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
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
同学们,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蔡顺,是汉代汝南人。
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抚养大。
蔡顺对母亲特别孝顺。
家里的重活,他总是抢着干;有好吃的东西,也总是第一个想着母亲。
有一年,发生了王莽叛乱,又遇到大饥荒,柴米特别昂贵。
他买不起米,只好到树林里摘野果充饥。
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赤眉军。
一个士兵看到他篮子里的桑葚,厉声问道:“你篮子里的桑葚一边是红的一边是黑的,到底是什么意思?”蔡顺回答说:“我买不起柴米,只好采野果充饥。
黑色的桑葚很甜,是给我母亲吃的,红色的桑葚酸,留着给自己吃。
”赤眉军听了,感动于他的孝心,就送给他三斗白米和一头牛,让他带回去好好供奉母亲。
平日里,爸爸妈妈总是教育我:做人,就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懂得孝敬父母的人。
失去孝,就像一个人没有心,只有一具躯壳,会受到世人的鄙视。
在家里,母亲总是以身作则教育我。
每次买水果回来,先选个大的,让我给奶奶送去;吃饭的时候,她不仅给我和妹妹夹菜,也往奶奶碗里夹,还对我们说奶奶年纪大了,要学会照顾奶奶。
妈妈照顾家很辛苦,却劝奶奶多休息。
天冷了,妈妈会给奶奶买衣服鞋袜;过年
了,她和爸爸带着我们提上礼物去给外公外婆拜年…….时时处处,妈妈都在以行动告诉我,做人,要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常言道:慈鸦反哺,羔羊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
在家里,我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妹妹年幼,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我主动担起照顾妹妹的责任。
每次放学回家,我都主动把妹妹抱在身边,逗妹妹开心。
有一个星期天,妈妈有事要外出,我便主动担任起照顾妹妹的责任,对妈妈说:“妈妈,你放心吧,妹妹就交给我了。
”早上妈妈早早地就走了,我起了床,给妹妹穿好衣服,帮妹妹洗脸。
哭闹的妹妹要找妈妈,我再三劝她,都没起作用,这时我想起了妈妈一贯用的绝招,说:“好妹妹,别哭了,我给你做好吃的。
”以往妹妹一哭,妈妈就会给她做好吃的。
为了不使自己措手不及,先前我就跟妈妈学了做饭。
妹妹听了果然不哭了。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给妹妹蒸了她爱吃的鸡蛋羹。
看看这妹妹吃得津津有味,我心里也美滋滋的,心想终于可以帮到妈妈了。
同学们,让我们每个人都怀着感恩之心来孝爱父母吧。
只有这样,你才能称得上一个无愧于天地之间的人。
亲爱的同学们,孝爱父母,我能做到,你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