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进火箭模型综合实践活动系列教案

走进火箭模型综合实践活动系列教案

走进火箭模型——主题生成课六年一班杨学智一、活动背景运载火箭是航天飞行的主要工具,被人们喻为登天的梯子。

火箭开辟了人类飞出地球,奔向宇宙之路。

简单的火箭模型,我们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出来。

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火箭模型,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

在动手操作中去发现原有事物的不足、去改进它、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去调试、添加、削减、不断总结,并加以改进。

给每个学生发展的空间,找到自己的问题,敢于挑战,让他们自主参与,亲身体验并积极实践,是本次活动的指导理念。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并能提出2一3个感兴趣的问题。

2、培养学生能从问题中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3、培养学生能把问题转化成主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三、活动重点让学生创新、让学生探究、让学生发现四、活动准备飞机图片(意图:因为学生所见火箭较少,只存在在电视和书上,用图片来让学生增加对火箭的了解)探究方案表格准备一些关于飞机的信息五、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范围师:同学们看见过火箭吗?在哪里见过?生:见过(在电视上、书上……)师:你看见的是什么类型的火箭?生:神州5号、长征运载火箭、神州7号……出示图片:(火箭图片)师:你了解这些火箭吗?谁能给同学们说一说说一说?生:自由回答(通过图片向学生介绍火箭的种类及用途。

(让学生了解火箭的种类及外形)师:看来同学们对火箭非常感兴趣,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火箭来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所见所闻,再加上图片来引导学生去了解火箭。

)(二)围绕范围、提出问题师:了解了这些火箭的知识、看了这些火箭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吗?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呢?1、学生独立思考,将自己的问题写在练习本上。

2、小组交流,将有价值的问题写在卡片上。

3、全班汇报。

生:1)火箭有多少种类?2)火箭是干什么用的?3)火箭为什么能上太空?4)火箭是怎样生产出来的?5)火箭的制造原材料有哪些?……(三)筛选问题,形成子主题师:提出这么多问题,你认为哪个问题最有研究价值?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讨论3、小组汇报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针对火箭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还真不少,下面请你给同一类问题起个共同的、合适的名字。

生:1)火箭的用途2)火箭的特点3)火箭的制作4、各小组确立组内主题和小组名字。

(五)根据子主题,形成主题师:我们各小组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研究主题,那就请同学们给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取一个合理的名字吧?生:制作火箭模型研究制作火箭模型走进飞机火箭师:根据同学们的意见,达成共识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为走进火箭模型。

(六)课堂小结1、同学们今天有哪些收获?2、在下节课中我们都要成为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策划者,请大家一定要做好准备。

附介绍火箭相关知识:火箭是在十三世纪时由我国人所发明的,在那时候的火箭是在长枪上装置塞有火药的圆筒,构造很简单。

之后经由印度、阿拉伯传入欧洲,十八世纪初,义大利设计了一种像乌龟一样的火箭,点燃之后可以在地上跑,用于战争,吓倒了不少人。

在十八世纪末期,火箭逐渐被列为兵器之一,英军还用火箭击败过拿破仑的军队。

可是火箭的命中率还是很差,所以自从枪炮被发明之后,就逐渐不再被当作兵器了。

火箭飞行的原理:火箭为什么可以飞行呢?这就像如果我们把充气的气球突然放掉,那么气球会一面喷出里面的气体,一面飞走。

这看起来好像是某种力量在对气球作用,事实上这个力量并不是来自外界的推力或拉力,而是由气球本身所喷出的气体的反作用力,而产生的力量。

再举一个例子:当你拿着枪在射击时,当子弹飞出的那一瞬间,枪本身也会向后产生了所谓的后座力,而这就是子弹发射时产生的反作用力所造成的。

其实更明显的是大炮,在炮弹射出时,整门大炮会有很明显的后座力产生,而子弹及炮弹就是藉由这股反作用力发射出去的,而火箭正可比喻为炮弹,只不过没有炮管罢了。

不论是前述的气球或是子弹,都存在着一种能够移动的力量,这种靠反作用的力量就是「推力」。

火箭也和充气的气球一样,并非藉助外来的力量,而是靠火箭本身排出一股热气流,这些气体以高速喷出,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它向反方向前进。

火箭的构造:火箭装载着液体或固体燃料,燃烧这些燃料,靠喷出气体的力量飞行。

然而在太空之中并没有空气,无法将燃料燃烧,因此,必须要有可以产生氧气的氧化剂,它们多是液态氧、硝酸或过氧化氢。

火箭必须载有燃料和氧化剂才能飞行。

燃料和氧化剂为固体型态的火箭,叫做固体燃料火箭,其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在一起,成为所谓的固体推进剂,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也会强而有力的燃烧。

固体燃料火箭虽然构造简单,但是一旦点燃,就不能随意熄灭,这是一大缺点。

燃料和氧化剂成液态者的火箭,就是液体燃料火箭,虽然能够自由调节推力,但是必须携带唧筒,所以构造较为复杂。

进火箭模型——方案策划课六年一班杨学智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指导,使学生学会一般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制定,培养学生规划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

2、能够从时间、地点、人员分工、具体活动任务等方设计研究活动程序。

3、从感兴趣的角度,对自己感兴趣的飞机模型进行研究设想。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制定策划方案1、上节课我们对“火箭模型制作”进行了主题确立和分解,同学们已经根据自己喜欢研究的问题确立了本组小主题,那么,实践前,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制定活动方案)2、制定活动计划发放探究方案表格,填写表格。

1)、小组确定课题,起组名,选组长。

2)、小组成员分工,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3、把自己小组确定的子主题告诉大家。

(汇报形式)(设计意图:根据每名同学的长处来分工,让学生的自身价值和亮点体现出来。

)(二)个案指导、完善方案1、为了能使活动顺利开展,我们必须要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你们准备从哪些方面来策划活动方案?(1)独立思考(2)小组交流(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时间、地点、指导教师、具体分工、活动准备、研究目标、实践方式、展示形式、注意事项等。

2、各小组同学马上行动,策划活动方案,组内交流完善。

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各组汇报活动方案,其他小组同学认真倾听,对各小组的活动方案进行准确的评价或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三)小组方案、展示评价(1)下面请各组同学结合同学们的提议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你们的活动方案,完善“活动方案策划表”。

(2)成品展示:请一个小组上前展示本组的“活动方案策划表”(3)请其他组对展示组的“活动方案策划表”进行评议(4)完善本组活动方案(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感受?(2)同学们已经制定好了活动方案,希望大家按着方案,认真实践,同时还要及时记录实践中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通过活动你有哪些感受和体会?相信同学们通过认真的实践,一定能有硕果累累的那一刻!三、板书设计走进火箭模型——活动方案策划课时间、地点、指导教师、具体分工、活动准备、研究目标、实践方式、展示形式、注意事项走进火箭模型——制作方法指导课六年一班杨学智一、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基本掌握设计与创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从观察的内容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3、学生能够用身边的废旧物品进行创作,培养学生想象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重点:让学生创新、让学生探究、让学生制作三、活动准备:矿泉水瓶瓶盖纸张胶水胶带钳子锤子锥子剪刀火箭模型1个四、活动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确立了火箭模型制作的主题,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火箭模型的制作过程,大家住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火箭模型图片,同学们说他们做得好不好啊?你们能做的和它们一样吗?生:能(激发兴趣)(二)再创情景、引出方法师:老师也做了一个飞机模型(出示模型),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做的?生:想。

师:那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飞机模型都是有什么东西做的?生:水瓶瓶盖纸张……师:重复材料(板书准备材料)讲述火箭制作过程:1、取第一个瓶子,在瓶子上下的位置各画一条线,两条线位置的决定方法如下。

2、选瓶上弧线曲度与火箭头角度度相近处。

选瓶子下方曲线转直点的下方约0.5cm处。

自上方、下方约0.5cm处用剪刀剪开,用剪刀慢慢修剪至画线处,尽量使其平整,以便与另一个瓶衔接时可以较为密合。

3、将火箭泡棉头放置于瓶上方,由正上方看泡棉头是否对准保特瓶之正中央位置。

若已放正,则使用电工胶布缠绕于相接处,加以固定。

取另一个瓶子,将瓶盖卸下,然后保特瓶开口处拧紧。

4、将两个瓶相连接。

然后至于平坦之桌面或地上滚动,看看是否连接平整,滚动是否平顺。

若是,则以胶布加以固定。

5、取第三个瓶子。

在瓶子各画一条线。

6、选瓶子上方曲线转折点的下方约0.5cm,选瓶子下方曲线转折点的下方约0.5cm;自线上方、线下方约0.5cm处用剪刀剪开。

7、将厚纸板对折,然后用铅笔画出四个梯形。

然后用剪刀沿线剪开。

(注:尾翼之尺寸、形状,可以做不同的变化,以测试其对飞行有何影响。

)8、将制作好之投影片包覆于厚纸板梯形之外侧,可以先使用双面胶带将投影片及厚纸板接合在一起,然后使用胶布将其三边贴过。

用双面胶带贴于折起部分之底部。

此步骤为了将做好之四个尾翼年贴于瓶上,需确定为十字对称,如此才能平衡。

9、先以胶布黏贴于尾翼两侧,黏贴时须注意电工胶布的长度须够长,上方需比尾翼高约一个胶带的高度,下方反折入另一个瓶内,以增加牢固程度。

再以胶布缠绕于尾翼上方约两圈。

1、让学生讨论制作过程,并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制作过程,让学生取长补短,注重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2、技能训练:A、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制作火箭模型啦吗?B、接下来我们就试一试,在制作之前那位同学或哪个小组能再告诉我们一下制作步骤吗?C、提出要求:(1)根据整理出来的步骤制作。

(2)写出创作构思。

(3)填好制作表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教具模型的制作步骤。

)4、学生实践:老师指导。

5、小组展示:A、每个组都有作品,可能有很多小组没有制作完,做多少展示多少,下面把你们组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B、哪个组愿意先来?C、学生或组别评价:d、对刚才的展示进行评价?E、小组修改:f、根据刚才的评价进行修改。

(设计意图:通过每个小组展示,来取长补短,并且给其他小组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进一步来完善作品。

)(三)活动总结、拓展延伸可能有的组别还没有完成,这节课到这里就要结束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汇报,老师总结。

板书:火箭模型制作准备材料制作过程注意事项走进火箭模型——成果展示课六年一班杨学智一、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科学、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兴趣,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

2、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途径定向获取并展示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