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技术与人的关系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谈媒介技术的进步过程。
从人类史前时期的原始媒介再到口语媒介,而后是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到今天我们认识并应用的电子媒介,新媒介,这个历史进程并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个依次叠加的进程。
新媒介的不断产生给人们的娱乐了大众的生活,同时它也带动了旧媒介的发展。
但是任何一个新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的利与弊。
但是惟有不断的有新的事物涌现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才能发觉人类无穷智慧的潜在能量。
口语媒介,就是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
而口语最早是用不同的声音为周围事物命名开始的。
后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名称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进行归纳和分类,从中去把握它们的性质和规律。
这意味着语言的发展伴随着人类对周围世界认识的深化。
人们通过用语言传达着信息,相互交流,这无疑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
而口语也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最灵活的传播媒介。
但是又因为口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它同时又促进人类不断发现和创新新的传播媒介。
书写媒介是继口语媒介后发展起来的。
而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
其实,早在人类史前时期,原始媒介的传播功能已接近于文字。
例如,利用结绳或图形符号来记录重要的事件,还有在战争时期或是遇到突发事件时,你会看见人们利用擂鼓或燃放烟火来保持远距离的联络。
所以说文字是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书写媒介的形成与发展至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它克服了口语媒介的弊端,诸如,它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而不再单纯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它可以远距离的传递信息,打破了空间的束缚;最重要的是,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书写媒介的形成和发展,大大推进了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人类的传播媒介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其实是很微妙的。
一个媒介发展起来,必定会促进或者说是诱导新一个媒介的产生。
因为每一个媒介都有自身的缺陷,而人类又有着无限的“欲望”,他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特定需求,当这种传媒不能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时,人类就会不断地开拓新的媒介,使之产生。
印刷媒介的到来是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展的基础之上,而它的产生正是因为在文字出现以后,人类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手抄传播阶段。
但是一部书籍,如果要抄写,要耗时耗力,很不方便。
而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技术的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
从中国宋朝的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再到德国工匠古登堡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印刷机。
印刷技术不断的革新,它使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知识的渴求心理得到满足。
而今天,印刷媒介已经高度普及,书籍,报纸,杂志等出版物作为人们每天获得信息,知识,娱乐的基本渠道之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如果说印刷媒介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大量复制,那么电子媒介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
从第一台实用电报机再到计算机的诞生,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发明了新的技术来满足需求。
电子媒介可分为有线和无线良种系统。
有线系统包括有线电报,电话系统和后来发展的有线广播,有线电视和今天计算机通信网络。
无线系统有无线电报,无线广播,无线电视以及无线电话。
而在一九五七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卫星传播的时代。
卫星通信技术以及卫星广播和卫星电视的发展和普及,使大面积的跨国传播和全球传播成为可能。
电子传播技术的饿发展,使人类进入里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电子媒介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而在今天,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同时,新媒介的产生又使人类社会向前迈进。
它是与广播,电视等传统电子媒介相对的。
由20世纪中后期,计算机和电信技术的进步而创造出来的新型电子媒介。
如手机,多媒体。
媒介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进步。
新媒介的产生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状况发生着改变。
在电子媒介未出现时,人类的娱乐仅仅局限于书籍,杂志等印刷媒介,或是人与人之间聊天。
而如今人们走进了电子时代,在家里就可以看到电视,从电视上可以及时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时事,也可以在无聊或是疲惫,闲暇时看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娱乐节目,使自己轻松,愉悦。
过去看电影是黑白的,现在的电影不仅仅追求是彩色的,人们也看重了它的视觉效果。
像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十面埋伏》,陈凯歌的《无极》,在场景上都去追求一种完美的艺术效果。
过去人们要走进剧场看电影,现在的有了VCD,DVD,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新的的大片。
有了计算机,有了互联网,人们可以不用费力就可以周游世界。
当人们想查阅任何信息时,只要点击鼠标便能在网上找到你所需要的答案。
过去,家里有儿女留学国外,只能用写信的方式表达两地的思念,而今,互联网上发个E-mail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信件.也可以打开视频聊天,看到思念的对方.手机的发展让人们在移动中就可以及时联系业务,交流,当有急事是时也不用着急找不到电话。
真所谓是移动通信。
但是面对科技的日新月异,媒介技术的不断壮大,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
在媒介发展不是如此先进时,人们在一起交流的机会更多,大家都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相互传达着各自的想法,彼此沟通交流感情。
但是现在人们的休闲活动丰富起来,而人们的却逐渐闭塞了自己的思想,不愿多去交流。
例如林雄二郎提出了“电视人”这个概念。
所谓“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
而正是因为受电视的影响,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
还有每当过年的时候,很多晚辈就通过电话给长辈拜年,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方便的选择,但有多少长辈盼望着儿女回家。
我们不能媒介越来越发达,而使自己越来越走向反向的迷途。
新媒介的产生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方便,带来了娱乐,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旧媒介的优点。
谈到旧媒介,我想说,新媒介的产生是否会影响到旧媒介,或者说旧媒介会不会在未来消失呢?事实上是不会的。
根据媒介发展的累积性。
生产力的状况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水平决定着媒介的发展水平。
媒介的发展是逐渐累积的过程。
从古至今,各种媒介相继而兴。
新的媒介虽然不断增加,但不会因此而逼迫较老的媒介退出历史的舞台,这是因为媒介与传播的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新媒介扩展了传播空间,一般而言并不是简单地挤占较老媒介创造的传播空间。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报告,在当今世界各地,其中包括发展中国家也包括发达国家,口语媒介仍不失极大的重要性,甚至还在发展;世界是大多数人,特别是占世界人口总数达60%至70%的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居民,仍然通过口语媒介传受信息:面对现代传播媒介的非个人化作用,用口语媒介进行的传播又增加了一层全新的意义,在促进社会内部的民主方面仍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新兴媒介体现着更高的科技水平,也造成了对先进科技的依赖。
媒介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演化变革密切结合在一起。
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种高度概括:媒介即讯息。
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
所以说媒介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
但是面对新媒介的不断发展,新的媒介也不带动旧媒介的进步,人们不能有“电子乌托邦“思想的产生。
正确面对新媒介的发展,才是人类当前最应该做的。
媒介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现在的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是人们行动的基础,作为信息主要来源的媒介也因此体现出其重要性。
在一个现代社会中,几乎没有人在生活中不依赖于媒介所提供的信息。
举些简单的例子,媒介所发布的天气预报是我们每天必须关注的内容之一;当人们想要休闲娱乐时,会留意报纸上电视和电影的预告;当人们要寻找就业机会时,同样也会求助于媒介上的招聘广告。
媒介可以说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
媒介是宣传的舆论工具,它们与社会热点互动可以提高社会的透明度,让人民群众更加了解事情的真相,提高了新闻事件的可信度,促进社会进步。
同时也提高了新闻的传播速度,让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看到了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能够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增进了新闻媒体的实效性。
从人类传播活动的发生和发展历程来看,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史,就是人类在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动力推动下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走向发展和完善的历史。
媒介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人们通过各种媒介来传递信息,推动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推动着媒介的发展。
其中,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主要原因,媒介的发展受人类社会发展的程度决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通过使用、控制传播媒介,使人类文化得以传承下去,而传播媒介又以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对传播的信息加以缩减或扩大。
社会是促进媒介发展的基本动力。
人类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给了媒介不断的发展的源泉。
人类生产力的进步,使人类可以做出越来越多的文化媒介。
例如,人类最先运用壁画,后来可以在兽骨上进行雕刻,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人类从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到印刷术与电子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信息流通在规模和速度上都有了质的突破,信息的成批复制和远距离传输变为现实;新闻业的发展,则标志着组织意义上的媒介的产生,使媒介的内容更为丰富。
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
如果说印刷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大量复制,那么电子技术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传输。
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摩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
1844年,当美国第一条电报线开通时,摩尔斯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了第一封电报,其内容是《圣经》中的一句话:“上帝啊,你究竟创造了什么!”当然,这个奇迹并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到了十七世纪,印刷术的出现和发展催生了报业,以报社为主要形式的新闻机构由此产生。
由于报界的激烈竞争,控制多种报纸、多家报社的报团也纷纷崭露头角。
在电报被发明以后,新的媒介组织——通讯社问世了。
此后,随着电话、电视以及卫星通信的依次问世,使得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速度出现了质的飞跃。
到了二十世纪,又出现了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机构,媒介组织可谓异彩纷呈。
社会的发展的确大大的促进了媒介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媒介设备的不断进步和更新。
相机、摄像机等多种多样的媒介设备的出现,为媒介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媒介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媒介的演进,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