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及其化合物1.下列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 NOB. NH3C. HClD. Cl22.常温常压下,向盛有 mL NO的试管中缓缓通入 mL O2。
最终试管中剩余的气体成分和体积为A. NO,1 mLB. O 2, mLC. NO2,1 mLD. 无法确定3.关于盐酸、硫酸、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都是含氧酸B. 都属于强电解质C. 都容易挥发D. 都能与金属Mg发生反应产生气体4.下列物质:①氢氟酸;②浓H2SO4;③烧碱溶液;④Na2CO3固体;⑤氧化钙;⑥浓HNO3。
其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SiO2反应的有( )A. ①③④⑤B. ②③⑥C. ①②⑥D. 全部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 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B. 用氢氟酸雕刻玻璃,是由于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C.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H2SO4具有吸水性D. 氯气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而不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6.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它与水反应有气体生成.下列关于氢化铵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 电子式是:C. 与水反应时,它是还原剂D. 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稀硝酸是弱酸,浓硝酸是强酸 B.稀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主要放出氢气,而浓硝酸则通常使金属钝化C.浓硝酸、稀硝酸和浓硫酸都是强氧化剂 D.室温下,铜既可与浓硝酸反应,又可与稀硫酸反应8.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是A. 只有NO2B. 只有NOC. NO2和NOD. NO2和H29.下列关于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氨易液化,因此可用作制冷剂B. 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C. 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D. 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 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VmL气体(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为A. 504 mLB. 336mLC. 224 mLD. 168 mL11.亚硝酸(HNO2)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A. N2B. N2O3C. HNO3D. NO2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雨是指PH<7的雨水,酸雨长时间放置,酸性变强 B.用排空气法收集NOC.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可以快速制氨气,经氯化钙干燥后得到纯净的氨气D.2NH3+Cl2=6HCl+N2,因此可以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13.下列溶液中,常温下可以用铁罐装运的是A. 浓盐酸B. 稀硫酸C. 浓硝酸D. 硫酸铜溶液14.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生成NO2C.在O2存在时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硝酸 D.可由NH3在催化剂作用下与O2反应生成15.下列关于硝酸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浓、稀硝酸光照和受热都会分解 B.浓硝酸与金属反应不放出氢气,而稀硝酸与金属反应可置换出氢气C.常温下,因为铝和铁不与浓硝酸反应,所以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D.铜分别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生成NO2和NO,故稀硝酸的氧化性大于浓硝酸16.将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 2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其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A. B. C. D.17.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物质。
(1)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单表示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酸雨的pH_____(填“>”、“<”或“=”);②D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③反应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在一定条件下氨气亦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18.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试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1)常温下,可用铁、铝制的容器盛放浓硫酸,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性。
(2)硝酸铜是制备Cu-Zn-Al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
下列制备方法符合“绿色、环保”理念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 Cu + HNO3(浓)→ Cu(NO3)2② Cu + HNO3(稀)→ Cu(NO3)2③Cu CuO Cu(NO3)2(3)①在50mL 18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 B.C.D.②若使上述反应①中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向浸泡铜片的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铜片溶解,并且该反应的产物只有氯化铜和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HNO3是重要的工业产品,下图为合成氨以及氨氧化制硝酸的流程.(1)N2约占空气体积的,从空气中分离出N2利用的原理是.(2)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标准状况)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3)氧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作用是.20.工业合成氨是利用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
氨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请回答下列问题:(1)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氮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2)写出氨分子的电子式______;指出分子中化学键是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3)写成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相同条件下“1molN2和3molH 2”的能量与“2molNH3”的能量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21.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大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下列气体能采用如图收集方式的是__ _。
A.O2 B.NOC.H2(3)若反应收集了336mL标况下氨气,将其配制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
(4)另取上述(3)所得溶液配制成L溶液l00mL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填代号)___。
A.烧杯 B.胶头滴管 C.玻璃棒 D.l00mL容量瓶 E.漏斗(5)某学生欲试验氨气的水溶性,将集满干燥氨气的试管倒置于水中,则其观察到的现象应该与______图一致。
虽是大气污染物,但研究表明少量NO在人体内可参与神经系统的调控。
(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研究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确实是NO。
①反应开始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导管a处产生无色气体、_______。
②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
③若需使反应停止.可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
(3)如要在上图a管处连接收集NO气体的装置,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4)工业上利用氨气和氧气制取NO的方法是(填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3.学生设计的用氨催化法制取少量HNO3溶液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室制备NH3,下列方法中适宜选用的是(填序号).①固态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加热②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③碱石灰中滴加浓氨水④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装置C的作用是;装置C中的现象是;为确保装置D中尽可能多地生成HNO3,所通入O2和NH3的体积比应大于.(4)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试卷答案A. NO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A正确;B. NH3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错误;C. HCl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错误;D. Cl2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错误,答案选A。
根据4NO+3O2+2H2O=4HNO3可知氧气可以消耗NO的体积为,所以反应后NO过量3mL-2mL=1mL,答案选A。
3.B①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与水,故①正确;②二氧化硅不与氢氟酸以外的酸反应,不与浓硫酸反应,故②错误;③二氧化硅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水,故③正确;④二氧化硅与Na2CO3固体在高温的反应生成硅酸钠与二氧化碳,故④正确;⑤二氧化硅与氧化钙在高温时反应生成硅酸钙,故⑤正确;⑥二氧化硅不与氢氟酸以外的酸反应,不与浓硝酸反应,故⑥错误;故①③④⑤正确;故选A。
点睛:二氧化硅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水反应,属于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反应,但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与水。
本题中要注意二氧化硅和碳酸钠在高温下能够反应。
A. 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A正确;B. 用氢氟酸雕刻玻璃,是由于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B正确;C.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C错误;D. 氯气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氯气没有漂白性,所以不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D正确,答案选C。
点睛:注意浓H2SO4的吸水性与脱水性的区别:浓H2SO4夺取的水在原物质中以H2O分子形式存在时浓H2SO4表现吸水性,不以H2O分子形式而以H和O原子形式存在时,而浓H2SO4表现脱水性。
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常用于气体的干燥剂。
试题分析:A、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所以氢化铵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A正确;B.电子式为,B必正确;C.氢化铵(NH4H)与水反应有气体生成,生成的气体是氢气,氢化铵中的H-被氧化为0价的氢气,作还原剂,水是氧化剂,C不正确;D.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生成氢气和氨气,产生两种气体,D正确,答案选AD。
【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分析】A、硝酸为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B、稀硝酸是强氧化性的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而产生一氧化氮气体;C、浓硝酸、稀硝酸和浓硫酸都具有强的氧化性;D、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解答】解:A、硝酸为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所以无论是稀硝酸还是浓硝酸都是强酸,故A错误;B、稀硝酸是强氧化性的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而产生一氧化氮气体,故B错误;C、浓硝酸、稀硝酸和浓硫酸都是具有强的氧化性,都是强氧化剂,故C正确;D、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C.8.C因先开始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会变为稀硝酸,稀硝酸继续与铜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所以,产生的气体为NO2和NO.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浓硝酸的化学性质,要注意过程分析.9.CA. 氨易液化,液氨气化时吸热,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A正确;B. 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作喷泉实验,B正确;C. 氨极易溶解于水,但氨水不稳定,容易分解,C错误;D. 氨溶解于水生成的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显弱碱性,D错误,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