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论性较强的参考书目

理论性较强的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1、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2、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李定仁、徐继存主编,《教学论研究二十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5、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汪刘生著,《教学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7、黄甫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8、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9、陈侠著,《课程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0、白月桥著,《课程变革概论》,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11、石鸥著,《教学病理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012、石鸥著,《教育困惑中的理性追求》,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张楚廷著,《教学论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4、郭晓明著,《课程结构论:一种原理性探寻》,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郭晓明著,《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6、[美]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17、赞可夫著,杜殿坤等译,《教学与发展》,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18、赵祥麟等主编,《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9、巴班斯基著,冯春难译,《教学与课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20、(美)派纳等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历史与当代课程话语研究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1、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22、黄政杰:《课程设计》,(台湾)东华书局,1991年版23、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24、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5、钟启泉主编:《国外课程改革透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26、张玉田等编著,《学校教育评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27、[美]莫里斯·L·比格:《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张敷荣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28、孔布斯著,赵宝恒等译,《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9、袁振国主编,《对峙与融合:20世纪的教育改革.》,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30、石鸥, 刘丽群著,《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31、冯生尧主编;高凌飚主编,《课程改革:世界与中国》,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32、魏国栋,吕达主编;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课程改革整体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3、陈玉琨等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4、(美) 鲍尔著;侯定凯译,《教育改革:批判和后结构主义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35、Benjamin Levin著;项贤明,洪成文译,《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6、(美)Sandra Hollingsworth主编;黄宇等译,《国际视野中的行动研究:不同的教育变革实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37、[美]劳伦斯·阿瑟·克雷明:《学校的变革》,单中惠、马晓斌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8、肖川,张文质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439、余文森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四大素养》,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40、张祖春主编, 王祖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明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1、徐仲林、徐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42、杜殿坤主编:《原苏联教学论流派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43、瞿葆奎主编,陆亚松、李一平选编:《课程与教材》(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44、[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45、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46、施良方:《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47、钟启泉、李雁冰主编:《课程设计基础》,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8、张华:《经验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9、陈伯璋:《潜在课程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年版50、李子健、黄显华:《课程:范式、取向和设计》,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51、(苏)费里波夫著;李震曾, 徐景陵译,《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52、吴康宁主编,《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53、吴永军著,《课程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4、马和民,高旭平著《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55、施良方等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56、田慧生等著,《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57、李其龙:《德国教学论流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58、钟启泉、黄志成主编:《美国教学论流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59、瞿葆奎主编,马骥雄选编,《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0、赞可夫著,杜殿坤译,《和教育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61、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062、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63、杜威著,曾纪云译,《教育哲学》,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8.1164、(德) 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65、(美)麦克莱伦著;宋少云,陈平译,《教育哲学》,三联书店,1988.86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编著,《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与社会特别工作组编著;蒋凯主译,《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0、埃·弗洛姆著,孙依依译,《为自己的人》,三联书店,198871、雷尧珠,王佩雄选编,《教育与人的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72、顾明远主编,《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3、黄济著,《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674、黄济著,《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75、吴俊生著,《教育哲学大纲》,商务印书馆,1943.76、赵中建编:《教育的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77、(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378、桑新民著,《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79、桑新民,陈建翔著,《教育哲学对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80、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44页81、让·保罗·萨特著.周煦良,汤永宽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82、保罗·弗雷勒著;方永泉译《受压迫者教育学:三十周年版》台北: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483、(美)杜威著.傅统先,邱椿译,《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5※<参考文章>1、常道直:《赫尔巴特的教学论再评价》,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8年第3期2、孙可平:《STS教育:挑战与反思》,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与比较教育研究所,1999年博士论文3、瞿葆奎、丁证霖:《“道尔顿制”在中国》,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85年第2期4、瞿葆奎、丁证霖:《“文纳特卡制”在中国》,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86年第1期5、张民选:《回应、协商与共同建构——“第四代评价理论”评述》,载《外国教育资料》,1995年第3期6、欧用生:《从“课程统整”的概念评九年一贯课程》,载《教育研究资讯》,7(2),1999年4月7、陈琦、张建伟:《再论建构主义学习观》,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1期8、何克抗:《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9、胡定荣,21世纪中国教学论发展的问题与走向,《教育研究》2002/310、张传燧,——兼与蔡宝来先生商榷,《教育研究》2002/311、李秉德,“教学设计”与教学论,《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012、杨小微、何艳,在反思中重建:2005年我国教学论研究及学科发展述评,《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1113、刘启迪,课程理论发展与实践进展——全国第五次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014、张华:《“实践的课程范式”及其应用研究》,载《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第5期15、张华:《美国当代批判课程理论初探》,载《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第2、3期16、杨启亮,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思考,《教育研究》2002/0617、杨小微,教学论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兼论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关系,《课程.教材.教法》2002/1218、王敏勤,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与整合,《中国教育学刊》2003/0819、蔡宝来,现代教学论的未来研究热点及走向,《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3/0320、王鉴,教学论的表述危机与研究转型问题,《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0221、李政涛,解读课程理论与教育学的关系——兼论当前课程研究方向的转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0422、钟启泉,开拓比较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视域——兼论比较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特征,《比较教育研究》2005/0323、李东,课程与教学研究视野的拓展——《现代课程与教学研究新视野文库》评介,《教育研究》2005/0724、黄甫全,当代课程与教学论:新内容体系与教材结构,《课程.教材.教法》2006/0125、张永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策略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06/0926、胡雁,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胡塞尔“回到事情本身”的教育理解,《大学教育科学》,2006/0527、徐萍教育现代性的隐忧——一个后现代的视角,《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528、张映礼,从《世界教育危机》看教育公平问题《现代教育论丛》,2006/0329、上海教育科研所,教育改革——世界关注未来的焦点,《上海教育》2006/Z130、杜静,教育全球化的现实境遇与价值选择,《比较教育研究》,2005/1231、上海教育科研所,当今国际教育在改革什么,全球教育发展趋势与各国亮点,《上海教育》2005/Z232、刘良华,教育、语言与生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133、杨旭东,教育危机新论,《现代教育论丛》,2000/0534、黄忠敬,世界教育危机及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湖南教育》,2000/0335、夏人青,从应付危机到迎接未来——近二十年来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全球教育展望》,1999/035※<参考网站>1、中文网站/Index.html/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index.jsp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kcs/index.htm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国课堂教学网/中国基础教育网/中小学教学研究/portal/site/ascd/index.html美国国会图书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