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成长记录

个人成长记录

目录第一部分风采写真寄语 (2)个人简历 (3)第二部分真情感悟滴入心田的雨露 (4)二期培训名录集锦 (7)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 (8)第三部分教坛耕耘我的教学设计 (14)我的教学论文 (18)星光点点 (21)寄语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自己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

做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能够走入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喜欢上数学,爱上数学,传递给学生数学的思维,衍生出生活的能力,树立良好的习惯才是我的追求。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每一个孩子跃起的平台。

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说:“你们并不要求玫瑰和紫罗兰散发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让我们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用魅力去感染学生,用灵魂去净化学生,让班级成为温馨的家,每一个孩子自在的成长,彼此用爱交织着故事,用故事锁住记忆。

当多年后……学生记住的不是公式,也不是算理,更不是你的花费心思的规律,可能是一个无意识的眼神,一句自已不曾记起的话语,一个不经意的轻抚,影响他的人生。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智慧,倾听学生的声音,才能体现教师的价值。

我深信“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春风化雨,择物以爱”。

我的成长需要不断的补给能量,不断更新自己业务的水平和爱生的质量,完善自我。

在我追求“人品正,业务精,爱学生”的路上,正在学习中……个人信息情况滴入心田的雨露十日北京史家学习,一本厚厚的记录本,20多篇感悟,30多条短信,4000多字的心得体会。

半学期的时光流淌,多少已被遗忘,多少已不知不觉渗入我的课堂?不想翻阅笔记,不想鉴他人文章,只想静静寻找沉淀下来的“精神食粮”。

慢慢的梳理自己的成长,寻找促我成长的营养。

一、平等相待,信任学生。

孙老师说:“作为教师就要以热情的鼓励和巧妙的疏导与学生们同喜同忧,能发自内心地欣赏每一个孩子,看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不但要关注成功的孩子,更关注出现问题的孩子,给他们的是真诚的期待和重新跃起的机会,让所有的孩子都扬起自信的风帆,抬起头来学习,让每一个学生有尊严的生活在集体中。

”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真谛是真情,不要用演技去装扮艺术,时间将会揭开虚假的面纱,只有真情的流露才能点燃智慧的火花。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孙老对学生动情之爱深深的触动了我,她以做班主任为自己职业的追求,以让每个孩子健康的成长践行着自己的教育,花开遍地,朵朵香。

深思自己的教学,仍以成绩来给学生分门别类,总用“都是为你”来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有时会问,我真得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真正从学生的心底着想了,我是否用经验去指挥自己的无知。

记得去参加史家学习的时候,马上毕业班考试了,如果我走了,学生怎么办?我不在学生会听话吗?能够发挥出水平吗?几年来的付出会不会……,我不敢多想,随着几夜的难眠,让我的对策不断的更新,最终我将课托付给别的老师,还用“善意的谎言”告诉学生我去填表了,一切尽在我的包装之中,显得天衣无缝。

但随着史家培训的推进,我深深感到对学生的愧疚,丝丝的寒意来袭,我需要自我的剖析。

学生成为我的工具,成绩成为我的试金利器,成色促我追逐名利。

其实孩子的成长才是关注的问题,而我对学生最起码的信任都没有。

如果我平时能像孙老一样打开彼此的心房,我不在学生表现一定会强于往常。

今年我依然带毕业班,对于学生我就少了些许的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和包容。

用沟通打开彼此的大门,让爱滋润心灵。

我们之间渐渐走过陌生,一起奋进同行。

调皮的王赫和搞蛋的郑匡一,不是我喝斥的对象,而他们敢于表达想法的更值得表扬。

学困生张岩也不会每天都在老师的批评中成长,而他的善良坚定了品质的优良。

让每一个孩子发挥自已的特长,能够全面健康的成长。

这一些都让我时时牢记:“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可不要等到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二、积极学习,提升自我。

史家的教师向上的格调和品质成就了史家精彩的课堂教学,推进在史家在科研道路的前行。

刘颖老师的《画图策略》、陈凤伟老师的《儿童怎样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等等。

通过名师的对课题研究深入解析,发现课题研究离我们并不遥远,不是我们无法触及的高尖端,而只是我们对问题的发现,问题的研究,问题的整理,最终以学生为展现的载体,通过对学生的研究,进行分层的整理,便就形自己的课题。

教导处为了能够推进数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开创一本属于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材,如果是原来我见到这样的问题只会说:“NO”。

但是,这一次我并没有退缩,而是按着教导处的要求,查阅资料,发动同组的教师,一起想办法,经过不断的审编最终形成了一本尚待完善的书,虽说还需要优化,但毕竟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我相信经过我们教师的努力,宋主任的指导与修正,我们《数趣》这本书一定会成为学生的朋友。

正是史家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的引领,教师出书立著的影响,让我们有了更高的追求。

三、团结一致,友爱互帮。

教师在工作中关系融洽,互相帮助,能够发挥团队优势。

一位教师有事情,整个年级段、年级组,都共同出谋划策。

在这样一个团队氛围中,每一位教师都尽可能地把心态调整好,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

我们组就有这样的优势,老中青三结合,有利于发挥我们团队的力量。

我们以青蓝工程为契机,建立帮扶关系,老教师用经验指导着年轻教师的业务成长,年轻教师用充满激情的活力激发老教师向上的力量。

集体备课成为我们教学研究的练兵场,在这里,我们没有恭维,只有真知灼见,真诚流露自己的想法。

没有形式上的大套话,只有深入思考后的针锋相对,把集体备课当成集体策略的方案,让主备教师来讲,课后反思,整理思路,再进行复讲。

大家自觉捆在一起,把课当成自己的事情,失败了,我们修正。

成功了,我们发扬。

就这样一次次的碰撞,一次次的成长,焕发出集体的力量。

史家的学习,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不断的提升让我更加自信的走在教育的路上……二期培训名录集锦点滴汇成大的力量。

——曾翼教育与戏剧的的融合就是一种创新——薛源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

—王秀鲜人品正,业务精,爱学生。

——孙蒲远英语能力+教学能力=成功——寿小曼激情是绽放的源泉——崔旸活动的学习更能把握团结释放能量——娜塔莎坚持让鸿雁飞的更远——呼斯楞毅力让体育闪闪发光——叶乔波改变,从阅读开始。

——李钊平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

——陈凤伟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祖国尊严重于泰山——鲁培新弱水三行,只取一瓢饮——乔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田宇我们给后代留下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后代,今天我们给予他们的,也正是明天他们给予世界的。

——王欢个性化作业体现学生自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劳动过程。

——郭志滨学生应是一切教学设计的起点和归宿。

——刘颖科学研究的原动力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张培华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李玉珠把史家小学办成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和孩子的未来托付给我们的学校——史家小学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高望远,见识史家名师精彩讲座,拓宽教书眼界,认同史家教师爱生、向上、乐群的境界。

内化“把史家小学办成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和孩子的未来托付给我们的学校”的蓝图愿景。

史家小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包容的办学思想,发展的办学眼光,聚集教师的能量,开启了教师的智慧,20年打磨与积淀,和谐教育的理念逐渐规范、内化到每个教师的心底,筑成一座无坚不摧的心底长城。

带着一份对史家教师的敬仰,走近史家教师。

一、尊重学生浏览孙蒲远老师新浪微博,你会不自觉被图文力证所左右,不免有羡慕后的深思,深思后的疑惑,疑惑后的反问。

您是如何让一个个涉事不深的儿童心底留下你爱的印迹?如何让爱这杯浓茶不被岁月冲淡,依然迸发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凝聚的力量?为什么我没有?倾听您《美丽的教育》的讲座,倘佯在故事之中,不想抽离。

假如我就是那个口吃的孩子,我会封闭自己,不想融入整个班级,我是自卑的。

而您,给我编写快板、三句半、相声剧让我表演,寻找我身上的闪光点,唤起大家对我人格的尊重,我也会永远记住您的爱,因为您的爱是永恒的。

假如我是后进生小郭,当我举手时,您激动的对全班说:“郭某能积极参与学习,我们特别欢迎,他就算念错十个地方,我也不批评他。

”这暖暖的一句话,有鼓励,有尊重,更有被同学的认可。

我也会问孙老师:“您哪天过生日?”因为有您这样的老师真的很幸福。

您用一件件班级的琐事给出我问题的答案,让我勾勒出您当时“天使”般的形象。

真想成为您的学生,做您家里的常客,站在您的合影之中。

作为教师就要以热情的鼓励和巧妙的疏导与学生们同喜同忧,能发自内心地欣赏每一个孩子,看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不但要关注成功的孩子,更关注出现问题的孩子,给他们的是真诚的期待和重新跃起的机会,让所有的孩子都扬起自信的风帆,抬起头来学习,让每一个学生有尊严的生活在集体中。

二、理解学生教育要回归本真,学生就是教育的起点。

个性化作业更多表现出学生个性化学习过程,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是不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个性化作业可以体现出学生自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劳动过程。

作业完成后,我将把版面优美,文字整洁的作品放在上面,把那些我认为“不怎么样”的作品放在下面,装订成册,等待审阅,如若附加领导“有想法、有思路”的表扬,定会让我享受小聪明后的窃喜。

当我听了郭志滨老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评价与指导,我这充其量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缺乏与学生沟通,没有师生互动。

通过郭老师对作品的一一列举,如数家珍的指出学生的构思,并展示跟进作品的升级版,体现出读懂学生之必要。

这就像对教师喜不喜欢的评价标准,老师、家长、学生也是不同的,陈凤伟老师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学生喜欢的数学教师就是公平、幽默、有爱心、知识丰富。

不妨我们也分角色去试想,结果会如何?我顿悟,只有了解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智慧、倾听学生的声音才能体现教师的价值所在。

三、向上学生犹如一粒种子,老师就是种子成长所需要的土壤、阳光、水等所有能量。

参与了“多血质”王秀鲜老师的培训与交流,你自然会理解到厚积薄发的深刻内涵。

她独有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让你漫步在她作文的书写技巧,听写的策略,幽默问题呈现的课堂之中,以量体裁衣的步骤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流程。

每一个细微之处无不释放给您正的能量,史家天真无邪的孩子就是在这些能量滋润下健康的成长。

英语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我以局外人的视角倾听崔旸老师会话教学研究与实践。

他以说课的形式梳理自己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思考,精美的课堂设计的ppt流程图,生动的教学视频片段。

相关主题