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例开塞露灌肠致小儿便血的教训.

1例开塞露灌肠致小儿便血的教训.

1例开塞露灌肠致小儿便血的教训
作者:邢丽霞作者单位: 455000 河南安阳,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关键词】儿科护理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灌肠是儿科常用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我院新生儿科常用的分为两种:(1)开塞露灌肠通便;(2)10%水合氯醛灌肠镇静。

我科护士曾在为患儿进行开塞露灌肠通便时不慎致患儿便血1例,通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已痊愈出院。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孕36周,分娩30min,体重2.25kg,双胎之大,诊断为“早产儿”收入我院新生儿科,入院后给予保暖、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5天后患儿生命体征正常,病情趋于稳定,拟于当日出院。

但发现患儿近日连续3天未排大便,腹略胀,遵医嘱即日上午10时给予开塞露10ml灌肠通便,通便后至下午6时,患儿大便3次,均有不同程度的便血,由此给患儿带来痛苦,造成患儿家属极度不满和高度紧张,增加了家属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2 护理对策
2.1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发现患儿便血,护士应观察血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分辨是陈旧性血液还是新鲜血液,并立即通知医生,协助进行全方面检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患儿便血。

2.2 及时止血遵医嘱给予止血敏0.125g及维生素K15mg应用,并留取粪样化验以协助诊断,给患儿暂禁食,防止因进食加重出血。

2.3 心理护理安慰家属,减轻焦虑,给家属讲解导致患儿便血的原因。

(1)与护士的操作不当有关,向家属表示歉意;(2)与患儿自身状况有关,因早产儿肠黏膜薄嫩,受到异物刺激可能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损伤而引起出血。

使家属保持心理平静,慢慢消除紧张和不满。

2.4 皮肤护理加强皮肤护理,预防感染,保持皮肤完整性,保持肛周皮肤清洁,促进皮肤黏膜损伤早日恢复。

2.5 加强巡视仔细观察因患儿年龄小,无法用语言表达不适,这就要求儿科护士要具有高度责任心和敏锐观察力,观察期间患儿未再便血,也无其他异常征象,复查大便常规正常,患儿3天后痊愈出院。

3 讨论
临床以前曾有因10%水合氯醛灌肠致患儿便血的病例,但未引起重视,由此现提出以下讨论意见。

3.1 操作熟练、轻柔灌肠本身就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又因早产儿皮下脂肪少,肠黏膜薄嫩,容易受异物刺激而损伤。

因此护士操作时一定要做到动作轻柔。

3.2 嘱家属配合新生儿年龄小,自身不配合,应特别嘱家属扶好患儿配合操作,避免因患儿来回活动增加肠黏膜与肛管的摩擦,从而增加了损伤的机会。

3.3 护士应熟练掌握灌肠技巧选择型号适宜肛管,若肛管质地较硬,可先在温开水中浸泡数秒使其变柔软后,给予充分的石蜡油润滑肛管,再行灌肠。

3.4 做好预防工作,加强责任心此患儿已3天未排大便且腹胀,护士在巡视病房或每日总结患儿大小便次数时,若能加强责任心就能提前发现这些情况,可以给予腹部按摩促进排便,或调整配方奶减轻便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3.5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强化法律观念护士除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外,还应在操作前告知家属由于患儿自身的情况,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以免家属片面地把责任全部推在护士身上。

要引以为戒,学会保护自我。

【参考文献】
1 刘文峰,冯云.输液渗漏致小儿皮肤坏死1例教训.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5):449.
2 刘荷英.1例肌肉注射引起小儿臀部感染.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3):12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