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综合智慧能源开发现状及投资建议

浅谈综合智慧能源开发现状及投资建议

浅谈综合智慧能源开发现状及投资建议
发表时间:2018-06-11T11:37:44.8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作者:马力曾佳王永瑞
[导读] 摘要:综合智慧能源是为区域内用户提供电、热、冷、气、水等能源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是能源供给侧革命的一种实现形式。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北京 100033)
摘要:综合智慧能源是为区域内用户提供电、热、冷、气、水等能源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是能源供给侧革命的一种实现形式。

充分满足用户多样化用能需求,创新能源消费方式,利用需求的差异化,实现用能需求的互补,实现智慧高效用能。

关键词:综合智慧能源;分布式天然气;能源站
1 综合智慧能源定义
综合智慧能源是在供应侧提供电、热、冷、水、气等多能源品种,主要是以分布式天然气多能供应为基础,集成光伏、小型风电、蓄能等能源交换设备,以就近、分散、贴近用户的经营方式,充分考虑用户的多能需求和用能特征,为用户提供高效、清洁、经济的用电、用气、用冷等服务。

2综合智慧能源发展现状
2.1国际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对智慧能源研究起步较早,总结发达国家发展现状,对智慧能源探索先从智能电网入手,逐步并入多能源品种、复杂运行体系,形成较大范围的能源互联网。

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美国:2001年,提出智能电网的概念并开始进行研究。

2008年,智慧能源法案颁布,明确智慧能源未来发展的框架。

该法案分为技术和资金支持两部分。

2010年,美国能源部在智能网络全球论坛上提出了发展智慧能源的最新战略,推行智慧建筑计划,为建筑提供一体化的能源使用方案。

欧盟:2003年,发布“智慧能源—欧洲”政策,计划为地方、区域和国家级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等激励计划提供财政支持。

2005年,提出“欧洲信息社会—2010”,推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2013年,发布第二个“智慧能源—欧洲”计划,旨在建立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可实现自我调控的高效能源系统。

日本:2010年,启动“智慧能源共同体”计划,该计划涵盖能源、社会基础设施和智能电网等领域,主要包括两个项目。

一个是智慧城市示范项目,侧重供给侧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另一个是“智慧能源网”示范项目,由在线能源服务及区域能源服务两大基础设施工程构成。

2.2国内发展现状
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在智慧能源领域,明确提出了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和新兴业务等四项实施计划,为智慧能源的发展绘制了方向明晰的路线图。

在“互联网+”指导意见发布后,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又发布《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计划到2020年,初步建成安全可靠、开放兼容、双向互动、高效经济、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体系。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电改9号文)中,鼓励提高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比例,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运营模式,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建设,因地制宜投资建设如燃气“热电冷”联产等各类分布式电源,准许接入各电压等级的配电网络和终端用电系统。

3存在的问题
综合智慧能源与传统能源方式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客户目标型,以客户消费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整完善能源的供给侧的供能方式,形成供需双方互动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机制。

作为一个刚刚在国内兴起的行业,各个地区的接受程度差异较大,例如规划情况、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电价政策等相应配套落地政策还未出台。

4 投资建议
综合智慧能源项目需根据所在区域的用能特点科学优化方案,应以纳入区域规划为切入点,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参与区域能源规划促进项目开发进度。

以经济性为前提,重点瞄准价格承受能力强的地区,并重点面向商业、办公等用能价格高的用户群体。

4.1区域选择
考虑到综合智慧能源的运行特点,项目的投资还是要优先考虑江浙沪、珠三角、北京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这些地区的节能减排压力大,且有实力给与补贴,民众也更能接受新兴的用能方式。

4.2以燃机分布式为主体能源站供应模式
针对新城区、城镇、工业园区供能。

供能价格应优先考虑采用两部制价格机制;面向园区工业用户,可通过能源梯级利用和循环利用等,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实现合作共赢;以智能电网、智能热网等为媒介,提高了能源供应的品质。

针对南方地区集中供冷、热水和工业蒸汽。

在南方发达城市,实行集中供冷、热水和工业蒸汽等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也是进入南方能源市场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在南方发达地区将供冷作为主营业务,并依据供冷距离,实施近距离燃气轮机发电余热制冷、中距离蓄冰制冷、远距离电制冷的梯级供冷方案。

针对楼宇式建筑物供能。

适宜布局在环保约束强、能源需求品质高、冷热价格承受能力强的地区,比如京津冀、沿海发达地区、省会城市等。

该模式下,电力的供应根据发电设备功率大小可选择“并网不上网”和“并网上网”两种模式。

在用户的选择上,建议重点面向用电价格高的商业、办公用户,而对于学校、医院、居民等网上用电价格较低的用户,需要做好经济对比分析。

4.3岛屿式供能模式
岛屿式供能类似一个孤网区域供能,综合智慧能源新理念是项目开发的亮点和关键,此类项目政府需要企业灌输并提供先进的技术方案。

需要积极参与地区的发展规划,以解决政府部门面临的困难和想要解决的问题为出发点,做到方案有创新、符合需求方能推动项目实施。

4.4配售电网模式
进入国家试点是当前阶段配售电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

首先要积极与当地政府汇报沟通,促使项目纳入地区专项试点范围。

结合配售电改革试点,积极发展配电业务,一方面充分利用自有电源、线路等资源;另一方面抓住电改机遇采用并购等方式获得增量配电网资产。

4.5新型源网荷组合的供热发展模式
开发供热市场不一定必须拥有热源,既可以源、网、荷一体化,也可以网、荷一体化。

既可以一源多网,也可以一网多源。

该类项目的开发可以现有管网和热源为基础,通过直接投资、多方面并购等多渠道开展供热与销售一体化经营。

实行一网多源开拓市场,充分利用内、外部单位热源,实行一网多源供热。

以供热为基础,逐步向供热、供气、供冷、配电、售电等综合能源供应方向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综合智慧能源的发展还存在着包括技术、经济和市场等方面的障碍,但最主要的障碍还是在制度和政策层面。

在市场和经济方面,由于我国综合智慧能源尚未形成经济化的产业规模,技术和装备也有待改进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因此,尽管发展潜力巨大,但现阶段还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政策倾斜。

作者简介:马力(1980-06-19),男,汉族,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当前职务:投资管理专责,当前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电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