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概要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概要

②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为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三)北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导致社会动荡, 改革迫在眉睫——改革的必要性 1.政治制度的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①宗主督护制
形成:北魏进入中原,任命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 护农民纳税服役,形成宗主管理的基层组织
影响:统一初期,有利于巩固统治
①背景: 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 ②表现:
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次年称帝,是为道武帝 ③影响: 北魏历史发展进入新时期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一)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改革的前提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年,太武帝拓跋焘)
意义:

汉南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 朝
Hale Waihona Puke 南朝“鲜卑”作为一 个部落集团的名 称,约始见于东 汉。鲜卑一名, 有学者认为鲜卑 即“犀毗”,亦 称“师比”,指 胡人的带钩而言。 “鲜卑”意为瑞 祥或神,合之为
瑞兽或神兽。
嘎仙洞:位于大兴安岭北段顶巅之东麓。洞为天然石洞, 在西侧洞壁上,共刻有201个字,汉字,魏书。它证
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
龙门石窟凿于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 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诸朝,开凿时间长达 四百多年。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00多个,造像 十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佛塔70余座。代表了不 同时代的雕凿风格,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时尚。
长期以往,豪强地主往往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 徭役,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三)北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导致社会动荡, 改革迫在眉睫——改革的必要性 1.政治制度的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② 赋税制度的混乱
内容: 根据资产多少规定赋税多少
影响: 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 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 社会矛盾日益强化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四)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影响,积极 改革——改革的可能性
孝文帝改革,是在冯太后的影响和直接推动 下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的旨在维护统治的封建化运动。
本课小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改革的前提
2、北魏早期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改革的有 利条件
②精心培养孝文帝拓跋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人才培养)
③临朝听政,推行前期改革(奠基作用)
“千古第一后”,周思源北京 语言大学教授为什么对她评价这 么高?北魏冯太后在孝文帝改革
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
➢听政20年间,主持了前期改 革,为孝文帝全面改革奠定了
基础。
➢培养孝文帝,使他具有浓厚的 汉文化,为他推行全面和彻底
①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
②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 社会生产的发展
----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二)北魏早期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改革的 有利条件
1.改革的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统治方式 2.改革人物和措施:
孝文帝改革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背景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内容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影响
【课程标准】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
北朝


方魏 蜀
十六国
西晋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三)北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导致社会动荡, 改革迫在眉睫——改革的必要性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 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 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 踏。
2.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3.人民起义、社会动荡---威胁统治
道武帝拓跋珪改革:
经济上: 实行编户;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政治上: 仿汉制设官;重用儒生(如崔浩);
思想文化上: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二)北魏早期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改革的 有利条件 3.改革意义:
①使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 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即生产方式 农业化。
3、北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导致社会动荡, 改革迫在眉睫——改革的必要性
4、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影响,积极改 革——改革的可能性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现存主要洞 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我国 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
实了《魏书礼制》所载鲜卑先祖旧墟石室。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一)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改革的前提
1.北魏的崛起:
源于东北鲜卑族拓跋部 →魏晋之际游牧于山西、内蒙 →东晋时建立代国,不久为前秦所灭 →淝水之战后再度崛起并不断发展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一)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改革的前提 2.北魏的发展:
原因: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
表现:445年陕西人民起义(汉族、羌族) 近百年间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沉重打击了北 魏统治。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四)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影响,积极 改革——改革的可能性 1.冯太后
①出身汉家,以强硬手段掌握政权,推动了 北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思想动员)
汉化奠定了基础。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四)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影响,积极 改革——改革的可能性
2.孝文帝
①471年拓跋宏(孝文帝)即位。
(权力保证)
②孝文帝仰慕并精通汉文化。 (主观条件)
③孝文帝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要巩固统治,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 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 后的统治方式。
大同云冈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北魏《元遥妻梁氏墓志》(图四) 此碑高13厘米,宽42厘米,是魏体
楷书的代表之作。
北魏《元祯墓志》 此碑刻于北魏太和二年(公元496年),是目前发现的魏墓志中最早的一块 。此墓志为正方形,高宽各67厘米,共17行,每行18字。此书法既承用汉 隶,又开隋、唐楷书之先河,在中国书法史上被称为“魏体”。此碑是其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