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 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 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
,而且它的空间指 变化。
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
第二节 海陆分布
知识目标
• 1、了解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分布特征 • 2、了解七大洲及其主要特征及七大洲分界
线 • 3、了解四大洋及其主要特征 • 4、重点掌握七大洲及其四大洋空间分布位
置
一、陆地与海洋
1.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比
海陆面积比较
海洋 (3.61亿平方千米)
世界第二大洋,轮廓呈“S”型 ,航运发达
世界第三大洋,北部为特有的季 风洋流
最小的大洋,地处北极圈内,有 极昼、极夜现象
5、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及相对位置
K北冰洋
亚洲
F
太 北美洲 I
平H 洋
G 南美洲
北冰洋
欧洲E
A 亚洲
D 非洲 J
印度洋
C
B
南B极洲
看图说出与欧洲相邻亚的洲大、非洲洲 看图说出非洲濒大临西的洋大、印洋度洋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地球的自转
大家注意观察:地球的 自转有什么特征?
地球不停地自转使
得地表上昼与夜发 生了什么变化
地球绕转的轴: 地轴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周期: 一天 地球自转的结果 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昼夜交替(周期:1个太阳日)
b、a、由地于球地不球发不光停、的不进透行明自,转所运以动地,球所上以产生了昼夜现交象替
三、四大洋
1、基本概念: 洋、海、海峡、海湾 、内海 2、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面积大小与深度比较: 4、四大洋主要特征: 5.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及相对位置(学习重点)
1.基本概念:洋、海、海峡、海湾
海 大洋 边缘部 分。
洋 海洋 的中心 部分。
海湾 向 陆地凹 进的海 域。
1、基本概念 陆地:地球表面未被水体淹没的部分。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 半岛:三面临水,一面同陆地相连的陆地。 大洲: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称大洲。
陆地的存在形态
群岛 半岛
大
岛屿
陆
半岛
群岛
岛屿
岛屿
2.七大洲名称与轮廓:
亚洲
欧洲 大洋洲
北美洲
非洲
南极洲
南美洲
3.七大洲的面积:
海峡 两个 海区之间狭 窄的水道。
内海 深入大 陆内部,只 有狭窄水道 与海洋相同
的海。
陆间海 介 于大陆之间
的海。
二、四大洋名称
4北冰洋
大
3
2
1
西
太平洋
印度洋
洋
3、四大洋面积和深度比较
记忆口诀:太大印北
4、四大洋主要特征:
大洋名称
主要特征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 ,岛屿最多
C
• A热带 B.北寒带 C 北温带 D.南温带
• 13.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北侧是寒带,南侧是温带,该点地理
• 坐标A是.南B纬66.5°,西经20°
B.北纬66.5°,西经20°
• C.南纬23.5°,东经160° D.北纬23.5°,东经160°
三、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1.2-14所示,回答:
• •
6.太A阳.直①射②最北B、.最①南④的界线C.是②D③
D.③④
•
A.南回归线和北极圈 B.北极圈和南极圈
•
C.北回归线和南极圈 D.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 7.地球上连续的白昼和黑夜现象只出现在 A
•
A.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B.南、北纬66.5°的纬线圈上
• C.南极圈至南极点之间 D. 北极圈至北极点之间
晨昏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讨论
指出下列光照图中的晨线、昏线
判读方法: 沿地球自转方向 从夜进入昼为晨线 从昼进入夜为昏线
A晨线
S B昏线
C昏线 N D晨线
二、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 读p6图E,思考:
1.地球是沿什么方向公转的?公转方向和自转的方向一样吗? 2. 地轴是直立还是倾斜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轴的指向会发生变化吗?
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知识目标
• 1.认识地球自转及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2.认识地球公转及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3.重点理解昼夜更替现象、四季的变化产生 • 的原因。
明确: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一、地球自转
• 8.当太阳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此时南半球是夏季
B.此时我们学校正处于冬季
• C.南昌白昼时间达一年中最大值 D.此时赤道上才会昼夜平分
• 9一.天北是半球大A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
•
A.6月22日 B.3月21日
•
C.12月22日 D.9月23日
太阳越向北走, 北半球昼越长。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接受的太阳 热量适中,大部分地区天气不冷不热
物体正午影子与太阳高度的关系规律
夏至
春分秋分
冬至
体物
地
面
春分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 夏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物体正午影子逐渐变长,到冬至影子变得最长 冬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
洋
南极洲
小 结 海陆分布
一、地球上海陆比例:
海洋71%,陆地 29% 海陆分布: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二、七大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
三、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北冰洋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⒈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B )
A.乌拉尔河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土耳其海峡
• 二、选择题
•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运动的是 (C )
•
•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 ( D)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一个太阳日
B.昼夜更替的周期
• •
3.下列C一.些24自小然时现象,由地球自转造D成.2D3小时56分4秒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变化现象
•
C.昼夜现象
D.昼夜交替现象
• •
4.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是因为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71%
陆地(1.49 亿 平方千米)
29%
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
2、陆地与海洋的分布特点
特点: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
从南北半球看,陆
地集
北半球 中在 南半球
(陆_半_球_)_海洋分布在(_水__半_球_ )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集中分 布东在半__球__(陆半球)
海洋集中分西布半在球___
(水半球)
• 10.天安门广场每天国旗升旗时刻与日出同时,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
早的是 B
•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
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 11.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 A
•
A.高纬地区 B.温带地区
•
C.低纬地区 D.回归线附近地区
• 12.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本节知识小结
地
地球的自转
球
的
自
转
地球的公转
和
公
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 地理现象:昼夜更替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地理现象:1.四季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
五带的形成和划分
课堂练习
• 一、填空题 •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一天 。 •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一年 。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马拿马运河
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南极洲、南美洲:德雷克海峡 欧、北美:丹麦海峡
北
美洲
南 美 洲
欧洲
亚洲
非洲
大
洋
洲
南极 洲
南极 洲
直布罗陀海峡 乌苏、高拉伊红德加丹尔白士海海索麦山令运、峡山海脉海河曼脉峡、峡、乌德黑拉雷巴海尔克拿、河海马土、峡运耳里河其海海、峡大
概念: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阅读p4-5的b、c、d图,思考:
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 2.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 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 3.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吗?
4.你知道地球自转为什么产生昼夜更替吗?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 5.世界各大洲中,四周被大洋环绕的是:(D )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 6.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C )
•
A.大陆就是大洲
•
B.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大陆
•
C.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为大洲
日界线
180º
西
东
1、定义: 国际上规定以
180º经线作为地 球上日期的分界 线,即国际日期 变更线。
减一天 加一天
2、变更方法:
东
西
十
十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二 区
二 区
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日界线: 国际上统一规定,原则上以1800经线作为地球上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