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播学史》笔记整理

《传播学史》笔记整理

读《传播学史》心得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己会与某个思想有了偶然相遇的缘分,令人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传播学史》受到推崇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

《传播学史》从传播学在欧洲的起源讲起,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最后由集大成者施拉姆建立传播学领域。

基本上按照时间的线性线索介绍了奠定传播学领域的重大人物的研究活动、理论确立的过程以及部分创造性的实验。

其中对于具体的、总结性的理论阐述很少,对于具体的实验计划和实施步骤解释很少。

这也是本书的魅力。

《传播学史》提供了一条研究传播学领域的比较清晰的脉络,对传播学的整个发展历程都作了介绍,而且对重要的历史事件作了尽可能详尽的历史还原。

它是开放的,它将整个历史铺展开,清晰的显现在读者面前,引导读者自己去深入研究感兴趣的部分,进而完整的、系统的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

我因此受益良多,书中有很多章节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尤其是认识到了传播学研究的多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令人兴奋。

这次读书心得,先把给了我很大启发的奠基者的主要理论贡献和一些具体实验进行总结,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以便灵活运用。

第一部分传播学的欧洲起源1、查尔斯•达尔文和进化论●非语言传播:对于传播学学者来说,达尔文特别重要的著作之一是《人类和动物的表情》,这部著作创建了非语言传播的领域,尽管达尔文没有这么称呼。

●群体生态学理论:一般目的是解释一个系统内的各种单位的生存和灭绝的原因。

群体生态学理论使用诸如生态龛宽度、环境、对稀有资源的竞争和生存等等进化的概念,以便预测各种组织在时间过程中得生死存亡。

(不明白)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学重要奠基人)佛洛伊德的的主要贡献是他对于无意识的认识,对于超出我们理性控制的精神力量的影响的认识,对于性欲在个体从婴儿时期起得精神发展中得作用的认识。

1)佛洛伊德将人的心灵分为三个自我意识的层次:●意识,对此,一个个体可以不怎么困难地予以理解和向他人描述;●前意识,一个个体可以召唤到意识中;●无意识,它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不能进入一个个体的自觉意识,除非这个个体依靠精神分析家的帮助。

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有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之间有可能发生交换。

2)移情和认同移情:是一个病人的情感态度从父母或过去的其他个体向治疗的转变。

弗洛伊德认为,对于治疗者的这种非理性的爱的情感或敌对的情感是病人与童年时期的依赖性的重大而又必要地脱离。

认同:某个个体接受了另外一个人的特性,并将之体现在他或她的个性之中。

启发:最初的个体与个体之间潜在关系和互相影响的心理研究。

3)希望的实现的两个原则:A.快乐原则;这主要有目中性本质的希望和欲望所构成,它对于个体来说可能是破坏性的,因为他们可以要求并不十分文明的行为。

快乐原则统治着无意识B.现实原则:他又更有逻辑的、有组织的思想所组成,其中许多思想有助于个体达到快乐原则的目的。

现实原则主要在意识层面发挥作用。

这两种类型的希望的实现经常处于冲突之中,而一个个体的行为可以代表一种妥协。

(施拉姆用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之对比的理论解释这样的问题:个体为什么将大众媒体用于娱乐而不是新闻)4)精神分析理论对于传播学的贡献:精神分析理论假定,人类行为的解释存在于个体之中,特别是存在于无意识之中。

今天所使用的许多重要的传播学理论都在个体当中寻求推动行为变化的力量,尽管这些理论不是精神分析理论。

例如海德的平衡理论,费斯廷格的认识不和谐理论以及佩蒂和卡西奥普的态度变化的详尽可能性模式。

人格研究的学术传统有霍夫兰开创,这个传统是从赫尔德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赫尔德学习理论反过来又受到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理论也对拉斯韦尔有关政治领袖的精神分析研究产生了影响。

法兰克福学派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今天的批判的传播理论。

批判学派对于偏见的颇有影响的研究在阿多诺等人的《权威人格》中有记载,他代表了一种以量化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格问题的精神分析理论。

3、卡尔•马克思和批判学派(不明白)1)马克思处于宏观分析层次,而不是微观分析层次。

在这个意义上,他在本质上与其说是社会心理学的,不如说是社会学的。

2)批判学派核心人物:霍克海默《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阿多诺《权威人格》、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单向度的人》、洛文塔尔《逃避自由》《健全社会》《爱的艺术》《禅宗与心理分析》3)马克思和批判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马克思主义及其近代的批判学派的理论团体可被看做是经验学者的思想和概念的一个来源。

批判学派注重大众媒体的所有权和控制问题,这些课题没引起像拉扎斯菲尔德那样的经验主义研究者的学术兴趣,后者沿着探讨传播效果的方向对待传播领域。

批判学派对于社会的贫困、劣势和微弱部分的强调对于非批判学者能够产生提高意识的影响。

第二部分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1、芝加哥学派人物:1)乔治•西梅尔西梅尔和他噶过的同代人涂尔干经常被描绘为现代社会学的共同创立者。

在西梅尔的重要著作中,有这样两本著作:《陌生人》——这部著作激励了芝加哥的帕克;《团体分支机构之网》——它导致了网络分析。

西梅尔写到了三人组合,也就是一个有三个人组成的团体。

他论证说,一个三人组合构成了一种不稳定的关系,因为三人组合之中的两个成员通常构成了一个二分联合体,以对抗第三个成员。

西梅尔的观点概括:A.社会最为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是由个体之间的传播所构成。

B.所有的人类传播代表着某种交流,这种交流对于所涉及的个体来说具有交互的效果。

C.传播在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不断改变个体之间发生D.人类传播满足某些基本需要,诸如友情或侵略,或追求收入、教育或其他渴望达到的目标。

E.某些种类的传播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成为稳定的或固定的,因此代表着文化和社会结构。

2)约翰•杜威和实证哲学对刺激反应理论质疑的论述:刺激反应理论:一个外在的刺激为一个个体所知觉,然后它遵循通向适当肌肉的神经路径,而适当肌肉的行为就是反应,它是这个过程的终结。

反对论述;杜威讲起改变成为一个刺激——解释——反应的模式,它带有作为一种重要组成部分的意义(这种意义来自与其他人的交互作用)。

杜威进一步论证说,反射弧概念(刺激反应理论)是靠不住的,因为他区分了刺激和反应,前者被认为是再个体外的;后者被认为是完全在个体内的。

这个去人是早期心理学的身一心二元论的组成部分,包含着刺激和反应不是一个并列的整体的组成部分的意思。

准备地说,被一个个体定义为刺激的东西有赖于在这个个体从前的经历中发生作用的东西。

例如,一旦一个个体学会了一个新的概念,他就会以令人惊奇的频率碰到有关那个概念的说明。

解释是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启示:个体与个体的交互过程,以及解码行为的研究。

3)乔治•赫伯特•米德和符号互动论米德攻击身心二元论。

他将“主我“定义为个体要对他人作出反应的冲动性趋势。

与之形成对照“宾我”是个体之内的合为一体的他人,它由他人的所有态度构成,个体就与这些他人发生互动作用,并将这些他人吸纳到自身之中。

因此,“宾我”是个体关于他人如何看待“他”“或“她”的观点——是个体所认为的台人的态度。

对于米德来说,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角色扮演”,即自我个体像对其他人行事那样社会性地对他自己,或她自己你行事的能力。

米德认为心灵是社会性的,是通过与他人的传播而得到发展的。

米德理论声称,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而认识他们自己,他人告诉这些个体他们是谁。

库利发明了“镜中自我”的语词,就是通过想象其他人如何反映个体对于自己的想象的途径,来建立个体的自我概念。

不过,苦力没有对于自我如何构成的问题提供解释。

米德做到了这一点。

他论证说,没有人天生就有一个自我,它也不是本能地反战起来的。

相反,米德说,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的社会过程二得到反战的。

个体是对各种他人的解释和意义——他们特别是在早年获得——内在化,以创造一个“普遍化的他人”,后者是由许多其他个体的平均期望所逐渐建立起来的。

4)罗伯特•帕克和芝加哥的鼎盛期——大众传播的第一理论家(重要,但本书对于他的理论著述不多,多是帕克的经历)贡献:A.人类生态学和社会无序。

帕克、他的同事以及他的学生在一张芝加哥的地图上绘制了青少年犯罪、卖淫、精神病和其他社会问题的位置(他们将之称为一张“地试图”)。

这张象征性的出现的图有一个同心圆(由于密歇根胡的原因,在芝加哥是一个半圆),社会问题最集中的地方恰好位于商业闹市区的外围。

这种类型的社会分析就被称为“人类生态学”。

B.陌生人和社会距离C.确定社会学的意义:芝加哥学派之后,美国社会学就以经验世界为基础。

帕克相信经验的研究,但不相信统计分析。

D.有关电影效果的佩恩基金研究;目的是确定观看电影对于青少年可能的有害效果(书中不详)重要人物的重要的共同特征:●库利和米德创建了符号交互论。

他们反对以直觉构成人类个性的基础,认为人际传播史个性构成的中心。

●他们强调人类传播的主观主义,就是说,信息的接受者以某种为其所特有的方式解释信息的内容(而不是完全如同信源所意图的那样)●早期芝加哥学派是经验的,但并不是非常的量化的。

2、哈罗德•拉斯韦尔和宣传分析对传播学的贡献:1)他的5个问题的传播模式导致了传播学对于确定效果的重视。

拉扎斯菲尔德使得对于传播效果的这种重视更加具体化了。

2)他开创了内容分析法,实际上发明了定性和定量测度传播信息的(例如,宣传信息和报纸社论)的方法论。

缺陷:受到有待发现的材料的数量和重复性的阻碍,计算机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

3)他关于政治宣传和战士宣传的研究代表着一种重要的早期传播学类型。

“宣传”一词后来有了否定的含义,在今天已不大常用,尽管还有更多的政治宣传。

宣传分析已被纳入传播研究的一般体系之中。

3、沃尔特•李普曼和议程设置《舆论学》李普曼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的工作方面,是于拉斯韦尔同一类的学者,开创了议程设置理论的早期思想。

议程设置过程包括媒体议程设置、公众议程设置和政策议程设置。

媒体议程设置是这样的过程:通过它,一个特殊新闻问题之报道的相关数量有大众媒体把关者、重大新闻事件的影响、受众的兴趣所决定。

媒体议程通常有内容分析来测定。

公众议程设置过程:通过它,公众决定哪些问题相对来说最为重要。

政策议程设置过程:通过它,政府体系或被选出官员的问题议程得以确定。

政策议程可由法律的通过或基金的调拨(例如,联邦政府为艾滋病的研究、预防和治疗预算了几百万美元)为标志。

媒体议程影响公众议程,后者反过来有影响政策议程媒体议程4、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和大众传播效果贡献:1)创造了一大学为基础的研究机构的原型。

与大学的各系相比,研究机构更加灵活,更有侧重点,也不大容易因彩乃了创新方向而受到批评。

拉扎斯菲尔德促使传播理论具有行政研究的特色。

2)他通过手机资料的方法提出了调查方法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