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历史:1.2《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历史:1.2《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梭伦在众人的注视和期待 这是公元前594年 下大步登上讲坛,他径直走 的一个清晨,古城雅典的 到一个大木框前,将木框中 中心广场上聚集了成千上 的木板翻转过来,刻在木板 万的农民、手工业者和新 上的新法律条文呈现在人们 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兴致 面前──“由于欠债而卖身 勃勃的人们正急切地等待 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所 有债务全部废除。” 着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 当梭伦庄严声明“此法律 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 的有效期为一百年”时,掌 将在此宣布一项重要的法 声雷动,欢声四起,整个雅 律 …… 典城被一片异常热烈的气氛 所笼罩。
梭伦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1、是雅典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1)贵族与平民的矛盾:贵族政治上的专权和经济上的压 榨激起了平民的反抗,平民要求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进行 彻底的社会变革。
(2)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 工商业奴隶主要求打破贵族的政治专权,分享权利,主张实 行温和的改革。
二、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评价
进步作用: ①打破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动摇了贵族政治的 基础,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③中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权利。 局限性: 没有带来真正的平等。基于财产不平等的民主, 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富人的民主。
三、国家权利机构改革
一、颁布“解负令”
梭伦改革后,雅典的奴隶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获得?
二、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1、目的: 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 2、标准: 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
3、财产等级特点:
等级越高,权利越多,应尽的义务也越多
等级名称
一:500麦斗级
财产标准(年 收入)
权利
义务(军事)
二:骑士级
可任一切官职 提供骑兵, 自备军械、 300-500 可任除司库外 军装和马匹 麦斗 的高级官职
1、目的: 进一步打破贵族政治上的专权 2、内容: ①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 · · · · ②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 构 · · · · · · ③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 · · · · · ④废除严刑峻法,制定一些新法律· · · · · · 3、意义: ①大大提高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 族长老会议的权力,赢得了广泛支持。 ②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被打破。
(2)、梭伦为何要“保护两方”“一视同仁”呢? 调和矛盾,减轻改革阻力。
全面性
实行废除债务奴隶制、财产等级制、重组国家权力 机构、发展农工商业等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措施
革命性
触及土地占有和打破贵族专权
中庸性
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提高政治地位;
另一方面确认财产等级制度,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
阅读与思考
500麦斗 以上
三:双牛级 200-300 可出任低级官职 提供重装步兵, 自备军械和军装 (有牛耕田者) 麦斗 四:日佣级 (靠打工为生)
200麦斗 以下
不担任任何公 职,有选举权而 无自备军备,只带 棍棒
第三等级
第一、二等级 第四等级
第 三 等 级
第一、二等级 各级分摊
2.措施: (1)农业: 改进……提倡……鼓励……禁止……抑制…… (2)手工业: 规定……吸引…… (3)商业和其他方面:
改革币制与度量衡;确立私有制,承认财产继承自 由;倡导节俭;惩罚游手好闲
雅 3.作用: 大大推动了雅典社会的发展 典 的 金 银 币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并分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 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改革目的:
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1、内容 (1)颁布“解负令”(推行的第一个重大改革) 废除……释放……赎回……废除……禁止…… (2)规定占有土地最高限额,防止贵族任意兼并 土地。 (3)制定“遗嘱法” ,规定· · · · · · ;目的是· · · · · · (4)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目的是· · · · · · 2、结果 (1)限制了土地兼并,贵族失去扩张势力的物质基础 ( )但并未废除奴隶制,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力, ( 23 )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因欠债为奴的 雅典积极向外掠夺奴隶,走上了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 平民重新获得了土地和人身自由,扩大了公民的基础
梭伦的出身、个人能力、疯诗人事件、萨拉米斯岛 的收回,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等为改革提供了可能性
2、是雅典经济发展必然要求。雅典经济的发展要求平息矛盾, 结束社会动荡,进行深刻的社会变革。 3、雅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使雅典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其 他城邦的崛起,以及梅加腊占领萨拉米斯岛,沉重打击了雅典 的海外贸易,这就要求雅典必须进行改革,增强国力,维护自 己的国内外利益。
阅读梭伦的诗歌: 诗歌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 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诗歌二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 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诗歌三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请回答: ⒊结合梭伦改革的一项措施说明他是否真正做到了“我制定 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答:没有。财产等级制(以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利)限制了平民 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
③体现了古代雅典对人权的尊重。
自主探究 行政大权 请回答: ②
立法大权 ①
司法大权 ③
1.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下列序号各代表美国的什么 部门: ①国会 ,② 总统 , ③ 法院 . 2.与①②③三个机构类似的梭伦改革时代的国家机关 是什么? 公民大会 执政官 公民陪审法庭 3.“四百人会议”相当于美国的国会吗?请阐述你的理 由。 不同 美国国会是国家的立法机关, 常设机构 主要职责 四百人会议是雅典公民大会的__________, 是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实际上 最高统治权。 执掌握__________
7.打破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举措是 B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四百人会议” D.鼓励农工商业发展 8.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一个年收入100麦斗的 平民,他可以: ①参加公民大会②当选“四百人会议”的成 B 员③当选为陪审员④在战争中提供骑兵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9.非债务奴隶主要来自于:①奴隶市场②海外 C 掠夺③对外战争④土地兼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A
C
3、财产等级制度确立的意义不包括 A、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 政权的局面 B、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 议政的途径 C、为下层平民参政议政开辟了道路 D、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C
4、依据财产等级制度的划分,下列哪一阶层 获得利益最多 A.贵族 B.平民 C.奴隶 D.工商业奴隶主
1.梭伦改革前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变化反 映出什么本质问题?
长老会议(由贵族组成) 公民大会 本质上反映了雅典的贵族政治开始向民主政治转变
2.这些政治改革对西方政治制度有何深远影响?
是近代西方代议制、分权制等民主政治体制的源 头,首创了陪审员制度
四、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1.目的: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 城邦实力
阅读梭伦的诗歌: 诗歌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 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诗歌二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 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诗歌三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请回答: ⒈诗歌一中,梭伦对哪些人提出警告? 答:诗歌一中,对雅典贵族提出警告。 ⒉诗歌二中,梭伦所说的“两个阶级”分别指什么?他为 “不允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 么? 答:“两个阶级”分别指贵族与平民。 主要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保证平民 的利益;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财产等级制)——抑制贵 族特权;创立四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赋予平民参与国家管理 的权力等。
请你分析上述材料,谈谈梭伦改革有哪些法制特征。
答案提示:法律的普遍性,法律写在牌子上,立在
柱廊里;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人都要发誓遵守,执政官
宣誓; 法律的稳定性,百年不变。
练一练: 1.下列内容属于梭轮改革中的“解负令”措 施的是: ①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 作抵押 ②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 释放 ③释放所有奴隶,给予其雅典公民权 ④ 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梭伦“解负令”颁布的重大意义不包括 A、废除了雅典城邦的债务奴隶制 B、使不少因欠债为奴的平民重新获得土地 C、雅典城邦的居民都成为享有公民权的公民 D、使贵族的土地兼并受到制约
D
5.梭伦改革推动农工商业发展的措施有: D ①提倡种植经济作物,鼓励橄榄油等经济作 物的出口 ②吸引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 对携带家属移民雅典的手工业者给予公民权 ③改革币制与度量衡制 ④确立私有制,承认 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6、梭伦鼓励发展工商业的目的是 B ①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②削弱贵族的世 袭特权③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④壮大工商业 奴隶主阶层的实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材料二: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 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 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优势。 材料三: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摘自新课标教材岳麓版必修1
(1)以上材料体现梭伦改革的具有什么色彩?
具有明显的“折中”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