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媒介文化第1讲 媒介文化的提出及其意义

媒介文化第1讲 媒介文化的提出及其意义




媒介文化的提出是承麦克卢汉“媒介即讯 息”的思想谱系而来,文化不再是抽象的 和观念的,而是与具体的,一定的符号媒 介或物质形态相关联 关于文化,人们往往关注其发展中前后承 传的一面,而忽略一种新的传播技术和媒 介手段的兴起,会造成其断裂于转型的另 一面,当一种社会交往或信息方式被另一 种社会交往和信息方式替代时,整个文化 也在逐渐转换,文化的蓬勃生命力正是从 这些方面显示出来(请同学们举例)



3,媒介文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文化 今天的媒介文化有最广泛的受众,却不是 过去意义上的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或民间 文化,媒介文化是媒介技术和文化工业不 断扩展的文化,是当代人文化实践的产物, 与传统文化领域的联系相对薄弱 大众媒体在组织大众方面的特殊感召力决 定了媒介文化的魅力,媒介文化与商业的 结盟决定了它的市场占有率 在媒介文化时代,以往精英文化和大众文 化各自形成的条件和种种区分的界限正逐 渐泯灭或被打破
二,媒介文化研究的兴起

媒介文化是一个特别巨大的概念,对媒介 文化的研究意味着对当代社会的许多方面 进行综合研究,这些方面包括当代的文化 工业、侵入每一户家庭的电视节目和这些 节目的制作体制、包括大众的收视行为及 日积月累所产生的效果、包括广告对人们 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如果 将媒介文化作为一个文本来解读,那么这 是一个没有明确边界的文本(比如网络)

a, 批判和怀疑的态度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中叶以来,所有 对大众文化抱有警惕和批判态度的学说和 思潮,其最初的思想和精神来源均与法兰 克福学派有密切的关系,霍克海默和阿多 诺首先剔除大众文化产品那层文化艺术的 面纱,指出在资本主义的市场法则中,文 化产品只不过是市场上的消费品而已,因 此作为一种商品,它是资本主义赚取利润 的工具,而文化的商品化所带来的严重后 果是社会上再也没有真正的精神产品而言

第一讲 媒介文化的提出及其意义
一 何谓媒介文化


1,媒介文化——别一种文化分类原则 媒介文化概念的提出是遵循别一种文化 分类原则,它强调文化的媒介呈现方式, 而不是以往的分类原则,如文学、哲学、 历史、宗教、艺术等等 。以往的有关研究 中,研究者们关注“作品”和“文本”, 但很少涉及它们的媒介方式,例如普希金 的《欧根 奥涅金》,无论它是诗歌、音乐、 电影还是舞蹈,或者别的什么,它们都出 自同一部作品,有着共同的属性


1,媒介文化研究兴起的契机 媒介文化研究是文化研究发展而来,研究 者由书斋和案头的文本研究转向社会文化 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形成过程的综合性研究, 并开辟了新的研究范畴,如:消费文化、 生产者文本、符号消费等等 a,这一转换契机是一个新的消费时代到来的 缘故,即由战争中的物质贫乏到战后的相 对富裕,新的消费体系的形成与商业电视 的诞生恰好是同时发生的,据说“文化研 究最初的目的之一就是去探讨消费社会这 样一个观念,去研究人们与众多消费品之 间的关系”(格雷厄姆 默多克)


b,另一个原因是社会阶层变迁,到60年代, 英国拥有一个崭新的人文知识分子阶层, 由于“个人轨迹的变化和社会历史的变迁 交织在一起,以往任何单一的人文社会科 学都无法独自把握和解释这一系列错综复 杂的变化”,所以“跨学科研究势在必行” 媒介文化的研究上承文化研究的势头而来, 同时又是全球媒介环境的迅速同质化所造 成,这一媒介环境使得“媒介文化”范畴 的提出具有广泛性和共同的研究语境


另外,作为商品的艺术品由于其规模化和 标准化生产,它不仅不能艺术品应有的读 独特风格和个性,而且还由于其整齐划一 的批量性生产及由此带来的强制性消费, 控制着和规范着消费者的精神和文化需要, 使人们失去真正的精神自由 再则,大众文化还以其虚假解放的特性和 反民主的本质误导消费者,使人们沉湎于 “单面性”的麻木的感官享受之中,由此 与人们的真实的文化需要相对立(即出自 人的本性的自主的需要)


以福斯特的故事观为例,故事是高于具体 的表现形式,同一个故事可以改变成戏剧 电影、歌剧,甚至芭蕾舞,但是从媒介文 化的立场来看,或许并不存在着这样的一 个故事,这高度抽象意义上的故事其实是 以语言叙事文本为基础的 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心目中的文化 是观念形态的文化,似乎与媒介无关,它 与具体媒介的联系只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是内容寻找适合自己的外衣




2,媒介文化和我们的“世界感” 媒介文化的影响力来自于大众媒体,大众 媒体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全面参与,早已深 深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对社会文化 的构成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并决定着当 代人感知外部世界的方式 社会文化的两层含义:a, 文化是符号系统, 它有一个历史形成过程,因此它与传统相 关联, b, 文化也是人们对现实生活所作的反应, 它既是人们对当下生活的阐释,同时也是 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社 会的新生力量在其中起比较关键的作用

2,研究者的几种基本立场 研究者由于身份和学养背景的差别,动机 的各异因而是从不同的路径进入其研究领 域的,因此媒介文化或者说以往的大众文 化对于不同的研究者而言是有着不同的面 容,对于早期的法兰克福学派而言、大众 文化面目是狰狞可怕的,它们不仅是资本 主义文化的派生物,还是统治制度的帮凶; 在六七十年代英国文化研究者那里,大众 文化有另一副面孔,它是统治阶级和被统 治大众之间达成的某种默契和产物;在约 翰 费斯克那里,大众文化根本就不是同质 的对象,它是一个各种力量混杂的复合体, 这里且将研究者的立场归为三类:



从以上两个方面看,大众媒体是如此地深 入其间,我们已无法在与大众媒体疏离的 情况下对社会文化作出单独的考察,大众 媒体虽然是指19世纪以来的现代新兴媒体, 和人类的整个文明史难以相比,但是由于 其规模的迅速扩展,几乎渗透到社会的每 一个角落,由此产生的文化实践在构建当 代社会文化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如果说19世纪30年代现代媒体刚刚兴起时, 人们只是把报报纸作为一个了解社会的窗 口,那么21世纪的今天,大众媒体就是人们 踏入社会生活的全部渠道,舍此别无他途 参见柏拉图的“洞喻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