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批判性写作

批判性写作


⑤结论(概括论证和结论的要点,指出论证的意义)
The end thanks for listening
批判性写作
组织和表达论证
By:谭俊宇
10.1论证也是交流

写论述文
目的是为了使别人相信并接受你的观点和提议
所以,写文章,需要心里想着读者,考虑交流对象的状况, 并作出针对性的安排
下面,我想具体谈谈
①什么是交流对象的社会特征 ②如何理解尊重交流对象 ③论证语言的要求

交流对象的社会特征
人是社会中的人,除了喜怒哀乐影响我们理性的论证外,还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①性别与年龄 这两种因素通过影响人的观念和习惯,进而影响他们的兴趣、追求、 理解力等 ②种族和民族 两种因素给人们观念带来的影响是深刻,广大的,特别是在社会和人 的问题上 ③经济利益 毫无疑问,人的价值观与其经济利益的关系是最大的 ④政治立场 各政党间的争斗非一日之寒

理解论证交流的对象

由于交流对象的知识基础和立场不同,这就几需要我们理解 论证交流的对象
以下给出五点建议:
①考虑对象知识背景和理解程度
②考虑影响理解和接受的理性、非理性因素 ③考虑对象的共同和不同立场
④考虑对象可能使用的反对论证
⑤寻找共同的立足点和起点 简言之,求同存异,换位思考
论证语言的要求

清晰:模糊只是虚幌子,好论证离不开对关键词,概念的明 确解释 明确:直入主题,开门见山的亮出观点 具体: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让论证更有说服力


流畅:不含糊,不罗嗦
生动:调用有趣的例子,增加可读性 适度:避免情绪化语言
10.2如何组织论证文

论证文章分为两大类
①分析,反驳已有论证
针对论证中给出的理由,需要做出的批判性反 应是:

(1)理论根据(理论、原则、规律、法则等)是什么?


(2)事实根据(事实、数据、实验、经验等)是什么?
(3)主要的假设是什么? (4)理由的使用是否正当? (5)数据的使用是否合理? (6)理由与主张是否一致?
在针对理由做出评估性反应时,检查论证 是否存在以下谬误:
①对主题和问题的介绍
1,介绍引起读者注意的内容 2.表述主题和问题,澄清概念 3.表述基本立场或结论,包括表明它的适用范围) ②提供证据来支持论证(证据1,证据2……) ③提供支撑论证的事实理由(对证据1的支撑,对证据2的支撑……) ④回答反驳和反例(反驳1,对反驳1的回答,反驳2,对反驳2的回答……)

结尾段落 引用规则
概括重申立场,给出合理限度(不说狠话)

遵守学术引用规则,明确论证出处哪些参考文献
第一类:写作分析他人论证的文章
第一步:阅读他人文章时,尽可能回忆已知信息,针对论证 提出疑问后,要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和证据写下。不要面面俱 到,只需准确的表达最重要、最相关和最成熟的分析和判定 即可 第二步:分析论文的展开模式有两种 ①围绕分析,反驳的要点来组织顺序和材料 ②按照原来论证的叙述流程来组织分析和反驳

(1)论证运用了哪种推理类型?


(2)演绎推理是否符合规则?
(3)样本或事例是否有代表性? (4)类比或比喻推理是否恰当? (5)统计推理是否正确? (6)因果推论是否排除了其他有竞争性的假说?
第二类:组织自己的论证

以下给出两种组织论证的模式
一、论证-反证-论证 ①提出最强,最可信和最直接的理由来支持某个立场的结论 ②客观地表述反对这个立场的最强,最可信和最直接的理由 ③然后论证上述两者那个更佳 二、图尔明模式

第二步——构造论证
①寻找支持观点的理由
②使用合理的推理方法 ③考虑反例和竞争机制
②有组织有条理地表达论证逻辑

写作纲要(紧扣主题) 引言段落
三段论:开头。正文、结尾

直接简略,明确立场,触类旁通,引起共鸣 正面陈述不同观点的内容和论证,预先考虑各种反例,诚恳的 说出自己提议的影响,包括负面的都要表达出来,从而均其利 弊,让人很好的接受你的论证
②阐述自己的论证 尽管两种文章写法和流程有所不同,但是已有一些共同要求 ①构思和构造论证文
②有组织有条理地表达论证逻辑
①构思和构造论证文

第一步——起草:思考主题和收集信息
在构思阶段,确立主题是最重要的(到底论证要说什么,断定什么?)
其次搜寻和记录已知信息,事实和观念(包括正反两面)
起草方法有两种 ①自由记录:就是不考虑内容的相关性和细节,通过随时记录积累想 法和观点 ②列举和连接:就是先想出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点,再通过思路找出事 物间的联系网

下面我想谈谈分析文章的具体操作
在批判性阅读和写作中,针对论证的主张或者 推理的结论,需要做出的批判性反应是

(1)议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主张或者结论是什么?
(3)结论中的主要概念是什么? (4)对概念的定义是否清晰、准确? (5)对概念的解释和运用是否一致? (6)理由或者解释与主题是否相关?
在做出评估性反应时,检查论证是否存在 以下谬误:

(1)含混笼统的谬误:语词或概念的意义模糊暖昧。


(2)混淆概念: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
(3)分解的谬误:将集合体或整体的意义分配给所属的个体或部分。 (4)合成的谬误:将个体或部分的意义归于由它所组成的集合体或 整体。 (5)熏鲱的谬误:通过引入一个不相干的问题来转移论题。 (6)稻草人的谬误:虚构或者歪曲对方的主张。 (7)反唇相讥:引用对方的过错来逃避对己方的批评。 (8)不一致的谬误:不一致的问题;不一致的主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