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咨询心理学培训课件

咨询心理学培训课件

安全感、情绪表达与情绪处理、行为问题与行为障碍
2 、少年期心理咨询
自我意识、青春期和性心理教育、学习兴趣、热情、成就 感体验和方法教育、人际关系处理
35
3 、青年期心理咨询 自我意识、恋爱与性、婚姻、人际关系、生涯规
划和发展、情绪处理 4、中年期心理咨询 情感危机、信仰危机、价值观选择、更年期身心
韦特默(L.Witmer 1896)
于1896年,出版了历史上第一本《临床心理学》,作为心 理咨询的诞生的标志。
4
3、20世纪40年代以后心理咨询的发展
(1)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首次规定正式心理咨询专家培 养标准
(2)1954年,美国创办《咨询心理学杂志》,第一本专业 杂志
(3)1955年,美国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 (4)1956年,美国发表了《作为一个专业分支的咨询心理
2、超个人经验:可以说是一种超越个人的领域而进入到一个包括了他人,其它生
物、生命、灵性及宇宙的经验 。包括了心理上死亡与重生的经历,宇宙意识的感应, 与其它人、物、大自然、整个世界的合一的神秘体验;亦有些人感受到上帝或上天 的光照,不同超感觉的发生,与原型(archetype)存在物的相遇,以及许许多多 我们无法想象的体验。
(1)分区观点: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2)结构观点:本我、自我、超我 (3)动力观点:营养本能(自我保存本能)、性本
能(种族延续本能)
16
(4)发展观点:
口欲期(0-1) 肛欲期(1-3) 生殖器期(3-5) 潜伏期(5-12) 生殖期(12岁以后)
(5)适应观点: 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置换、反向、合理化、升
37
第二单元 婚恋问题的心理咨询
1、婚姻问题的三个要点:
情爱 真爱:无条件,允许对方成为他自己,并帮助对方成为
最好的自己,在自由中产生。 被毒化的爱:勒索、占有、控制、操纵
14
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一单元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1、 弗洛伊德生平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 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 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15
2、 精神分析学说主要内容
按照精神分析学家拉伯波特(Rapaport)的总结, 精神分析学说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观点:
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 只解决心理问题,不解决具体问题
7
2、 心理咨询操作性定义:
罗杰斯、威廉森、陈仲庚、朱智贤、李维等等 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8
第一节 概 述
第三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1、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和态度 (1)唯物主义观点: (2)普遍联系观点:
“生命是一种彼此依存、相互合作的努力过程 。每个人和每种活着的生物都有责任去促进别人和 相应生物的生存。一个仅仅为自己而存在的心灵, 迫使其他生命减少或衰退,无异略强于它即将死亡 的状态;这种心灵不如半死不活的状态,它所表现 的品质不及它实际具有的一半潜能。它对自然界和 他人的感知是贫乏的,它无法明白其生存要依靠同 他人的合作和相互的依存。这个时候,它已经丧失 了它的生存使命。”
2、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 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 事件的预期。
3、基本观点:认为认知的内容、结构、逻辑、联系、 形成过程对其情绪和行为起决定作用。
21
第四单元 存在-人本主义理论观点
1、人本主义泛指一种思想体系 ,它主要强调人的利益、价 值和个人的尊严与自由 。 2、人本心理学家一般都同意人具有一种内在的潜能趋向生 长和自我实现。 3、人本心理学家试图建立一种主观经验心理学 ,目的在于 探索存在、意志自由、价值观念和人的潜能等问题 。 4、它停留在实验心理学范围以外。
(1882) (2)卡特尔:发表《心理测验和测量》一文(1890) (3)韦特默:开办儿童行为矫正所(1896) (4)比奈--西蒙: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验(1904) (5)大卫:为防止学生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 1907) (6)帕森斯: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1908)
3
2、咨询心理学的创始人:
10
(4)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 观
个人成长史根源与现实心理问题间的关系 咨询中求助者前后变化间的关系
(5)中立性态度
11
2、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 (1)品格: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2)自我平衡能力:处理负面信息、调节自身 不良情绪,解决咨询关系以外的个人冲突, 日常生活中保持情绪稳定和自我平衡。 (3)善于容纳他人 (4)有强烈的责任心:不因为自己言行加重对方 痛苦、不欺骗对方、必要时转介 (5)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优缺点和能力有限, 仅有热情是不够的。

31
二、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 1、资料搜集
(1)搜集资料的途径 (2)资料的内容
32
33
(2) 资料分析:排序、筛选、比较、分析 (3) 综合评估 (4) 诊断 (5) 鉴别诊断(防止误诊的措施) (6) 咨询方案的制定 (7)(方案实施) (8)(效果评估)
34
第四节 不同阶段心理咨询
1、儿童心理咨询
(2)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 人群;
(3)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
28
示意图
健 康 人 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 N神症 精神病
发展咨询
健康咨询 心理治疗 心理+药物治疗
临 床心 理 学 范 畴
精神病学范畴
29
2、心理咨询的任务
(1)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 (2)了解和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观念 (3)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 :感性、
2、新行为主义理论观点:
(1)托尔曼 (2)斯金纳 R=f(S·A) (3)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替代学习或观察学习 自行奖赏或批判 行为自控
19
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
系统脱敏法
模仿学习
自我管理技术
角色扮演
自信心训练
厌恶疗法
20
强化法
第三单元 认知学派理论观点
1、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潮流,并非学派。由于 它通过实验证明,认知对环境条件、刺激强度 情绪发生、 发展和行为方式起调节作用,所以在心理咨询中和治疗 中,可以被用来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22
补充:精神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理论观点
1、缘起:由一群美国的心理学家,如马斯洛(Maslow),格罗夫(Grof),苏
特曲(Suitch)等人,于1969年在美国的旧金山发起了超个人运动 (Transpersonal Movement)。此运动是最先以心理学的再反思为出发点,超越 了以心理分析,行为主义及人体主义的传统心理学,强调了人与天,与地,与宇宙 万物的互动关系为中心的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23
3、 心理辅导特点:超个人心理辅导与治疗可以被形容为以超 个人心理学的指导原则为基础,来帮助那些身、心、灵 (body, mind, spirit)或是我们中国人所讲的精、气、神受 到干扰的人达到平衡,达到安身立命的境界。
4、辅导与治疗的方法:1.各种信仰的精神修持,例如禅宗的 冥想(meditation),印度的Vippassana冥想,专一冥想 (mindfulness meditation);2.身体疗法(bodywork); 3.专注法(Focusing);4. 精神心理认知法,如精神大师的 阐释。等等林总总。只要能帮助人深入内心,去体验,去体会 人与自己的,人与人的,人与物的,人与天的整体关系而帮助 我们走出自己去关爱别人、帮助人从低层次的自我中心(selfcenter)走向整合,那么它就是超个人心理辅导与治疗法。
华和转移等。
17
3、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症状以及治疗的认识
(1)症状是无意识的症结-----情结; (2)经“分析”,了解无意识症结的真实意义; (3)通过“意识化”、“移情”、“迁移”、“宣泄” 等方 法,消解“情结”,治疗心理障碍。
18
第二单元 行为主义理论观点
1、旧行为主义理论观点:
华生、巴甫洛夫、桑代克 R=f(S)
调适、机能衰弱恐慌、事业焦虑、空巢现象 5、老年期心理咨询 情感依托、疾病和死亡恐慌、无价值感或失落感
36
第五节 婚恋、家庭心理咨询
第一单元 恋爱问题的心理咨询
1、什么是爱情
爱情的三种基本需求:生物本能、爱、情爱。
爱情是男女双方相互依存和性、情相互给予并彼此理解和接纳的过程
➢ 心身一体的观点 ➢ 心理、生理、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 ➢ 整体观
9
(3)限制性观点:
咨询师的职责限制:有限的 时间的限制(关系限):一般每次咨询时间是50至60
分钟(初次可适当延长),两次间隔一般是一周。 感情限制:不允许建立咨询以外的关系 咨询目标的限制:
当有多个目标时,以心理问题为目标 对咨询效果的评估,即不要保守,也不能冒进。
理性、悟性 (4)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 (5)使求助者增强自知之明 (6)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30
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分类和一般程序
一、心理咨询的分类
(1)按照性质分:发展咨询与健康咨询 (2)按照规模分: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 (3)按照时程分:短程、中程、长期 (4)按照形式分:门诊咨询、电话咨询、互联网咨
12
第一节 概 述
第四单元 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1、我国心理咨询工作现状:
具备职业化基本条件,处于初极阶段。
(1)社会化水平 (2)社会效益 (3)经济效益 (4)组织建设和信息 (5)社会认可 (6)职业标准出台
13
2、展望
第一,借鉴西方文化而产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将会越来越贴近 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本土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