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生产中两种精油提取方法的比较

大生产中两种精油提取方法的比较

大生产中两种精油提取方法的比较
挥发油(精油)大生产中,使用水蒸汽蒸馏有两种具体的不同方法。

一种是使用纯蒸汽蒸馏,另一种是与水共沸蒸馏。

两种大生产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两种方法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有差别的。

虽然我生产过的品种相当多,但是,也没有对两种方法生产的同一品种作系统的比较,因而不知道具体有什么差异。

但可以确定,两种不同的方法生产的精油成份上是有差异的,至少是有一部分品种是有差异的,因为,至少部分品种精油的颜色是不同的。

比如柏木油,纯蒸汽蒸馏得到的精油为棕红色,而共蒸馏得到的是精油为淡黄色。

甘松油也是这样,纯蒸汽蒸馏得到的精油为橙红色,而共蒸馏得到的是精油为黄色。

莪术油生产中,与水共沸生产出来的莪术油虽然各项指标都有达到药典标准,但是,生产出的注射剂乳光会比纯蒸汽蒸馏工艺生产出来的明显得多。

由此可见,两种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杂质含量的差异,但大量成分是没有差异的。

第二,两种方法出油率有一定的差异。

通常,纯蒸汽蒸馏提取的出油率要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纯蒸汽提取时,药材多,蒸汽可以穿过更多的药材,以达到挥发油蒸汽在此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另外,水中的溶解也是一个原因。

除了上面两点小有不同外,更多差异体现在经济指标方面。

纯蒸汽蒸馏因为没有水,可以装更多药材因而相同产能设备投资小,因为不需要烧开大量的水,能耗也较低。

药渣处理上面,纯蒸汽蒸馏得到的是干渣,处理很方便,往往还可以卖一点钱。

但对制剂厂来说,选择与水共蒸馏是不得已的。

因为往往同时需要提取水溶性成分,提取的工艺,包括提取次数、加水量、提取时间往往是报批后订死了的。

如果提取不出来挥发油,就只能从设备上想办法,工艺上只能在细节上进行改进。

我第一次为制剂厂家解决提油问题,是为浙江康德药业解决提白术油。

这次是失败的,原因是厂方不允许粉碎药材,怕放液困难;也不让改下进汽,只让改油水分离器。

当时我经验不足,认为他们的问题就是油水分离器结构不合理。

结果改了后,一百多公斤药材只提了不到二百亳油,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因为当时,我还没有彻底弄清多能提取罐提不出来油的根本原因,所以,后来总是建议厂家用纯蒸汽提取。

这样只有少部分厂家会接受,而且很也不情愿,但因为后工序有包裹挥发油工序,也只有先提出来再说了。

真正弄清汽提和水煮的差异,是在给马应龙药业做设备以后了。

当时,马应龙药业一个品种面临现场检查,必须提出油来。

他们找了很多人都没有解决这个难题,最后找到了我。

我当时保证他们能提出来,但不能保证能按原工艺提出来。

他们没有办法,在我这设备上提取确实效果不错,也只有试一试。

为了保险起见,要求设计的设备既可以汽提,又可以水提。

这套设备投产后,汽提效果很好,水提只是收率略低一点,也比他们要求的提取率高很多。

正是这次的经验,让我彻底弄清了提挥发油的关键影响因素。

对同一种药材来说,从对提取的影响能力上来看,因按下列因素排序:
油水分离器结构合理性> 加热方式和功率> 药材粉碎度> 冷凝温度
上面的只是针对设备工艺方面而言,药材所含精油的理化性质,更为关键。

于大多数制剂厂家来说,并不要求挥发油提取的转移率,有些品种如果油提多了,还不知如何加进去。

从上面所说的因素改进设备工艺,大多数厂家都能在不改变报批工艺的前提,达到满意的提油效果。

药材所含精油的理化性质是提油的基础,后面我会进一步和大家分享我提过的品种。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有具体问题可于我留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