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提高团队执行力的口号

关于提高团队执行力的口号

如何提高团队执行力----集团公司员工培训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们坐在一起共同学习关于“提高团队执行力”这个课题。

首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的企业是从何发展而来的,我们的企业过去都经历了什么?我们的企业从诞生发展到今天,却经历了很多困难,特别是二〇〇八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我们没有倒下,顽强的展示了企业的生命力,这里有在座各位共同努力的成果!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又成立了xxxx有限公司,即:于二〇一二年部分竣工的新项目,该项目引进了国际先进技术,其科技含量、工艺水平、产能、都是世界领先的;而环保排放和能耗却是同行业最低的,这也是我们企业未来的骄傲!为了配合新项目的投产和应对未来的市场需求,我们又成立了xxxx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为了占领国际市场和将来要上市,我们在北京又成立了xxxx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从企业的发展方向来分析,我们的高层领导对未来是有信心的,对未来市场的把握是有前瞻性的,企业的发展思路和方向正确的。

企业有了发展方向,我们将面对更美好的未来,那么就要求我们在座的各位同事和所有员工共同提高个人素质和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什么是团队精神?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

先讲一个取乒乓球的故事:在一个窄口的罐头瓶里,放进六个乒乓球,每个球用细绳系着,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乒乓球从瓶里全部取出。

几个小组的同学,各人都想在第一时间里从瓶里取出,结果在瓶口形成堵塞,谁也出不去!只有一个小组成功做到了,他们采用的办法是六个人形成一种配合,依次从瓶口出来。

这道测试题考的就是团队有无相互协作精神,就是我们常说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的培养,能使所有员工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努力。

对每个人来说,团队要达到的目标即是自己所努力的方向,团队整体的目标,顺势分解成各个小目标,在每个员工身上得到落实。

可以说:团队精神具有目标导向功能。

任何组织群体都需要一种凝聚力,传统的管理方法是通过组织系统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淡化了个人感情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而团队精神则通过对群体意识的培养,通过员工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信仰、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来沟通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反过来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团队精神也具有凝聚功能。

团队精神要靠员工自觉地要求进步,力争与团队中最优秀的员工看齐。

通过员工之间正常的竞争可以实现激励功能,而且这种激励不是单纯停留在物质的基础上,还能得到团队的认可,获得团队中其他员工的尊敬。

团队精神又有激励功能。

员工的个体行为需要控制,群体行为也需要协调。

团队精神所产生的控制功能,是通过团队内部所形成的一种观念的力量、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职工的个体行为。

这种控制不是自上而下的硬性强制力量,而是由硬性控制向软性内化控制;由控制职工行为,转向控制职工的意识;由控制职工的短期行为,转向对其价值观和长期目标的控制。

因此,这种控制更为持久有意义,而且容易深入人心。

团队精神还有控制功能。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团队精神,我在这里引用一个比较有名的也挺有意思的实验来:准备一个大笼子,在笼子顶部安装喷淋装置,在笼子的一端悬挂一只香蕉,再安放一架梯子通向香蕉,然后在笼子的另一端放进四只猩猩。

试验阶段一:猩猩1第一个发现香蕉,它开始向香蕉走去,当它的手触摸到梯子时,试验操作人员立刻把笼子顶端的喷淋装置打开,笼子内顿时下起了倾盆大雨,猩猩1立即收回双手遮住脑袋,其余三只也匆忙用双手遮雨,等没有猩猩触摸梯子时,喷淋装置关闭。

雨过天晴,猩猩1又开始准备爬梯子去够香蕉,当它的手再次触摸到梯子时,又开启喷淋装置,众猩猩又慌忙用双手遮雨,等没有猩猩碰梯子时,喷淋关闭。

猩猩1似乎领悟到被雨淋和香蕉之间的模糊关系,终于放弃取得香蕉的念头,开始返回笼子的另外一端。

过了一段时间,猩猩2准备试一试,它走到梯子跟前,当手碰到梯子时,喷淋开启,大家慌忙避雨,猩猩2也放弃拿香蕉的念头,匆忙逃回到笼子的另一端,此时关闭喷淋装置。

又过了一阵儿,猩猩3准备试试它的运气,当他向梯子走去的时候,另外三只猩猩担心地望着它的背影,尤其是猩猩1和猩猩2。

当然,猩猩3也不能逃过厄运,它在瓢泼大雨中狼狈地逃回到伙伴当中,饥饿折磨着众猩猩。

猩猩4虽然看到了三只猩猩的遭遇,但仍旧怀着一点儿侥幸向梯子走去,它也许在想:“我去拿香蕉可能不会象那三个倒霉蛋那样点儿背吧?”,当它快要碰到梯子时,试验操作人员正准备打开喷淋装置,没想到另外三只猩猩飞快地冲上去把猩猩4拖了回来,然后一顿暴打,把可怜的猩猩4仅存的一点儿信心也从肚子里打了出来。

现在,四只猩猩老老实实地待在笼子的另一端,眼巴巴而又惶恐不安地望着香蕉。

试验阶段二:试验人员把猩猩1放出来,然后放进猩猩5,这只新来的猩猩看到了香蕉,高高兴兴地向梯子走去,结果被猩猩2、3、4拖回来一顿猛捶。

猩猩5对挨揍的原因不大明白,所以在攒足了劲儿后,又向梯子走去,它非常想吃那只香蕉,同样的结果,三只猩猩又把它教训了一顿。

虽然猩猩5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挨揍,但它现在明白了那只香蕉是不能去拿的。

试验人员又把猩猩2放出来,再放进猩猩6,在动物本能的驱使下,猩猩6准备去拿香蕉,当手快要碰到梯子时,另外三只猩猩迅速地把它拎了回来,然后一顿暴打,猩猩3和猩猩4知道它们为什么要揍这只猩猩,然而,猩猩5却不太明白它为什么要揍猩猩6,但是它觉得它必须得揍它,因为当初别的猩猩也这么揍过我,揍猩猩6肯定有它的道理。

现在猩猩6也老实了,试验人员把猩猩3和猩猩4也相继放出来,换进新的猩猩,不言自明的是,它们也被拳打脚踢地上了几“课”。

等四位猩猩“元老”都被换走之后,结果这四只新的猩猩还是一样,老老实实地待在笼子的另一端,眼巴巴而又惶恐不安地望着香蕉。

试验结论:一个企业政策的延续性和它的团队精神密不可分。

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进而才能保证企业的高效率运转。

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

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

团队精神能推动团队运作和发展。

在团队精神的作用下,团队成员产生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交互行为,显示出关心团队的主人翁责任感,并努力自觉地维护团队的集体荣誉,自觉地以团队的整体声誉为重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团队精神成为公司全面发展的动力。

团队精神能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亲和力。

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团队,能使每个团队成员显示高涨的士气,有利于激发成员工作的主动性,由此而形成的整体意识。

共同的价值观,高涨的士气、团结友爱,团队成员才会自愿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团队,同时也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组织整体效能。

通过发扬团队精神,加强组织建设能进一步节省内耗。

如果总是把时间花在怎样界定责任,应该找谁处理,让客户、员工团团转,这样就会减少团队成员的亲和力,损伤企业的凝聚力。

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科学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团队的潜能。

如果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

要发挥团队精神,就要重视培养先进的企业文化。

当我们的视野随着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开阔以后,当我们不断学习并实践现代企业管理的许多理念以后,我们意识到,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将非常有助于促进企业的高效运转,非常有助于把战略目标落实到经营结果上来,克服弊端,提高企业的自身竞争力。

不论是技术、品德管理或是人才资本都不过是企业在某种阶段时期内的相对竞争优势而已。

技术人才可以转移,品牌可以转让,只有核心价值观是属于自己的。

先进的企业文化就是这种核心价值观最直接的体现。

先进的企业文化能使我们在观念和行为上尽快地摆脱传统的影响。

执行是任何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他不是简单的战术,而是一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的方式来实现目标的系统工程。

注重执行,通过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创造一种过程落实的核心价值观,就能保证企业长期获得竞争优势。

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目标和结果的背离、职位和职责的差异、优异业绩和资产质量的反差,几乎成了所有企业的通病。

过去我们也曾经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学习和宣传最新的管理知识、管理技巧,但是由于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作支撑,我们最终发现这些知识和技巧对我们治理企业并无太大的帮助,企业还在亏损,资源还在浪费,我们还有时间讨论企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相信所有人对下面的说法都深有同感:许多企业常常是“策略”“远景”一大箩筐,议而不决,光说不练,流于“口号管理”。

“策略”“远景”没有落实到具体的目标、计划上,也未将目标、执行方法列出时间表,更没有根据达到的程度订立赏罚标准。

这些企业的管理常常粗而不精,只是按照一些基本的规章制度大而化之地进行。

这样的企业,必然患上一种“组织末稍神经麻痹症”,越到执行最关键的基层,员工越是对工作拖拖拉拉,习惯了不痛不痒、马马虎虎;习惯了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一旦认真起来,却又呆头呆脑不知灵活变通。

他们会私下给自己找理由:“公司与我有何关!”一旦整顿来临,头一低,风头过了,“又是一条好汉”,依然我行我素。

这就是企业基层执行力败落的表征,这样的基层员工,在每个企业中都大量存在。

同时,几乎每一个企业中还活跃着这样一些人,他们是高谈阔论的思想家;他们是牢骚满腹的改革倡导者;他们常常身居中层要职,却将自己的“职责范围”视为“势力范围”;他们左右逢源,关心每一个人和事,却最擅长于在高层领导和其他人面前搬弄是非,散布谣言。

有意思的是,恰恰是这种人,常常对公司决策的执行大打折扣,或是因为他们的既得利益受损,或是不愿接受挑战。

这样的人,不但自己执行力欠缺,还影响他人的执行力不能正常发挥。

另外,那些活跃在企业中善于搬弄是非的人,还必然使组织陷入一种“办公室政治”之中。

更为严重的是,“办公室政治”必然促使“组织末稍神经麻痹症”加速形成,然后是恶性循环,然后是企业的执行力一塌糊涂。

执行是任何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他不是简单的战术,而是一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的方式来实现目标的系统工程。

注重执行,通过培养先进的企业文化,创造一种过程落实的核心价值观,就能保证企业长期获得竞争优势。

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在谈到项目管理时,曾强调指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上一个项目就是组织一场大的战役,是要有一套严密的管理体系和组织系统的,必须要有精干高效的指挥层和一个得力的执行层作支撑才行”。

这里说的“高效”就是“指挥有方”,这里说的“得力”就是“将士用命”。

一个“指挥有方,将士用命”构成了先进企业的文化整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