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训练课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国防教育和军事课程是军事化管理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服务。
二、课程目标军事训练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体育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和增强自身体质,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育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
体育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健康第—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更新观念、提高健康素质和运动能力,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学生今后参军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课程要求1、军事体育课(含基本军事技能和体育训练)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成绩记入学生档案,按照《大纲》组织实施军事课教学,严格考勤考核制度。
2、军事理论教学时数为18学时,学校在完成规定的学时之外,应积极举办军事化管队列队形会操表演。
在军事理论教学中,要掌握好深度和广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采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确保教学质量。
3、基础军事技能训练时间至少为34学时,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30学时。
在组织军事技能训练时,要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条例为依据,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军事素质。
四、课程内容;1、国防教育(含军事训练)2、体育运动(常规体育锻炼)(一)军事技能训练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1、《内务条令》教育2、《纪律条令》教育3、《队列条令》教育与训练4、单个军人队列动作训练5、班队列动作训练(二)武术1、基本步法(扑步、马步、弓步)2、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3、二十八式太极拳(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1、侧身跑、往返跑,小步跑。
2、蛙跳、台阶跳、纵跳摸高;3、俯卧撑,高抬腿,(四)田径:1、短跑,加速跑;50米、100米跑;接力跑;2、跳跃:蹲踞式跳远;三级跳远。
(五)棋类:1、象棋、围棋、五子棋、军旗、跳棋。
(六)健康教育1、高中生基本身体素质。
2、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军事训练课(入学第一学期)第一周:室内理论讲解军训有关的内容及学生对军事训练的了解,自我介绍、第二周:站军姿军姿动作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脚尖向外分开约60°;两腿挺直;收腹、抬头挺胸、身体前倾,双肩后张,两眼目视前方;手指并拢,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
第三周:站军姿军姿动作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脚尖向外分开约60°;两腿挺直;收腹、抬头挺胸、身体前倾,双肩后张,两眼目视前方;手指并拢,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
第四周:稍息、立正、跨立(即跨步站立)、报数口令:稍息。
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
停止间转法立正是外勤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口令:立正。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跨立(即跨步站立)跨立主要用于军体操,执勤和体能训练等场合,可与立正互换。
口令:跨立。
要领: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而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右手手指并扰自然弯屈,手心向后。
携枪时不背手。
口令:报数。
要领: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
数列横队时,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缺×名”。
第五周:停止间转法四面转法,要做到两快:转体快(利用脚跟,脚掌的合力迅速转向新方向),靠脚快(脚腕用力,取捷径迅速靠脚);两准:转体方向要准,靠脚的位置要准;一稳:转体和靠脚时身体要稳,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转体时身体前倾,手臂夹紧,靠脚声一致、响亮。
口令:向右(左)--转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和脚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
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身保持立正姿势。
半面向左(左)转,按向右(左)转的要领转45度。
向后转口令:向后--转。
要领:按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
第六周:蹲下、起立口令:蹲下。
要领:右脚后退半步,臀部坐在右脚跟上(膝盖不着地),两手自然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
蹲下过久,可自行换脚。
起立口令:起立。
要领:全身协力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势。
第七周:齐步走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屈,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
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12步。
第八周:跑步走口令:跑步--走。
要领:听到领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在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上),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
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
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第九周:正步走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它礼节性场合。
口令:正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踢出(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约7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变屈,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
行进速度每分钟111—116步。
第十周:敬礼、礼毕口令:敬礼。
举手礼。
要领:上体正直,右手取捷径迅速抬起,五指并拢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约2厘米处(戴无帽檐帽时,微接太阳穴上方帽墙下沿),手心向下,微向外张(约20度),手腕不得弯屈,右大臂略平,与两肩与两肩线一线,同时注视受礼者。
礼毕口令:礼毕要领:行举手礼者,将手放下,举手敬礼,将头转正;敬礼时要做到一快:右手迅速抬起,从胸前划过,取捷径到位。
三条线:右手抬到位后,右大臂略平,与两肩膀略成一线;右手腕挺直,手掌与小臂略成一线;身体上拔,从头到脚上下一线。
礼毕时,迅速放下,成立正姿势。
第十一周: 原地踏步踏步用于调整步伐和整齐。
停止间口令:踏步--走。
行进间口令:踏步。
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齐步走或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
踏步时,听到“前进”的口令,继续踏2步,再换齐步或跑步行进。
第十二周:齐步的行进与立定(1) 齐步与立定口令:齐步--走、立--定动作要领:当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后,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放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12步。
当听到“立--定”口令后,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第十三周:跑步的行进与立定(2)跑步与立定口令:跑步--走、立--定动作要领: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关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
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
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当听到“立--定”的口令后,继续跑2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第十四周:跑步的行进与立定(2)跑步与立定口令:跑步--走、立--定动作要领: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关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
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
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当听到“立--定”的口令后,继续跑2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第十五周:正步的行进与立定(3)正步与立定口令:正步--走、立--定动作要领:当听到“正步--走”的口令后,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腰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
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手心向右,右手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
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10——116步,听到“立--定”的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第十六周:正步的行进与立定(3)正步与立定口令:正步--走、立--定动作要领:当听到“正步--走”的口令后,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腰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
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手心向右,右手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