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险套利的基本原理比如说在过去的一两年当中,北京的机构非常成功运作了一个股票叫做“丝绸股份”00301,大家现在真的把这股票当作是一个黑马去买,我说的只是一个思维(笑)。
当时为什么我们选择丝绸股份进行投资,非常重要的一点,丝绸股份这个股票在股改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承诺,它承诺它的价格在未来一年当中如果低于三块五毛钱,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将以三块五的价格全额收购或者换成先进,如果在未来的一年当中,它的价格高于三块五,那么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将给所有原有股东追加送股,这个股改条件我们认为符合盲点套利的思维。
当这个股票已有的价格跌到三块二的价格的时候,距离三块五有10%的差价,也就是说你在三块二毛钱买这个股票,你的投资最大的风险,就是说你买这个股票第二天起大盘连续下跌,你持有这个股票最大的风险是一年的收益率你赚了10%。
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无风险收益。
这个就使得很多的投资者或者说中小投资者获得非常好的心态,因为你可以重仓去买。
当时我们跟北京一些国企和山西一些煤矿老板在谈论这个方案运行可行性的时候,也有一些山西的煤矿主他们对这个证券市场并不是很了解,就问这个到底有没有风险,当时我谈到股改的承诺条件是有法律依据的,在一年后是要强制实行的,我们认为是没有风险的。
我当时还跟企业的老板开玩笑说,这个项目的风险会出现两个情况:一个就是咱们还没买就涨停了,错过了机会。
第二个是咱们买进了之后大盘连续不好,出现了意外的情况,下跌,我们只赚了10%。
刚才我们谈到由于股改的因素,有保底承诺价、有10%的保底利润,作为企业来讲有10%的保底利润是非常关键的。
比如说今年的中国人民银行升息已经有几次,放在银行的利息只有百分之六点多样子,不到百分之七。
这10%的利润作为企业也好,作为企业家也好,如果有融资能力的话,中间就有三个点的无风险的收益进行再投资。
在经济发展中,人的收益有两种,一种是短线的成长性的收益,一个是规模性的收益。
你有合法融资的能力,三到五年投资得越大,收益越大,这样就符合无风险和低风险的要求。
另外丝绸股份由于有三块五的保底价,在三块二的时候有一定的无风险收益,就非常容易吸引机构投资者大量买进,数量非常多,甚至北京有一些机构希望能把无风险的品种能尽量大的、合法的买进,因为证券法是有要求。
所以我们考虑盲点套利思路的时候,并不是走边缘思维的人想象那样要去投机,我们是既追求稳健,又追求合法性。
在尽量合法大量买进的时候,机构买进的数量就非常多,这样又吸引了对这个期望值比较高的人。
在大势转好的时候,像这类由于机构持有量特别大,他在外面的流通量就非常小,这个时候一旦大家发现它的投资价值,那涨升的速度是非常快,这个股票基本上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大的股票,目前还有20多块钱。
为什么说强势的时候有暴利,因为在后来超过三块五的时候,上市公司又追加送股。
也就是说,既有保底价格,你赚钱了还有十送八的追加送股,而且还有转债转成股票。
对于衍生品种转成股票,转债也是有非常强的技术含量的。
由于丝绸股份在去年底转债经过他的发行已经接近于他的实践要求大概是五年时间。
转债有要求一个是三年一个是五年,到了第五年的时候,由于上市公司在五年前已经投入了项目的运作,所以这个再卖掉就不划算,那样就转成股票,如果转债持有人没有获得一定的利益又不愿意转成股票,那么中间有利益的许可关系,往往一些上市公司的转债在临近转成股票的最后期限,这个上市公司的股票往往就容易出现非常好的升幅,包括丝绸股份也是这样。
因为在所有上市公司发行转债的时候,有这样一个说明或者说是法律条文的规定,只有这个上市公司在转债到期的时候,他转债的价格相当于30%以上的时候,上市公司有权回购他的转债,或者说是强制转股。
面临转股的还债期,上市公司希望你转成股票,这样就使得股票以合法的手段上涨了30%。
当时丝绸股份涨到三块九,大量的转债转成了股票,再加上大量的送股,结果成为了一匹黑马。
这是非常成功的运作项目。
我讲完这个案例之后,很多的投资者会有这样的疑惑,是不是只有在股改的过程当中才有这样的案例,而且平常的股票交易的时候,这样的案例比较少,其实不是的,同样也是有这样的案例值得大家借鉴。
下面再给大家举一个具体的思维,也是我们亲自参与的投资案例。
大家可能都熟悉一个股票叫做“中化国际”,这个是世界五百强的公司,因为当时中化国际上市的时候,是中国第一个世界五百强公司。
所以号就是600500。
这个公司曾经发行一个投资项目叫做“分离债”,我不知道大家熟悉不熟悉?可能大家不熟悉。
刚才谈到“盲点套利”是一个大家都忽视的地方发现利润,而“分离债”是近两年的最新产生事物。
发行“分离债”的公司有马钢、唐钢、中化国际,已经有六、七家公司发行这个债券。
“分离债”也是一个无风险收益,因为“分离债”也是上市公司一个新的融资手段,它就是把转债和权证衍生品种结合在一起,公司通过发行分离债的时候也配售权证,比如说像马钢,你认购一份分离债就送25份权证。
我估计海南炒权证的人也不会少,因为海口是思维比较活跃的地方,相信做权证也不会说。
如果在二级市场做一些已经脱离基本项目的权证,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血本无归,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但是也确实有熟悉交易规则、熟悉金融知识的人在权证方面发了大财。
像马钢权证,像中化国际的权证等等,你在某一个交易日持有这个股票,你提前两三天买进这个股票,有一个交易日是分离日,那么你有权证的分离债,上市公司将免费成本是零的大量送给你权证。
但是有一块无风险的收益,就是大量的权证,这个权证一开盘上市的时候,由于市场的投机是非常强的,你可以把权证三块钱、四块钱卖出去,目前中化国际的权证是十几块钱。
我们为什么发现暴利?因为我们在研究权证的时候发现发行权证的上市公司,它的股票必须在《公司法》和《证券法》当中有一个要求,它的市值达到30个亿才有权利发,如果你的市值只有20个亿,那么中国证监会将不会批准你的融资要求。
中化国际在当时董事会已经通过、股东大会已经通过,转成分离债的时候,当时的价格只是五块多钱,而在研究它的市值的时候,我们发现中化国际当时的价格是五块多钱,而它的流通盘子只有五个亿,那么计算下来只有25个亿,但是我们在关注这个股票的时候,发改委已经通过了它发行债券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一个月之后中国证监会也会审核。
这样我们就认为在一个月之内它的市值得必须由二十个亿涨到三十个亿以上,所以我们认为这是无风险的收益。
我们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北京有大量的机构大量的买进这个股票。
买进这个股票之后果然在一个月之内,中国证监会通过了它的要求,当时他分离债就在六块五毛钱左右,基本涨幅在20%。
所以说保底和无风险是这样的制度,由法规制度、由上市公司的利益和大股东融资的手段来保证中间的无风险。
另外强调它的暴利,就是后期市场比较好,涨得非常多。
它为什么涨得非常多?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当时的市场你持有中化国际这个股票,大盘跌了,上市公司由于融资的目的或者是由于融资所必须手段可以保证你无风险。
但是怎样获得暴利?这个非常容易理解,比如说像大家通过基本面分析股票,中化国际这个股票在涨的过程当中并不是在一个股票在赚钱,而是两个交易品种在赚钱,为什么?因为你在持有中化国际这个股票的时候,还有上市公司大量送给你的中化国际的权证,它是零、是没有任何风险的。
而且一般权证与政府的交易价格的涨跌程度是政府机关涨一毛钱权证也涨一毛钱,政府涨一块钱权证也涨一块钱。
而对于十块钱股票政府涨10%,那么也就涨一块钱,对于政府来讲就是10%的收益率,你持有权证,一块钱的权证涨一块钱,增长率是百分之百。
这个股票在涨的过程当中,你有两个股票替你赚了钱,这个股票在下跌的时候你只亏一块钱,如果这个股票有人保底你不会亏,这个原理非常简单。
所以当时中化国际这个权证品种也是为北京一些机构获得暴利。
刚才王行长介绍的时候,说网上有人说我有散户的经历,有大户经历、有机构的经历,有攻击性机构的经历。
攻击性的机构容易给人误解,甚至与过去庄家联系起来,其实我们市面上一些操作手段,第一是追求简洁,第二追求稳健,第三是追求无风险和暴力,第四就是追求合法化。
那么由于市场当中存在大量的投机的力量,一般情况下发行分离债的,发行增发的融资要求,中国证监会有特别的审核条件的,它只有对一些最优秀的上市公司,你的项目有发展前景的或者说你大股东有很强的上市公司实力的,比如说有注册资产的公司,它的要求才会同意,像这类公司的基本面是非常好的,这个非常好并没有由个人去猜,中国证券会有很多的专家给你把关,肯定比你个人的能力强一点,这个公司涨升的幅度更大一点。
但是由于你研究更深,又没有风险,你想持有量更大,市场的其他持有者更容易认可,而进行融资的上市公司又喜欢去宣传、推广,让大家认可这个投资价格,那涨升幅度更快,获得的利润也就更大一些。
其实这两个案例非常明显代表盲点套利的作战思路,也有一些小的奥妙也非常的关键。
再举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个媒体报道过一个股民在一天之内血本无归。
为什么会在一天之内血本无归?非常重要的一条,新的股民喜欢买低价格的股票,但是他很多东西又搞不清楚,结果就买进了一个四、五块钱叫做“首创”的权证,但是他没有注意到第二天权证到期了,如果你权证到期不转成股票的话,那权证就变成一张废纸,血本无归,30多万钱一夜之间就没有了。
非常惨痛的教训,对于老百姓来说可能是一辈子的积蓄。
但是做权证做得好的人,可能就赚了大钱。
因为在首创权证交易的最后一天,由于这个品种已经达到五块多钱,绝大多数懂权证的人都转成股票叫做“首创股票”。
你如果在二级市场买首创股票的话,假如当时的市价是十块钱,而你买进权证,第二天就给它转成股票的话,它的成本相当于九块五钱,你一天买进之后,第二天就转成股票,然后你的成本就是九块五,它的股票的价格大概十块钱左右,立刻卖出那么你睡了一觉就涨了五钱,也就是5%的收益,假如买了100万,睡了一觉就赚了五万块钱。
这种案例也是非常多的。
另外北京的投资者还有一个非常成功的项目叫做“上港集团”)。
当时上港有集团公司和股份上市公司,现在有一个潮流,包括大型国企和央企就是要争取上市,上港集团同样也是。
上港集团进行整体上市的时候是“上港股份”这个股票,你可以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某个交易日用一股的股票换取上港集团的4.55,也就是说是的价格是16块钱,如果你换股票的时候可以换成34块钱新的绩优股,这个中间也有保底的价格,如果你不愿意换,我给你另外一个选择,可以以16块5毛钱卖给上港集团换成现金。
所以北京很多的机构投资者以16块3毛钱就买进股票,它的保底价是16块5毛钱,在16块3毛钱的时候横行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当时我就劝我的父母亲戚你把所有的钱从银行拿出来按买,放在银行里也是2%的利息,而且还要缴利息税,买这个股票的话,只有短短的两三个月当中,你有3%的无风险收益,还不要缴利息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