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
2、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秩码、米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玩过的请举手,谁来描述一下玩跷跷板时的情景?(学生自由回答)利用这种两边平衡的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天平,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简易的天平。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平衡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方程的意义)
2、现在我们来进一步认识什么是平衡?
首先我们要认识一种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
天平用于计量物体的质量。
它是由天平称与秩码组成,左边托盘放物体,右边托盘放秩码。
当两边托盘所放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探究新知
1、演示称量,体会平衡:
学生活动(一)要求:
请在右边托盘里放入50g的秩码,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想办法用手中的枝码使天平平衡吗?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学生得出:略。
学生活动(二)要求:
(1)请把左边托盘里的一个秩码换成不知道质量的①号米袋,观察天平有什么变化,并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
(憩一想:不知道质量的米袋该用什么来表示?)学生得出:略。
(2)请把左边托盘里的①号米袋换成不知道质量的③号米袋,观察天平有什么变化,并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
学生得出:略。
学生活动(三)要求:
请把左边托盘里的③号米袋换成不知道质量的②号米袋,观察天平有什么变化,并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
学生得出:20+x=100o
2、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学生分析概括出:今天所探究的是:像20+x=100这样的等式!那么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
(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请同学们在阅读中找出这句话的关键词,并用着重符号记录。
4、我们可以用方程的意义来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三、知识应用
1、判断哪些是方程,是的打“ J ”,不是的打“X”并说明其理由。
(1)35+65=100 ( )(2) X-14>72 ()
(3)y+24 ( ) (4)5x+32=47 ()
(5)28<16+14 ( ) (6) 6(a+2)=42 ()
小结: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关键是看式子中有没有未知数,式子是不是等式。
2、提问:方程与等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判断下列各题,对的,错的“X”。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
(3)方程是等式,等式也是方程( )
(4) 3 x =0是方程( )
(5)4x+20含有未知数,所以它是方程( ) (能根据你的判断
写出两个以上的方程吗?)
4、现场调查:
我们班级里总共有多少个学生?男生有多少个?请你用一个方程来表示男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之间的关系。
5、仔细观察下面每个情景中的数量关系,看看哪些能列出方程,哪些不能,为什么?
150克
⑶
X 73
166
四、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50
克
秀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方程,谁能说一说你的认识?读''小知识”, 了解方程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