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香水挥发B.冰雪融化C.蜡烛燃烧D.干冰升华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 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C.物质的用途与制取D.物体的运动状态
4.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猜想假设
B 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 D 得出结论
5.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6.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C.收集二氧化碳气体D.滴加少量液体
7.下列变化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食物消化
C.瓷碗破碎
D.木材燃烧
8. 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 燃烧匙
B 集气瓶
C 试管
D 水槽
9.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加热使石蜡熔化B.用木材制家具
C.用粮食酿酒D.用玉石雕刻印章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大块的铜比小块的铜熔、沸点要高
D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11.液氢曾经是航天所用的燃料之一,下了说法中,属于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氢气具有可燃性
C.相同条件下氢气是最轻的气体D.氢气燃烧
12. 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3.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干了B.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有绿色物质生成
C.花生米霉变了D.银白色的镁条在空气中慢慢失去光泽
14.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5.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
A.取液时挤入空气B.将滴管横放在桌面C.将洗净的滴管放入洁净烧杯中D.将残留试液的滴管倒持
1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1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8.2011
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
A.取用粉末状药品
B.点燃酒精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D.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低B.耐磨损C.导电性差D.抗氧化性强
1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验满氧气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
20.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21.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给液体加热B.收集CO2并验满C.闻气体气味D.滴加液体
22.小新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
2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先预热
B.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
C.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将试管夹从试管上部往下套,然后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用小烧杯盛装
24.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
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
循环:燃料燃烧产物燃料
(1)燃烧(2)太阳能或生物能
,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
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 均为化学变化
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 均为物理变化
25.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
...用到的是
A B C D
26.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B.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C.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
27.下列实验装置的图示不属于水浴的是()
A.B.C.D.
28.今年我市恢复了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
以下是一些同学在这次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液体
B.在托盘天平上直接称量固体物质
C.用药匙或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底部
D.握住试管夹的短柄给试管内的药品加热
29. 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
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零下108摄氏度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减小 B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物理变化
D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化学变化
30.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实际量取的的液体比读数偏低的是()
A 读数时仰视
B 手拿量筒读数
C 视线与液面水平
D 读数时俯视
31. 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
其中()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③正确
D.全部错误
32.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氧化铜粉末②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的稀硫酸③
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ºC ④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6.6mL
A.①④
B.②③④
C.④⑤
D.①⑤
33.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溶液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液体的中下部。
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二实验探究题
34. 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以下假设:
A.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 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
设(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原因
是。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提供了证据。
同时可排除假设,因为。
参考答案
1C 2B 3D 4C 5A 6D 7C 8C 9C 10D
11C 12B 13A 14B 15C 16D 17D 18D 19B 20D
21B 22C 23C 24B 25C 26C 27C 28C 29C 30D
31D 32A 33C
34 (1) A 石蜡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水蒸气
(3)C ;A和B ;通常情况下水蒸气、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