切关注模具行业的发展,重视模具行业中的设备市场,即使 是在目前任务饱满的情况下,也应从长远发展出发,从战略高度去认识,并对这一市场 进行充分研究与正确定位。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节约能源的大前提下,中国塑料机械的逐渐转向了生产轻量化、 节省资源、节省能源、能再生循环利用制品的机械设备的专业化方向发展。而面对金融 危机,目前塑机市场有点混乱无序的“价格战”,更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塑料机械市场 在管理方面的弊端。而在管理方面,有关方面也表示,应该尽早出台有关塑料机械的精 度标准及其检测标准,这对于规范当前的众多塑机企业纷纷加入的“价格战”的塑料机 械市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营造一个经济制造、公平有序的竞争市场环境,推动塑 料机械技术的不断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金融危机之际,塑料机械行业应在现有发 展的基础上,更积极努力,争取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塑机的差距,成为塑料机械工业强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